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285》「飘舞的剑」(5060辑)

晨间寄语
在小程序里看到这样一句话:“人有许多的才能都是天生的。”那上面,一个小女孩正在爬贴有磁砖的90度墙壁,上下灵活,还能自如转身、悬空登脚,看似调皮,实际已成绝技,形似古称的“仙人挂面”功夫。怎么得来?是否可判断为爷爷奶奶带孙的结果吧。
近年来,有名的广场舞小明星(有的还在穿着尿不湿)、小歌星、小戏剧家、下棋高手…,一个二个像模像样,点子节拍招式,无不娴熟规范,甚至超过带他们的爷爷奶奶,还有登上央视节目的。这里一方面是孩子的灵性和聪颖,另一方面则是爷爷奶奶们娇惯出来的。爹妈不在家,只要不哭不闹,爷爷奶奶随他(她)。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据称,小孩四岁前的天资最好,教什么得什么,学什么像什么…,包括背诵唐诗宋词,但是,离开这个“天性”期,就显得比前笨拙,再大一点,以前会的都不会了。所以提倡这一时期的引导、发挥、延伸、保持等等。我那小孙子三岁前能背和识别100多种汽车品牌名称,并且带他上街随时能指出路上驶过车辆车型、品牌、名称,而现在读三级了,却不如从前了,可能其智能转移到其他方面去了吧。
小程序的画外音应该是小女孩的奶奶,老是听到很得意的笑声,小女孩也愈加顽皮。他们给小女孩拍了很多视频,视频号叫做“来瓶金大蒙”,直觉上,小女孩不是专业指导训练出来的,纯粹是奶奶任其“造反”,小女孩“上房揭瓦”过程中造出来的。如能再有高人加似指导其延续、发展、发挥,那将来真的会成为她自己的专长绝技,何愁工作饭碗?
人有很多的潜能,没能得到很好的扬长避短,到得发现,已是过时不候。尤其是在教育孩子方面,再待其长大成人,回过头来比较,肠子都悔青,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大多数人学而知之,恨不得生而知之,如再多些预见性,人的过失自然就少了许多,对吧。 腊八节快乐!
新的一天,早安!
2024.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