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味》
作者:韩湘生
年年过年今又过年,年味风趣各有风采。过了腊八,似乎新年的脚步正悄悄向我们走来,城市如此,乡村依然。人们的精神风貌开始活跃起来,城乡过年的氛围日渐高涨,犹如旭日东升火火红红!
回想以前将过年的情景,大街小巷、墙陌屋舍、商场集市、路边桥头到处是熙熙攘攘的人流,犹如潮水更似大军出征。空气中始终抹不去那种难以磨灭的乡音乡愁,小商小贩的叫卖声声,更给年味添加了十足的韵味和色彩!我虽然生活于城市一隅,但是心里面永远念想的还是儿时乡村过年!
小时候过年,孩子们盼的是穿新衣、放鞭炮、拿压岁钱红包,大人们则不然,他(她)们想的是家里的吃、穿、住、用、行等日常生活开支。只要缸中有粮、兜里有钱,他(她)们过年心里面才有底!
农民的过年比不得市民的过年,农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为了稳产丰收,汗珠子被当作木偶摔八瓣。因此,农民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过年光景,也只有在过年这段时间才能尽情放松和享乐!一般来讲,过了农历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乡间村落过年的韵味才慢慢氤氲开来。打扫庭院、割猪肉、蒸年馍、买豆腐、杀猪宰羊、煮肉、炸鱼、炸丸子、贴春联、包饺子等等,人们为了过上一个祥和、开心、幸福的新年,而纷纷奔走相告、历磨心志。不为别的,辛辛苦苦忙碌了三百六十五天,不就是图过新年的时候全家团圆好好热闹一下吗?人们会把新年的希望及梦想绘织成美不胜收的灿烂锦绣!
我十分感念儿时腊八节母亲熬的腊八粥,是那样的香甜可口,余味儿悠长,还有过年母亲做的年夜饭,除夕晚上那顿猪肉大葱馅水饺。父亲剁馅,母亲调馅、和面、擀面皮,一张张圆圆的饺皮象征着全家和谐团圆,喷香扑鼻的猪肉大葱馅寓意着我们的生活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吃过除夕夜的饺子,我和伙伴们纷纷跑到大街上去看放烟花。赤、橙、黄、绿、青、蓝、紫,各种颜色的烟花犹如天女撒花,更似灯火通明得不夜天,欢呼声、叫喊声、嬉笑声充满了整个家乡济宁鲁西南乡村的上空。
为了过上一个团圆年,在外务工的游子们也很快克服各种困难,将纷纷飞回自己故乡,那种过年的心情十分热烈,酷似烈焰美酒醉人心田。最难忘的是大年初一起早拜年!当东方天空一片朦胧迷茫之时,人们纷纷穿衣起床,小孩们心里面更是乐开了花,不但可以穿上崭新的衣服,而且拜完年可以有压岁钱、糖果瓜籽等塞满裤兜。
过了腊八节,现在年的氛围和韵味越来越淡,年的脚步似乎离我们渐行渐远……难忘我的故乡~山东济宁!
难忘我故乡儿时过年的浓浓年味!
作者韩湘生简介:
韩湘生,男,北京人,1969年下乡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三团后调入六师工作。毕业于北京影视艺术学院,中国小说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北大荒作家协会会员,中华知青作家学会副主席,中国青年作家学会董事,《文学月报》杂志社常务主编,《荒土文学》副总编,《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文学与艺术》签约作家,《知青》文学专号《乌苏里江绿色风》特邀撰稿人。至今已发表作品1400余篇,多篇文章在全国各类征文大赛中获得多项大奖。出版了个人专辑《那一片遥远的山林》《梦中的白桦林》《岁月的歌吟》都已被国家图书馆所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