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第二大经济体,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特别关注中美两国国民经济总量以及增长速度……2023年我国GDP为1260582亿元,比2022年增加了5万多亿元,实现5.2%的实质性增长。(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亚特兰大联储预测:美国2023年第四季度的经济同比增长率在2.5%左右。而前三季度美国经济同比增速就是2.5%,由此来算,全年同比增速预计也就是2.5%左右。若按照2.5%的增速,那美国2023年GDP将突破27万亿美元,甚至可能超过27.5万亿美元。我国GDP,换算成美元后,为17.89万亿美元,反而比2022年低了,原因就是2023年人民币贬值了。如此一来,中美两国GDP差距将扩大至9万亿美元以上,中国GDP相当于美国的65%左右,中国2021年都已达到70%,2023年中国经济下滑,2024年加油,争取回升达到美国70%、或以上。
2023年中国GDP是126万亿人民币,只达美国的64.8%,与2022年相比有所下降,从早年的不断缩小差距,到2021年最高时超过77%,可能这就是一个最高值了……近两年却显著回落,2023年甚至低于65%了。美国专整世界第二,美国对于世界第二有多狠,曾经的英国,欧盟,日本,苏联解体,四国遭殃……日本最发达的时候GDP甚至达到了美国的69.6 %,让日本人一度非常膨胀,甚至有日本学者出书直言"日本可以向美国说不"!但日本被美国直接驻军,在某种方面上来看实际已经算附属国,美国直接逼日本签订《广场协议》,连反抗的能力都没有,很快就让日本经济崩溃并使日本的半导体产业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一、“GDP就是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国内生产总值。”即指在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还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是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标。GDP是反映国民经济发展变化情况的重要工具。GDP增长率是描述经济增长情况的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世界上几乎没有哪一个国家不关心经济增长,因为没有经济的适当增长,就没有国家的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各国政府的统计部门都把GDP增长率作为描述经济增长情况最重要的综合性宏观经济指标……这无疑是对否定GDP,不用看GDP,GDP不重要等的正面厘清和有力回击。
二、中国仍然是不发达国家。中国人口多,分部不均匀,发展不平衡,底子薄。沿海与内陆,山区与平原,发达与欠发达等等,差距很大。虽然,2019年我国人均GDP就已经破一万美元,这个数据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标志着我国向高收入国家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这是我国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一个重大成就,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但是,发达国家人均GDP一般在3万美元以上,所以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改变。
三、既要乐观地看待中国的经济和面对未来,又要看到每前进一步都困难重重。在面对困难时充满信心,在取得成就时,还必须看到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建国70多年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成就斐然……但与世界强国尤其是高科技等还有很大差距……承认差距,知不足而后进,奋力追赶。要自信,不要自满,绝不能看到成就就捧,吹上天,亢奋到极点至头晕,姓什名谁,忘了叫中国。中国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赶上和超越西方尤其是美国,还有很长的路走,千万不要以为是超美第一了,仅仅是某些方面是有超越美国,也确实有多个第一……遇到问题和困难就踩,就是一无是处,消极抱怨,萎靡不振,糟糕的一塌……既要肯定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以增强自信,又绝不浮夸到妄自尊大。忽视差距,忽略还存的困难和现实需要解决的诸多问题。“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后进”。只有知不足,才能真正为强大中国努力拼搏,为实现中华复兴而努力奋斗。
四、从中国革命战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从建设发展、再到到富民强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必须联系起来,必须有更多的思考,必须引起深刻的思索和高度的重视。革命战争时期,每一次胜利都来之不易。胜利是战争的残酷和艰辛,用将士流血牺牲换来的!如果战争较长时期都处于颓势时,希望取得一次战争的胜利,来挽回不利局面,提高提振信心,打一场胜仗,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为再接再厉,取得长期彻底的胜利,为提高对敌斗争的信心勇气,鼓舞战胜敌人斗志势气。赞歌飞扬,高哥凯奏,庆祝胜利,是情理之中的事,是必要的。但决不能被一次、局部、短期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忘乎所以,忽视整个大局,忽视长期、战争的风险和看不见虎视眈眈的敌人,随时可能发起的攻击。必须具有高度的、长期的,生死存亡的,风险危机意识。更不能在较长时期处于不利局面的颓势,为及时挽回不利局面,赢得一次胜利,制定不切实际的政策方针。历史上有过教训的事例不少,如1935年1月下旬。土城战役红军与数倍于己的强敌恶战,损失兵力严重……后来总结了土城失败教训,就在于想用一场胜利来提振部队势气。心一急,就不能准确客观地看到战场的情况,急于求成,求胜心切,对敌情了解不够,制定了不切实际的作战方案。在中国历史上,之所以有胜与败,就取决于我们对敌人的态度。认不清敌情,整体与局部,短期与长期敌我双方的情况。我们就会花优势为劣势。以劣势对优势,以短处对长处,哪有不失败的道理呢”?新中国成立以后,大跃进,脱离中国国情实际的冒进,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反右扩大化,阶级斗争为纲,错误分析估计国内外形势反修防修的十年动乱文…革,改开中的发展不平衡,过分追求发展速度,强调GDP和质量。从革命战争时期,到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多年,其间怎个较长的艰难过程中,有失败,有成功,有经验,也有教训,值得总结。以便为中国今后所需要做的事,和遇到要解决的问题时,可作教训吸取,可作经验总结和规律遵循。
五、结论
我们必须科学客观,实事求是,辩证的看待中国的GDP。”既要看到GDP的重要性,不忽视,不否定其重要性,坚决反对完全不要看GDP的错误观点。但又不能过分的强调一个时期GDP好看的数据,夸大其作用,从而冲昏了头脑。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要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路还很长,路还很艰辛,只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砥砺前行,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虚无实有202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