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访保南禅寺(原创)
林火现(福建)
维时序癸卯年乙丑月戊寅日,乃诏安二都保南禅寺重建竣工六周年庆典吉期,夜幕已降,甚有冬夜之冷。其辞曰:
吾至于南陂村口之洋岽,已具节日之感,村道左右彩旗飘扬,大红气门矗立于道,三门,顶上有双龙戏珠,寓意龙年吉祥。横批金黄隶书汉字”佛光普照”,又联曰:
“保南以德厚德载物高堂垣壁重呈异彩,
禅寺之经真经参佛古堡庶民再庆丰年”。
言及赵真堂己毁,保南禅兴建,盖露山民祟佛之信也。
自南陂大桥至大明古堡之途,车人络绎不绝,余骑临霞园村背,乃至保南禅寺之道口,其窄,仅通小车,然未可进,二保安导之,曰人行之,车未可进。
风习耳际,忽闻潮音,人流不断,少而携手,老以柱杖,路者笑逐颜开,顽者途以炮呜之。
见荔树丛丛,墨也;睹路灯盏盏,烁之。

人之甚也,妻下车,吾滞骑以寄之,戏台于寺之前,高丈又二,沿二丈许,闻之言曰,诏邑潮剧团者海燕也,论演伴仙送太子者,谓戏台必有戏联,联者曰:
“海纳百川,波浪滔滔,胸怀广阔藏玮宝;
燕飞干里,丝弦袅袅,妙曲悠扬颂尧天”。
其依“海燕”而对之,其意甚赞戏艺精湛也。
台对目有古照壁,乃古南陂庵赵真堂遗之,唯一垣壁也。
噫,南陂庵故址于南陂古堡以北,岭尾之龙堆,于大明三十又八,林氏族人迁南陂庵于马鞍山西麓,是时围居者乃宋遗民赵氏,因与之和,乃立匾“赵真堂”,可谓林赵二氏之寺庙也。
时与世迁,或兴或衰,毁之,建之数焉。最近之时,文革之时也。
于新世纪十又七,贤者,绅者聚而谋之,建斯并谓”保南禅寺”
于此,因周多众,喧哗移步,见寺左一榕,千载历风雨,葱茏依若伞,又若苍鹰之翅也。
榕下,观戏者,参佛者,购食之馋童,熙熙嚷嚷,寺场有月池一也,燃纸炉一也,莲花石雕翊翊然者十又八。
临之者保南禅寺至矣,于榕之南新构一寺也,中有主殿,侧有东西副殿,诚土本石结构,兼有当代之钢筋混土,富古之庙堂之雕,有恢弘之势,夜灯光如昼。寺门大敞之,香袅袅,谒者众。

寺额曰:”保南禅寺”
联曰:
“保南供弥佗遍洒甘露滋万户,
禅寺祈佛祖频传降福气荫千村”。
侧有吾书之者:
“保南绵千载憾留真堂胜迹,
禅寺历数秋兴起佛国遗风”。
首殿有关公神像,神威赫赫,丹心炳炳。
过一长方天井,上乃”大雄宝殿”供释迦、菩提、观世音等三尊大佛,左右有十八罗汉,一堂两廊,众神雕艺精,尊尊神欲语,香火鼎盛,可闻外炮声不绝,中堂二杭有一联曰:
“保南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
禅寺佛号经声唤回苦海梦迷人”。
寺东一殿,供妈祖(默娘)。寺西一殿供财神(比干)
适遇一长者林先生,聊之,吾妻言欲归之。
一路灯明,出山下村,返之。
嗟呼!保南禅寺,已重建其竣六载,气势宏伟,佛光煜煜,钟声悠扬,金光闪烁,庇佑众生焉。
夜深,念三载战疫,今四海隆盛,万民安康,无不欣然。故以记之。
水调歌头
保南禅寺盛典
林火现
炮响九天外,
禅寺复恢宏。
时冬吉日,
榕近千载甚葱茏。
林裔深情宝岛,
恭送比干妈祖,
幸海峡三通。
法事连天做,
祈国运昌隆。
溯年远,
真堂赵,
势堪雄。
唯其多舛,
残壁萎草冽风中……
众志成城奋力,
耄耋垂髫携手,
此日庆成功。
好戏倾情唱,
看万物欣荣!
20240115子夜

作者简介:林火现,墨耕轩主人,大学本科文化,1965年出生于中国书画之乡诏安,中学语文教师,高级书法教师,爱好书画,文学创作。作品发表于《金浦报》、《漳州革命老区丛书.诗词卷》、《诗文艺》、《诗词中国》、《读文斋.现代诗歌》、《好山好水》、《都市头条》、《今日头条》、《中国爱情诗刊》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