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买 与 卖
文/程增庄

张珍珠是从陕北农村来城市打工的,从容貌上看,也就是四十五岁左右,穿着打扮一般般。她走路快似风,说话柔似水,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必判若两人。
一天,她歇了工,下午五时许,便信步来到朱雀菜市场转悠,当转到距菜市场出口处不远的地方,她停住了脚步,目不转睛地盯着一对老夫妻躬着腰搬筐整菜的一举一动。老太太意为顾客到此,便手指着一捆"空心菜″、一捆"小茴香″、一堆儿"上海青″,说:"快收滩了,贱价处理,都是一块钱一捆儿″,老人家边说边把殷切的目光投在张珍珠脸上。"如果不贱价,该是多少钱一斤″?"按当日价,三元一斤″,老太太沒有撒谎。张珍珠听后说:"按当日价格,我全买下了″。"那你太仗义了,我们不能那样做,每天到这时候都是贱价处理的"。"你二老这大年纪,挣点钱不容易呀!没孩子吗?”张珍珠这一问,便不经意地勾起了二老的心酸:“有一个儿子,活到中年因车祸而亡,儿媳改嫁了。小孙子一直有我们养大,吃、穿、上学,都得管,现在上大学了,我们累死也得供他毕业呀!快八十的人了,腰疼腿疼,可想歇也歇不了哇″!张珍珠听着二老的苦诉,怜情油然而生,泪花模糊了眼球。

那一夜,她辗转反侧,咋也不能入睡:"二老太可怜了,假若我如何如何?可那不现实呀,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是枉然呀!哎,能帮一点是一点吧″!
从那以后,她就成了下午五点后的菜市场的显身人。每天都把二位老人要处理的菜统统揽下,按正常价格付钱。回后,又急急忙忙的摆个小地滩,以贱价处理的价格销出,一买一卖,差价过半。
同工们知道了这事儿,不解地说她:你赔本赚呟喝,图个啥呢?你傻呀″!张珍珠抿嘴笑笑,笑笑……她想到二位老人的困苦艰难,象是雪从天降风从地起,这天儿好冷啊!
小区门口多了个业余卖菜的,时间稍稍一长,此事传得沸沸扬扬,自然也传到了物业公司老总的耳朵里,他没有制止张珍珠的行为,心里只是琢磨着这位女职工一年内要损失多少钱。

年关到了,公司财务科电话通知张珍珠去领钱。她有点莫明其妙:“领啥钱呀,工资发了,奖金领了,还有什么钱”?她没想到的是,一进财务利的门,会计员便说:恭喜你了,给你一万元的特殊奖励。她猛地一愣:“我怎么了?给我这大奖励?”会计员说:自己做的事自己还不晓得吗?张珍珠一回想,仿佛悟出了什么,她顿时感到一阵温暖。正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024-1-16日于西安)
【作者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