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绝•腊八节
崔怀强(湖北)
迎龙辞兔畅悠悠,遐逸豪情登月楼。
望盼新年丰硕果,著文腊八诵诗酬。
腊月初八腊八节,腊八节必不可少的一项食物腊八粥,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核桃、栗子、杏仁、桂圆、榛子、松仁白果、葡萄、菱角、青丝、红豆、玫瑰、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中国有着这个传统,就是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七律•再登黄鹤楼
崔怀强(湖北)
登楼揽胜独徘徊,故地重游心悦哉。
崔颢吟哦声未远,龟蛇对峙鹤归来。
汉阳寺里钟传韵,鹦鹉洲头声绕台。
俯瞰倚栏追往事, 通衢九省楚雄才。

鹧鸪天•登黄鹤楼(辛弃疾体)
崔怀强(湖北)
龟蛇锁江鸿雁飞,婵娟千里共缘媒。
知音台上琴声悦,黄鹤楼头帘幕垂。
寻旧梦,酌新醅。临高一啸故人归。
牵怀四十年前事,恰似长江去不回。

万年欢•再度庐山(王安礼体)
崔怀强(湖北)
再度匡山。旷奇而秀拔,密雾缭垣。大道蜿蜒,峰险势接云间。奇洞黄龙瀑布,侧耳听,碧水潺潺。奇峰峻、翁钓垂台,谷潭怪石新颜。
芦林牯岭入胜,画中难寻觅,客逸群欢。溪涧龙潭舟荡,落叶翩跹。秀美三泉醉赏,锦绣谷、花径留连。含鄱口,仙洞遐游,难舍庐园。
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北枕滔滔长江,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断块山。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被誉为“人文圣山” ,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 。自古命名的山峰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最为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美誉。
金错刀•笔炼(冯延巳体)
崔怀强(湖北)
唐诗作,宋词篇。耕勤精炼赋寻源。析观李杜流芳句,追忆仙翁醉韵田。
流玉带,映青山。楹联九曲跨平川。霞晖万象频书笔,杰作千章撰涌泉。

绮罗春•孙盼(史达祖体)
崔怀强(湖北)
逐梦东原,曾园畅聚,临伴时光初夏。
草木葱茏,一揽景晖如画。
终望念、身宿星城,彻归盼、影还孙野。
逸欢聚、百感温馨,衷怀孝道义无价。
调皮疯跳爷喜,情切亲逢蜜语,嘻嬉顽洒。
雀跃厅堂,吟咏笔书题写。
书意境、遐漫欢欣,家和顺、业丰无价。
众欢畅、遐逸飞扬,杏坛诗韵夜。
我的宝贝外孙名牧野,猴年生,故我们都叫他“大圣”。由于他在学校上学,故很少与他相见,只能在微信中通通话。大圣与同年孩子不同,他个头高,喜欢运动,能歌善舞,特喜欢背诵唐诗,也喜欢坐上琴凳弹琴。有一次我回学校的家,他知道是我来了,老远就喊着“爹爹”把我迎进门。待我换完鞋,他就拉着我去客厅听他“讲课”,课前宣布课堂纪律,然后就拿着粉笔在黑板上不停的写着,每讲到重点处,就让我做笔记,完全像个严格的教授,上完课还不停的交待要按时完成作业…大圣的风趣,让我们的幸福指数翻番,我和亲家基本上每月聚一次,大圣更是坐不住,不停的给“爹爹”、“爷爷”斟酒,并主动敬酒,还像模像样的张口“啊”一声。看见宝贝大圣,再大的苦累和委屈都会烟消云散。刚刚在双亲老宅看了孙儿演出的美篇,提笔写下这首词,与大家共享。

捣练子令•幽韵长(冯延巳体)
——为诗词曲耕笔总数3962首兴作
崔怀强(湖北)
三尺雪,八方香。一树梅花幽韵长。
龙跃兔辞凝瑞气,万般雅意付华章。
2024年1月15日22点30分落笔完成这首 捣练子令•幽韵长 词,这也是我四年半写诗作赋第3962首。怀强深知虽说突破3900首,但离一直垂爱鞭策我的老首长、老战友、导师、亲人们的期盼还相差甚远,怀强已经确立新的目标,一定要在“出精品”上下功夫,自己定会更加刻苦耕读探究,力争有大的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