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谈幸福
文/陈亦新(南京)
什么叫幸福?幸福系指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我在学生时代看了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林娜》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共性多,不幸个性多;幸福偏多在享受,而不幸则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苦难和纠结,这是大托尔斯泰理解的幸福。

幸福是有前提和条件的。今天的幸福是革命先烈们流血流汗换來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一百多年的艰苦奋斗,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我们过着和平而安稳的平静生活,沒有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的保卫和守护,沒有党领导的广大公安干警和消防战士的战斗和工作,沒有广大科技工作者研究的先进武器和装备,是难以想象的。今天,生活在加沙的巴勒斯坦人民,住所被炸毁了,电力和通讯设施被炸毁了,沒有干净水喝,没有饭吃,和外界联系不上,他们有何幸福可言!今天的中国,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国家,深更半亱走在大街上,不必担心盗匪拦路抢劫,这包含着多少人的努力和值守啊!
2012年底,新一届领导人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常委和记者的见面会上,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响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至今仍萦绕在我的耳旁,记忆犹新,已经过去十多年了,我们党不正是这样担当作为、团结奋斗的吗?
这十多年,神州大地上发生了多少令人感到振奋和幸福的变化啊!过去经常停电,现在电力供应充足,各种大型水电站、光伏电站、风能电站相继并网供电,国外一度电十元左右,国内一度电价格始终稳定在七角左右,国家宁願贴钱也不涨价,我家的家用电器,从来不愁停电,这不是你我值得高兴和自豪的事吗?

由此可见,今天的幸福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出来的,是我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干出来的,我们应当感到骄傲和自豪!
幸福是分层次的。幸福,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我们吃一顿美味佳肴,吃得十分开心,当然会感到幸福。以往过年,小孩特别盼望,因为有糯米八宝饭吃,有新衣服穿,有压岁钱。
拿,也会感到幸福。人老了,享受天伦之乐,也是一种幸福。本世纪初,我有了孙子,双休日,我抱着他到尧化门老车站月台(原南京东站,现撤消了,站台还在)看火车,各次列车隆隆开来,呼啸而过,气势很大,孙子吓得立即转过身抱着我的头,后来他长大一些,我再抱着他看火车,火车来了挡住他的头,他说,"爷爷,我不怕了",看着火车开过特别高兴,这种天伦之乐,至今记忆犹新啊!看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大决战》,我豪情满怀,看《人世间》、《潜行者》,我感慨万千!物质层面的幸福,是一般层面的幸福,不值得炫耀;精神层面的幸福,才是更髙层次的幸福,才是我们应当追求的啊!
正确对待幸福,还要建立科学的幸福观。资产阶级把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看成幸福,而无产阶级把它看成罪恶和耻辱。
当然,享受自已的劳动成果是种幸福,创造这种劳动成果,也是种幸福。中国的基建速度、质量和成就,创造了中国品牌,被世界看作基建狂魔。经你设计策划和组织施工,建筑了一座世界一流的世界大桥,得到了“国家工程师奖章”,得到这种荣誉,难道不是一种精神享受吗?难道你不感到幸福吗?

因此说,奉献,付出,也是一种幸福啊!
陈亦新写于南京尧林仙居于2024年元月
🌟 诗🌟 经🌟 唯🌟 美🌟
🌟 国🌟 风🌟 传🌟 奇🌟
🌟 欢🌟 迎🌟 走🌟 进🌟
🌟 国🌟 风🌟 诗🌟 社🌟
作者简介:陈亦新,男,筆名:星辰,1939年生,江苏镇江人,南京师范大学退休副教授。1955年考入南京动力学校,1959年毕业留校,历任实验员、教师,从事电气化系电机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1982年入党,1985年调入党委宣传部,历任副部长、部长等职。1995年调入髙教研究室、学报编辑部任主任,2000年退休。期间,曾到浙江大学电机系进修一年,曾参与徐州师范大学的思政教肓专业学习,并取得该专业的本科毕业文凭。退休后,返聘到中北学院、三江学院工作至2009年。
作品见于南京动力髙专的《教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报》、《三江学院报》和《思想理论研究》等报刊。参与了《时代的主旋律》《高校学生工作辞典》等书的写稿编篡工作。
编辑简介:王思雨,女,笔名:诗雨年华,80后,山东临沂人,临沂市作协会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作品见于《齐鲁晚报·青未了》《新疆文学》《临沂日报》《七月颂歌》《东方散文》《真言贞语》《今日头条》《双月湖》《鲁南商报》《钻石文艺》等各大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