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278》「飘舞的剑」(4985辑)

晨间寄语
我在小程序里读到这样的感悟:
“多读诗书开眼界,
少管闲事养精神。
长夜寒冬终归尽,
信有大地报梅春!”
今天是兔年冬月的最后一天,年味在悄悄步入人们的议事日程。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我在电梯里听到别人打电话,那意思,对方在广西找事做,似乎是接话人推荐过去的,说道:“机会要靠自己把握,现在的事难做,生意更难做,薄利多销,有赚就好,不要嫌少。”是啊,年关来了,但是还有很多人在外忙碌奔波,还有很多人为家人的过年讨生活。有办法的人说“钱是挣不完的”,没办法的人却在想办法挣钱,那是生计。
“读书、闲事、寒夜、春梅”,透露出不同的信息,也表现出不同群体人的境况。衣食无忧读书是雅兴,闲来无事才游山玩水,寒夜不眠是穷人,梅报春来看花开。这似乎是一份叙述不完的画面,不同的群体,各奔东西。就像专家学者们研究《清明上河图》一样,那里面达官贵人、挑夫抬轿、艺人游民、乞讨混混、档铺商家…,活脱脱一个大社会。但是关门吃饭,谁也看不见谁的碗底,这,就是阶层。
每要过节,几家欢喜几家愁。有朋友说我,写了风土人情,还说接地气。是的,地气就是从土里生长出来的,所以才叫风土人情。我们生活在大的变革时代,看了八方来客,自己也在其中,能置身事外?有句话叫老朽无用,还闲吃萝卜淡操心。但是,可以看到听到后,从社会的一员,跃然纸上,有人关注,大概也能在变革中起点推波助澜吧!地气属于底层,底层更要有人关心,对吗!
新的一天,早安!
2024.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