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集简介
《大海娓娓道来》由长江文艺出版社2023年10月出版。精选作者近五年来创作的一百九十二首诗歌,全书共分四辑,分别是:无夜的夜曲、雪的行书、月亮主义、故乡在水上。作者尝试将自我的精神结构与世界万物融合为一,以达到诗歌的理想境界。文学博士、扬州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刘永春为诗集作跋《诗歌如何回到自身》。
诗人简介
刘颖,山东省莱州市人,现居烟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市签约文艺家。诗歌发表于《诗刊》《星星》《诗选刊》《扬子江诗刊》《诗潮》《诗林》《绿风》《长江文艺》《飞天》等刊物,入选多种选本。多次获奖。
诗集选读
我是雨即将落地的那一部分
多年以来,我一直不明白
为何看到路两旁的杨树叶
我就跟着它们在阳光中闪耀
为何听到虫鸣
我就散落进草丛
为何在星空下会忽然泪下
觉得人间已跌落,我已自失
有一天我站在屋檐下
看到雨把方向交给风
我才知道
我是雨即将落地的那一部分
遇到泥土,就安详或者
轻轻起飞
春天不说话
白鹭在云里,云在天空里
河边的事物都缓慢
仿佛一直在出发的原点
草连着草
野花在坟冢上摇曳,鲜艳地摇
野花也在我身边摇,洁白地摇
我一整天不说话,河水一样
一整天做着流逝的事情
可真美
我还是愿意在尘土飞扬的农村活着
你看,我长出一身风和野草
在春天的山坡上执迷不悔
月一来,我就随便躺在地里
呼吸整个麦田
夏天的黄昏在蒲扇上摇过去
蝉叫得像尘世正在失神
马齿苋开小花
却在墙角占据一个桃源
秋天嘛,我坐在草垛上
看农夫与蛇都面容喜庆
五谷六畜中,神灵在各处安详
村庄在雪中矮下来
直到玻璃上的厚霜
替它吐出花朵
我还是愿意在尘土飞扬的农村活着
我还是爱粗手厚茧的乡亲
你若来,我在灶前添柴
风尘便轻轻
滚落下来
给你
我一定是它遗失的伤口
不然身体里的蓝为什么又一次
带我到这里
这个玫瑰气息的早晨
大海和我,两种内部相同的事物
又一次互为源头
我的悲伤从身后、从沙粒的缝隙、从幻影中
朝着它亲近地涌去
而它,以胸口接纳我所有的鳞片
没有别的事物了
只有锯齿形的蓝擦拭我
使我渐渐成为水的雕塑,并很快
消失于大海深处
父亲从集市上归来
我的父亲空着手,从集市上回来
他是去卖几把春天的小葱
父亲空着的手里,落着金灿灿的欢喜
他总是坦荡地把季节分成一扎扎
嫩绿地,摆在大街上
接受生活的敬意
这个泥做的男人
终生的理想是拥有土地
而他的土地已越来越小
小到一棵白菜,小到一棵葱
不能再小了,我害怕有一天他再次拥有天空
集市是故乡的博物馆
我的父亲,把粮食送去,余下秋风
力气送去,余下白发
大半生送去,余下越来越消瘦的日子
我知道,父亲还将继续搬运
仿佛他创造的物什都是多余的
所有的出场都为了向消失出发
我不愿意想象,他送出的最后一件物品
是他自己
有所寄
我是有微微的醉意,因为初夏和你
味道清苦的植物才配得上这么好的夜晚
跟女贞树一样,我是偏见本身
我的洁白米粒那么小,足够用来疏远人群
苦涩的第三种解释能轻易找到我
你喜欢繁殖阴影,获取舒适区域
仿佛这蓬勃的晕染之处才柔软
才拥有光
荒凉的人世里,我们用荒凉提取温暖
我是有微微的醉意
这一年从四月开始,以后每个月都是四月
我们每天种一点云,直到最后
所有的日子加起来,形成一场大雨
我们亲手制造的河流,不是流逝
我们将叫它,纪念品
湖水所能担负的
如果这一天过得干燥
或者跟自己成为仇人
我会去湖边看水
看水中松弛的影子
柳树、飞鸟、夕阳
它们与水中的自己,才能定义完整
站得足够久,我会看到独居水府的鲤鱼
一根根拔掉鳞片,拔去前生
化作牡丹女,去往灯下的书生
湖水软,它能担负的无非是
让荒烟蔓草的女人在关外
再一次与自己萍水相逢
秋天像我
凉意开始管理万物
淡淡的,往后余生的凉
水去往冰的路上,有冷静用来挥霍
我们在水身后
秋天是天空的远,鸽子的静
大地的向内生长
身旁的植物没有名字
花事已做完,那种安心像我
人世舒朗,云朵低垂
它放弃天空,不知要去往哪里
像我
群峰在远处完美
我在我之外,在它们之间
发育,丰腴,空荡荡
那么繁华的苹果
它们在山上集合起来
仿佛是一个事件
那么多繁华的苹果
要建立一个王朝
那种红,来自天边
来自悬崖和深渊
醉里挑灯,霸王别姬
把尘世打翻
那种红在奔跑
越过土地的贫瘠,霜雪的凌厉
越过男人的粗手厚茧,女人的花头巾
我从来没见过那么繁华的苹果
举着满山巍峨的红
在奔跑
我在此地四海为家
来到水塘,是黄昏的挽留
我有池水的不安,也有虫鸣的无所事事
人到中年,与万物的界限已不分明
处处皆着落
荷叶与秋色之间,尚有露珠的距离
杂草相貌端庄
替我生长黄叶
我们同名:亿万年后的暗物质
但不妨碍须臾里生动
草木无心,皆为阳光的宠物
我眼睛笨拙,惯于漫不经意
时间不在这里
植物、石头、虫蚁,都是这片边疆的甲骨文
只神秘,不占卜
我们眼神涣散,如此轻盈
我们互不打扰,彼此深情
我在此地,四海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