为文学呕心沥血的人
于占江
龙年到了,自打艳明弟病了以后,每逢过年,我和包书记总会约好了,一起去他家看望他。期待他的病情有所好转。一开始,他似乎有知觉有情感,看到我们,眼角总是噙满泪水。后来一见到我们,他就晃动着两个大眼珠子盯着我们。眼睛里充满渴望和感激。所以,当我们起身告别的时候,他便冲着妻子咬牙切齿。可能是让妻子拉住我们,不让我们走吧?最后,他成了植物人,面无表情的吃两口我们带去的东西。真的是回天乏术了。
我和艳明与包书记结缘,是我们去故乡查干湖采风。包书记没有派下属领我们看景点儿,自己亲自给我们当导游。介绍查干湖的前生今世。从那一刻起,我对包书记的敬意油然而生。他时而也聊聊,艳明的长篇小说《风雨塔虎城》并骄傲的说道;“咱八郎镇的农民作家,能写长篇。真是咱八郎的骄傲啊。”
又要过年了,包书记和我微信聊天。他向我打听艳明的近况。意思是想去看看他。我说;艳明弟,八月二十号走了。他老伴儿知道你身体欠佳,没敢给您信儿。他沉默了片刻,语速缓慢的嘱咐我;艳明是农民作家的代表,你应该写写他。我答应了下来。
其实,艳明不是什么“农村文化代表”。他就是李木匠。高中毕业以后,我考民办教师被顶替了,村上准备让我当团支部书记。我嫌挣得少没有答应。就到学校开的木工班里,跟师傅学木工手艺去了。恰好他也在那个班里,于是我们成了师兄弟。
鉴于班在里我的文凭最高,又是高考语文绩的佼佼者。他有事儿没事儿,总喜欢在我面前舞文弄墨。我觉得他是在关公面前耍大刀。因此,态度总是不冷不热。他倒是不厌其烦,居然跟我提到。要向报社投稿。我自知还没有修炼到那一个境界,便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就这样,我放弃了我的作家梦。背井离乡,外出打拼。他带着他的作家梦,出国劳务。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有一天,我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是他打来的,电话号码是从我们的老师要的。他说他在《松原文艺》空间里,看到一首我的小诗。我让他念念。他于是念了一遍。听完他念的小诗,确认是我写的。是一个QQ好友管我要的。他在电话里 还是让我投稿。说我的作品能在纸媒发表。我说我就是写着玩,怕文件丢失了,自己印一个小册子。根本没奢望什么发表。他扭不过我,就让我带着小册子,约好了见个面。
就这样,我们在街里一个小餐馆里,小聚一下。他滴酒不沾,我喝两口脸就通红。聚完之后,他领红头胀脸的我到县作协,见了刘道福主席。我把那个小册子递给刘主席,一边递一边担心会被嘲笑。因为我连错别字都没有改,标点符号也是稀里糊涂。刘主席看罢,当场就用电脑排版了我的一首小诗《春、耕、牛》就这样我开始陆续的投稿。
他是我圆满路上的贵人 ,一直帮我到,我成为省作协会员。
一晃就是几年过去了。那一年,莫言得了诺奖以后,他就开始跃跃欲试的,想写写一部长篇小说。起初,我以为他是一时冲动。所以,给他讲莫言还想用他的《红高粱》换鲁迅的《狂人日记》之类的话。其实,都是我胡编的,我的言外之意,就是打消他写长篇的积极性。和我一样小打小闹算了。何必和自己较劲,长篇小说可不好玩。
怎奈,他像着了魔一样,走路谈他的长篇小说,坐车也是他的长篇小说。无时无刻不是他的长篇小说。
我无奈了,只能是建议他别写查干湖了。何老师的大作,都上央视了。非要写,就写别的景点儿吧。他思来想去,决定写塔虎城。书名就叫《风雨塔虎城》
我知道他写这本书是徒劳的。但他的《风雨塔虎城》,还是感动了许多人。理由,就是因为它出自一个农民作家。
艳明走了。他走的那天,他儿子大力跟我说,他爸爸还有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准备发表。大力欲求与我,但又很为难。
艳明没有任何不良嗜好,他只喜欢文学。“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使得人憔悴”为了写作,他可以说呕心沥血了。这一点我确实是望尘莫及。
大家都知道,《红楼梦》就是两个人写的。如果艳明是曹雪芹,我想做一次高鄂。虽然,很多人都对《红楼梦》后四十回,有不同的看法。
我把想法跟大力讲完后,他似乎如释负重。语音颤抖的向我表示感谢。
其实,我是不会写长篇的。既然答应了,不会也得会。但愿他儿子把这个事忘却了。我们就都解脱了。

作者简介
于占江;1962年出生于美丽的查干湖畔,吉林省前郭县八郎镇苏玛村,1982年在该镇高中毕业,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的文化底蕴,鼓励我从事创作。先后在《松原日报》《查干湖 》《郭尔罗斯》《秋林诗刊》《吉林农民作家作品选》等发表过小文,《站在你的墓碑旁》在吉林省举办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诗歌大赛获奖。《奶奶您听我说》获吉林纪检委“优良家风故事”三等奖。2014 年有幸加入吉林省作家协会。现在,创作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元素。 13214380668
大连有声文艺,是继徐丽创办《朗读者》读书会(又名:松嫩流域朗诵团)之后又创刊的有声文学媒体。大连有声文艺,就是把精品文学变成好声音。每一个文字,不仅仅是文字,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爱,有思想的精灵。每段文字都是通过深思熟虑的结晶,更是对文学艺术和生命的敬畏。2022年4月9日,徐丽自媒体文学公众号《大连有声文艺》应运而生,随之得到松原文化界和多个城市众多文朋师友纷纷投稿。可见广大读者对声音艺术的追求和心理渴望。文学艺术永远为广大读者服务。植根于生活土壤的文学精品,经过原创作者再次提炼,又经过好声音的录音诵读,为文字进行二次创作和提升。喧嚣的红尘,浮躁的世界,好声音的魅力和穿透力能为读者奉上听觉的文化盛宴。
之所以取名“大连”,寓意:大连在东北三省,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文化等多角度,都是名列前茅的海滨城市,而且覆盖率很广,能带动文学艺术齐飞并进。让精品文学得到广泛的传播。“有声”就是把文字变成好声音。“文艺”就是文学艺术。组合起来就是“大连有声文艺”。
大连有声文艺编辑部
文学顾问:李明军
艺术顾问:沈树立
艺术指导:吕东飞
配乐指导:贾兴旺
文艺评论:姚宗希
总编:徐丽
收稿:丽子
审核:北方二丫
编辑:北方的云
执行总编:林海丽子
大连有声文艺总编徐丽女士,有偿为各企事业单位、各大餐饮、美业、洗浴、企业家,撰写创业经历和企业背景,以及人生自传。编辑部收集优秀的文学作品。思想性、艺术性都非常精彩的文学作品,可用好声音演绎。投稿微信:林海丽子15043872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