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的联想
张玉庭
A
梦,是个美妙的字眼。比如:
美好的感觉,常被人称为“梦幻般的感觉”。
美妙的时空,常被人誉为“梦幻般的境界”。
美好的回忆与期盼,常被人描写为“梦萦魂牵”。
坚定不移的期望与追求,常被人称为“梦寐以求”。
终于实现的成功,常被人们赞为“美梦成真”。
巧妙且神速的写作,常被人称为“梦笔生花”。
关于爱情的美妙期待,被浪漫的古人称为“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甚至,许多美好的作品,也皆冠以一个“梦”字:《红楼梦》、《临川四梦》、《游游天姆吟留别》......
B
梦,是积极思考的结果。正如一句大实话:“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正是这句朴素的话语,准确揭示了“思”与“梦”之间的因果联系。
人们的实践更是雄辩地表明,做梦者梦前的思考,常常是思考者的一个美妙期待,并很可能由此引出了一个美妙的发明与创造。
试想,如果没有前人飞上蓝天的梦想,能有后来让人惊叹的宇航事业吗?
C
梦,有一个极显著的特点:超越现实并美过现实,如,人本不会飞,但在梦中却可以长出双翼并飞得极高极远;人本不能上天,但梦中的人却可以直升九霄,上天览月,
于是,正因为梦高于现实,美于现实,期盼做个好梦才成了人们的普遍追求,实现梦想才成了人们的美好期待。
于是,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毫不犹豫地说:梦,能为人提供一个向上的动力。
D
那么,何谓“中国梦”?
按我的理解,就是一心要让祖国变得更强大更美好的所有美妙想象,包括所有与此有关的理想、愿望、设计、筹措。当然了,做梦者一定是热烈的爱国者,那志在强国的梦一定美妙之极如诗如画。
不信请看一篇写梦的作品;
有这样一个迷人的故事。
一天早晨,三个孩子碰到了一起,居然来了一场有趣的比赛。
比什么?比他们刚刚做过的梦。
就这么比着比着,乐呵呵的全笑开了花。
最先开口的是丁丁。他说:我梦见我成了科学家,我培育了一棵新型的苹果树,那苹果树不仅能开出五颜六色的花,上面还能结满奶油味的大西瓜,我把西瓜摘下来,切成一瓣瓣的,就象弯弯的小月牙,我请小朋友们都来吃,大家都说,甜,甜,甜极了!
然后开口的是健健,他说:我梦见我坐上了飞船,和杨利伟叔叔手拉着手,到月亮上边去考察,返回地球时,我还摘回来一串亮晶晶的小星星,我把星星挂在我村头的大树下,路灯发现自己没有星星亮,眨眨眼,害羞了。
最后一个说的是佳佳,她说:我梦见我来花丛中,跟蝴蝶姑娘学跳舞,蝴蝶教得认真,我学得更认真,就这么学啊学,学啊学,很快就学会了!然后,我来到少年宫的舞台上,表演给大家看,我跳啊跳,跳啊跳,漂亮得也像个花蝴蝶。
更有趣的是他们的老师,当老师听说了这件事,立刻乐呵呵地夸奖他们, 还在课堂上总结了一句:“大家的梦都很迷人,就像五彩缤纷的美丽的童话。这美丽的童话是谁写的?是你们的理想,是理想在梦中开出的鲜艳的花。”
尤其迷人的是,就在当天晚上,孩子们都做了一个美丽的梦,一个理想开花的梦......
是的。这就是中国梦:梦美好,做梦者美好,护梦者美好。
但愿人人都是美好的种梦人,温暖的护梦人。
总之,盼梦开心,祝梦结果,这也是我最美好的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