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牌主播梅芳竹青老师诵读
167节
168节
169节
170节
音频合成阳光
刘西元长篇小说《两棵橄榄树第167节》
连载167
第二十二回 金刚钻巧计成笑话 女汉子智擒牵牛贼
花开两枝,再表一枝。
却说詹春豆中午回到家里,只有刘朝龙在家,頓觉家中空蕩的,感到一阵茫然,中午也吃不下饭,這养了十九年的女儿就这样离开了家,帶着怨恨离开了朝夕与共的十九年的家,詹春豆觉得无限的孤独,惆怅,甚至有点后悔,她后悔当初偏信谣言,不问青紅皂白,怨屈了女儿,造成叛逆的女兒一意孤行。其实女儿是自己身上掉下的一塊肉,做父母的谁不想給女儿找個幸福的家庭,过上好日子?又有多少儿女能理解父母的苦心。
晚饭后,詹春豆正在洗碗筷,听见猪在叫了,她潜意识地叫一声:“三妹,你去喂下猪,猪在叫了。”話一出口才知不對,以前三妹甚是乖巧,田裡、家裡的活都主動擔起,帮了很大的忙,現在少了幫手,這些瑣事只得自己做了。
夜深人靜的時候,詹春豆一想起來,暗暗伤心流泪,嫁出的女儿,泼出门的水,覆水难收啊!
却说刘三妹嫁给刘玉芝后,夫唱妇随,恩恩爱爱不觉过了九年,连续生了二男孩二个女孩,取名为邦杨,邦昌,兰英,兰花,刘永杰也在二年前因患食道癌去世,小叔子刘玉安早已娶妻分了家,婆母年事已高,由玉芝二兄弟轮流供养。
宣传队两年前解散了,刘玉芝回到家里,刘三妹要带几个小孩,辞去大队妇女工作,专心在家相夫教子,老两口日子更难过了,刘玉芝自小去剧団十多年没下地干活过,光着脚都走不了路,怎么能下地耕田収割?现在分了家,你不下地干活挣工分,谁给你饭吃?
好一个刘三妹,一咬牙,把小孩交给丈夫带,一卷裤脚,扛上锄头和大家一起下地挣工分,毕竟小时候她在娘家随父亲下地干活过。父母要让两个哥哥读书,小学毕业就让她辍学在家,下地干活挣工分辅助家庭,虽然,三妹十五岁就进大队宣传队,但宣传队只春节前后二个多月才集中,还是补贴工分的,其它时间要回家在生产队劳动,她人长得较壮實,力气大,父亲把她当男孩教她地里的活,因此,担、扛、擎,犁、耙、莳农活样样通晓,这也为她以后分田到户后的耕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九八二年,农村已普遍实行了分田到户,刘三妹两口子干劲更足了,她起早摸黑,勤劳耕作,大的三個小孩都上了学,刘玉芝在家做饭,上午半响就提着点心给地里干活的老婆吃,夫妻俩恩爱依旧,共撑起这个家。
在刘三妹的勤耕细作下,地里的庄稼长得也比人家好,一年四季吃穿不用愁了,还养了两只猪,两头牛,在村里可以算富裕户了。她又中当上大队的接生员,工作更忙了。
刘三妹虽然一个月只有接生三几个,但有时要在一个产妇家里守候二、三天才生下小孩,产后三天、十二天、一个月、四十天按规定,还要产后访视各一次,产家往往也只给十二至二十元的接生费,但习惯都会请接生婆吃饭喝酒。田里的活她和玉芝商量,农忙时突击请几人来干几天就成了,一家子日子过得挺顺当的。老夫少妻相濡以沫,恩爱有加,竟是村里人羡慕的俩口子。看到老婆太辛苦时,玉芝就会帮她揑脊按腿,见她饿时,进门就先端上一杯茶水和一碗蛋稀饭, 甚至唱几小段汉剧逗老婆开心。
待续

刘西元长篇小说《两棵橄榄树第168节》
连载168
有一日,刘三妹到成丰圩赶集,她正全神贯注地丶低头选菜,突然,身后一个男人见她穿着短袖白色上衣,两个丰满的乳房垂挂在胸前,微微地抖动,顿起淫邪之心,把右手暗暗地从三妹的腋下伸到她的胸前,想揩揩油,刘三妹佯装不知,等他要抽手时,一发暗功,用力一夹,男青年的手掌突然一阵钻心的痛疼,急忙想把手抽出, 哪知手掌竟像粘在铁板一样,怎么也抽不出来。刘三妹装着若无其事地交了钱,拿了东西拖着男青年就走, 把男青年被拖了几十米,众人见状都围观上来,倾刻,嘻笑声, 咒骂声响成一片, 有几个人还指着男青年说: “想偷腥的馋猫, 活该!”“咸猪手,剁断他”
男青年羞得无地自容,连连求饶说:“哎哟,大姐,饶了我吧,我再也不敢了!”
刘三妹正式说:“你手痒想摸吗?姑奶奶就让你摸个夠,来呀!这边也可摸呀!”说着又暗暗加一阵力, 男青年又“哎哟” 叫了一声, 被刘三妹拖着往前走去。。
男青年又羞又痛,脸上挂着汗珠,几乎哭着求饶说:“大姐姐,姑奶奶,我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放了我吧!”
刘三妹骂道:“不长眼睛的野种,敢想占我刘三妹的便宜, 也不撒泡尿自己照照。滚!”骂完,刘三妹再一发功,顺势一推,男青年右手抽出,踉跄几步。
男青年如获大赦,狼狈逃走了,从此刘三妹的大名又传遍客区几个公社。
中央农村政策改变后,刘三妹的勤耕力作和刘玉芝精心持家,换来日子一天天地好起来, 娘家人也刮目相看了,母亲在她生第三胎后,虽然,承认了女儿女婿和小外孙, 但因羞愧當初行為,从不敢上女婿的门,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後來還是孫女硬拉她才第一次進女兒的門。
村里拉上大电了,刘玉芝花了二千多元, 买了21寸菲力普彩色电视机和格力牌的洗衣机,这是村里第一个买这些家电的家庭,一到晚上, 村里很多人来她家看电视, 刘玉芝夫妇热情地招待乡亲, 每到晚上先把十多张凳子摆好, 让老人和长辈坐在凳子上, 其它人随意或站或坐着看电视, 夫妇俩人端茶倒水侍候, 到十一点钟散场各人回家睡觉。
半年后,村里又有十几家买了电视, 长坝村电视普及率在石南大队是最高的, 他们得益于政策放松, 他们耕地多,山林多, 农林牧副业収入好,靠山吃山, 靠海吃海, 山区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
有一天, 刘玉之发现电视机突然不见了, 夫妻俩觉得好奇怪, 家里其它东西不失, 偏偏就不见了电视机, 这么大的东西, 外村人来偷, 没有板车或三轮车无法运走, 这些交通工具进村目标又太大, 容易引起村人注意,而且電視是鎖在電視櫃裡的, 刘三妹觉得村里人作案可能性较大, 决定先在村内暗访。
几天后, 劉三妹發現相邻几间屋的阿树突然有一台菲力普彩色电视机, 阿树家境不是很好, 在村里人品也有限, 有时会贪些小便宜, 不时会小偷小摸地要摘人家的菜豆瓜果等东西。他家有同样牌的电视機, 不免使刘三妹怀疑。第二天, 刘三妹借口串门, 到阿树家, 阿树不在, 他的妻子邱豆腐在家, 见三妹走进来, 邱豆腐忙打招呼: “三妹婆,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呀! 快请坐, 快请坐。”邱豆腐挑一张靠背椅, 放在刘三妹的前面。三妹平时很少到她家, 阿树是邦字辈, 比刘三妹小一辈, 邱豆腐自然要叫三妹婆了。
待续

刘西元长篇小说《两棵橄榄树第169节》
连载169
刘三妹坐下来说: “久未来坐了,我顺过门前, 只好进来坐聊一会, 听说阿树最近发财了。”
“他那种人能发财, 日头可从西边出了。”邱豆腐数落地说。
“唉呀! 买电视机了, 这不是发财了吗?” 刘三妹下了套。
“他那有钱买, 听他说是他母舅换新电视了, 把这台旧电视送给我们了。”阿树的母舅在县当干部, 经济很好, 大家都知道。
“这电视还很新呀, 他母舅真好。”刘三妹上前摸了摸电视机, 还蹲下来,又在机后壳下面看了一眼,装着夸奖说。
再坐聊几句, 刘三妹推说家中还有事, 起身走了。
刘三妹回到家, 对刘玉芝说: “我们的电视就在阿树家。”她把去阿树家了解到的情况一一告诉丈夫。
“你可要看清楚啊, 如弄错得罪人, 乡里乡亲结了冤, 一辈子都化解不了啊。”刘玉芝担心地说。
“千真万确, 你别管, 我三天内就叫他把电视机拿还给我们。”刘三妹信心十足地说。
第二天上午, 刘三妹带着一个挎包, 走进阿树的家。
阿树和邱豆腐都在家, 两个小孩都去学校了。
阿树见刘三妹进来, 心中一惊, 昨晚妻子邱豆腐已告诉他, 刘三妹来过, 见刘三妹今日又来, 知道来者不善,只好笑着打了招呼, 让坐。
刘三妹毫不客气地坐下说:“阿树, 你真有本事, 有彩电了。”
“这是我在县城工作的母舅给我的。”阿树满怀心事地回答说。
“是吗? 怎么和我家不见的那个电视一样, 都是菲力普牌的。”刘三妹挑逗地说。
“怎么? 你是不是怀疑我偷了你家的电视? 天下都有菲力普牌的电视,难道天下就只你家才有这样的电视?” 阿树气急败坏, 涨红着脸就要站起来说。
刘三妹走上前, 只用右手轻轻地把他左肩一按说: “年轻人, 别激动, 坐下来好好说话, 有偷沒偷, 只有你自己知道。”阿树只觉得左肩顿有千斤之力压下, 只好老老实实地坐下来, 额上渗出了冷汗, 方知人传刘三妹有很了不起的功夫并非妄言。
一会,阿树稍定了神说:“三妹婶, 人说‘捉贼见脏, 捉奸见双’ , 你说这电视是你的,有什么证椐? 沒证没椐诬赖说人偷东西,可是天理不容的啊。”
刘三妹说: “明人不做暗事, 我沒证椐找你干啥, 我的电视机壳下面贴有玉芝写的‘芝605’ 标签, 看看你这个有没有? ”
说完拉着阿树把电视机转了90度角, 指着下面标签说: “你看这是什么?要不要请派出所来鉴别处理?”
阿树本来做贼心虚, 这下见露了馅, 豆大的汗珠不断地往下滚落, 迟疑了半晌,才支支吾吾地承认说: “三妹婶, 我错了, 这电视机是你家的。”
待续

刘西元长篇小说《两棵橄榄树第170节》
连载170
“你什么时候,怎么去我家偷的, 还有谁帮忙? 一五一十给我说清楚, 如不老实交代, 我就报到派出所去, 让你判几年刑。”刘三妹正色地说道。
“别报,別报,三妹婶, 我说,我说, 十几天前那个下午, 我想去浇菜, 因尿桶坏了, 想去你….. 你家借一担, 你家门开着, 我叫了几声, 见沒人, 就….. 就把你家的电视搬……搬过我家来, 在楼上藏了五天才拿出来用, 谎说是我母舅给……给的, 连老婆都没……沒告诉。”阿树低着头, 断断续续地说着。
邱豆腐一听这电视机竟是偷来的, 气得指着阿树的鼻子,又哭又骂道: “你这个瘟头树, 死不要脸, 竟敢做贼, 偷人家的电视机还骗我说是舅公给的, 你把电视机立即送还给三妹婆, 你给我滚,给我滚!”
“你现在要怎么样, 你自己说。”刘三妹圆睁双眼, 直逼阿树。
“要不,我现在就把电视机送回你家?” 阿树小声地说。
“好吧, 以后再敢偷我的东西, 我可饶不了你。”刘三妹拿起挎包, 随阿树出了门。
邱豆腐把这件事告诉了阿树的四个兄弟, 大哥刘金钻一听, 觉得阿树一个大男人, 给一个小女子治了, 背个贼名, 将来怎么在村里立足做人? 这个刘金钻平时巧嘴簧舌, 专钻牛角尖, 村里人送他一个绰号叫他“金刚钻” 。金刚钻仗着自己房头大, 人多,想为弟弟挣回点面子。当晚叫齐兄弟到阿树家, 还请了较亲的在村做事的本家堂兄阿木, 外村的好友双塔,当晚聚集阿树家商量对策。
金刚钻把阿树大骂一顿说: “你真是废物, 一个大男人, 不去外挣钱, 却在村里做丢人的事, 平时油嘴滑舌的, 碰上事怎么那么无能, 你不会反说那标签记号是昨天你刘三妹来时自己偷偷贴上去的, 反而来裁脏你, 不会来个硬推死赖, 她奈你怎何? 反正电视不会说话, 谁胆壮就谁赢。现在这个贼名让你一辈子背着, 连我们做兄弟都给你丢了脸。”
阿树在一旁低着头, 不敢吭声, 他也为昨天轻易承认而后悔, 但一想到被刘三妹按一下肩头的感觉, 心里就发怵了。他想, 你们能帮我出头, 办成更好, 办不成也可让刘玉芝一家不敢小看我阿树。
老三阿江说道: “我们明天就找她去, 就说那天他自己粘上去的, 把电视抢也抢回来, 别让阿树背个贼名。”
大家齐声附和, 又商量了一些细节和善后之事, 方才散去。
刘三妹见今晚阿树家众人进进出出, 料定为电视一事而来,在后窗偷听得真切, 回家叫玉芝把这事告诉玉安和堂伯火星, 叫他们明天一早到家来一趟, 还请村干部家迎叔公来看热闹。
这刘玉芝是胆小怕事之人, 担心对方人多势众, 自己要吃亏,刘三妹胸有成竹地安慰说: “不用怕, 你们兄弟只管坐着看热闹就好, 不用你们动口和动手, 我自有对策。”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