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朵高山上盛开的雪莲花
-----一个残疾人的精神世界
文/张洪生
茫茫人海巧相逢,文苑结缘兴趣同。
笔墨传情歌不尽,轻吟浅唱醉春风。
如果不说,你还以为这身手不凡的诗,是出自那个名家大师之手。
在文学自媒体的百花园中,有一个文学公众号叫《冰凌花文学》,谁也不曾想到,这个倍受不少作家和文学粉丝喜爱的自媒体,竟然是一位自强不息地残疾农家女孙明慧编辑创办的。她用顽强的毅力坚守着自已文学的这方净土,心灵世界的精神支柱。从2018年注册到如今,她已经辛勒耕耘了5年,1500多个日日夜夜。培养了上百位作家,吸引着众多文学粉丝的关注和投稿。成为北国文学公众号群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在北国边陲小县城鸡东,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里,有一位女子,她用自己对生命顽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诗的艺术完美执着的追求,谱写了一首首美丽的生命之歌,这位奇女子就是孙明慧。
今年45岁的孙明慧对农村的小家小院,风土人情,她最熟悉不过。19岁那年,她和两个同学在稻地干活,劳动了半个月,回家以后就感觉累,很久很久缓不过来。由于年轻,她也没当回事?过了3年以后,她走路就不得劲儿了?浑身不舒服?走路也不得劲儿了,腿也发酸了,手,胳膊干什么活也没劲儿了?家里人领她到北京等不少医院看过,得出的结论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从此,孙明慧就成为一名病情越来越严重的病人,走路不能走远路,不能干重活,从此,她上大学和许多的梦想破灭了。10年前,孙明慧结过一次婚,生活了一年就离婚了,因为身体状况不好,她也不敢要小孩,那时候孙明慧还在吃药,婆家就说她药吃了那么多了,也没治好病,糟蹋钱。孙明慧听了很生气,但自已身体有病,这有什么办法呢?她对自已也很自卑,绝望。而他的爱人又背着她把结婚的彩礼钱偷偷拿走了,气得孙明慧一只耳朵听不见了声音,到诊所挂了几个吊瓶才渐渐恢愎。后来,孙明慧让家人接回了家,爱人也来找过她几回,孙明慧没回去,爱人就把她告了,起诉离了婚,从此她就生活在了母亲家。离婚后的孙明慧,心情骤然降到了冰点,病情也比以前加重了。走路从不用拐棍的她,开始用上了拐棍,并且一步一步挪着走。由于身体原因,结婚成家也就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2018年,经过小学老师的介绍,孙明慧认识了鸡东作协的人,也逐渐加入各级作家协会,学习文学诗词写作,由于她天生聪慧,诗词文学功底很深厚,一点一点地在文学圈中引人瞩目起来,并且创办了文学自媒体《冰凌花文学》,开始了自己的文学之路体验,收获了成功与希望。
一个人,当你没接触的时候,觉得离自已很远,冷冰冰的。跟自己的人生扯不上关系。由于偶然的机缘认识了孙明慧,也是不经意间和她聊了一次天。在这位冷冰冰的面孔下,竟隐藏着一颗敞亮,善良,温暖的心。你不会知道,当她把你当成了朋友,能给你讲述一个你想听还想听的人生故事。你不会怀疑这位农家女的真诚,是那样平淡坦然。
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当我们走近一个北国残疾人女作家孙明慧人生世界的时候,才亲身感受了一位女作家在编写出美丽文字人生故事的背后,竟然是那样坎坷不平,那样令人感动。
她用孱弱身体支撑起的顽强的生命
她是鸡西诗坛上活跃着的一位新秀
她是山涯石隙之中挺立的北国杜鹃
小时候,出生在农民家庭的孙明慧,生活虽然不富裕,但是她有一个温暖的家,每天和爸爸、妈妈、姥姥、奶奶们生活在一起,童年时代的孙明慧和两个弟弟生活在这个家庭里,日子过得很快乐。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孙明慧九岁的那一年,亲生父亲因为一场意外事故被灾祸无情夺去了生命。突如其来的打击,击垮了她的妈妈。孙明慧看到妈妈整日以泪洗面,带着自己和两个年幼的弟弟艰难的生活着。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爸爸去逝三年后,对孙明慧和两个弟弟无限疼爱的姥姥,也撒手离开了她们。孙明慧的妈妈独自一人,辛苦的拉扯她们姐弟三个,并把孙明慧供上了初中。
就在孙明慧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山东老家的一个老乡给她妈妈介绍了一位善良的男子,这位朴素的庄稼人就成了孙明慧的继父。继父的到来,挑起了养家的重担,也给孙明慧一家带来了新生活的曙光。以往沉闷的日子,又开始变得欢快起来,特别是小妹妹的出生,给这个家增添了新的快乐。继父的宽厚和善良,弥平了孙明慧和弟弟们因失父而造成的心灵的创伤,在她们心中,继父就是爸爸,在她们心中,已经感受不到继父和自己的亲生父亲有什么差别了——继父就是父亲。
灾难常常在人们卒不及防时的时候袭击人们。就在孙明慧初中毕业后的那一年,她发现:自己的腿在走路时,突然有些不对劲儿,经常酸软无力,有时候,不小心还会摔跟头,当时也没有当回事,以为是疲劳的缘故。可是,不知是什么原因,病情一年比一年加重,只好到县城中医院去看个究竟。县里的中医也没有查出是什么原因,大夫建议:病情很复杂,没发现过这种病例,小地方的医疗条件是查不出来的,还是去北京医疗条件好的大医院看看吧,也许能够查明病情。
2009年,妈妈和她的大弟弟陪着孙明慧,一起去了北京的大医院做检查,由于病情复杂,反复辗转好几家大医院,最后才被确诊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医生说:这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病,只能用中医理疗的办法来缓解缓解。这消息尤如晴天霹雳,妈妈听了,哭成了泪人,这以后可怎么办啊!而孙明慧却始终不相信自己会得这种病。她在北京解放军309医院治疗了半个多月,由于无力承担高昂的治疗费用,只好回到了家里。
爸爸妈妈自从孙明慧生病开始这些年来,一直在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她,每次在她独自外出的时候,妈妈担心的不得了,生怕她摔倒了伤到哪里,在孙明慧的心里,总是忘不了,前两年去城里针灸,每天妈妈都要到门口看好几次,直到看到孙明慧坐车安全到家,她才放下心来去干别的事。爸爸不仅用行动默默地为这个家付出着,承担了家里所有重活,还经常鼓励孙明慧说:不要放弃自己,努力锻炼,爸爸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爸爸以他独有的方式,诠释着父爱。
多年来,为了给孙明慧治病,爸爸和妈妈到处打听治疗的办法。还记得有一年去哈尔滨看病,病急乱投医,被人骗了一千多块钱,拿回来的一堆却是没有任何效果的中药,再后来,针灸、理疗、偏方等等各种方法都试过了,中药吃了多少,就连孙明慧自己都记不清了,效果仍然不是很理想,再加上婚姻的失败,病情还在一点点加重,孙明慧的心情也陷入了低谷,有时候她甚至想到了死,什么活也做不了还给爸爸和妈妈添了这么大的负担,我该怎么办……
不,不能自暴自弃,我要坚强地活下去,要让自己生命活得有意义。她就象在山岚石缝中冒出枝芽的北国杜鹃,顽强地与命运抗争,她就象北方山岭石缝中早春的杜鹃,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出红艳艳的花朵。
怒放吧,冰凌花
你是高山上的雪莲,
傲雪凌霜,
你的美丽,
散发清香,
你美丽的独特,
不择地域环境和营养,
你是沙漠的仙人掌,
你比骆驼耐酷暑热浪,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你是梅花散清香,
如苍松翠柏,
四季葱绿如大海一样,
碧海丹心,
葵花向阳。
你是牡丹,
如歌中唱的形象,
啊牡丹,
百花丛中最鲜艳,
啊牡丹,
众香国里最壮观,
有人说你娇媚,
娇媚的生命哪有这样丰满,有人说你富贵,
哪知道你曾历尽贫寒,
啊牡丹啊牡丹,
哪知道你曾历尽贫寒,
啊牡丹,
百花丛中最鲜艳,
啊牡丹,
众香国里最壮观,
冰封大地的时候,
你正蕴育着生机,
一片春风吹来的时候,
你把美丽带给人间,
啊牡丹,啊牡丹,
你把美丽带给人间。
你是荷花莲藕,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你高贵的品格,
高尚的气质,
冰凌花,
盛开的花,
情操的雄亢,
百花园里,
稀有傲骨,
品质的高尚,
晶莹剔透,
纯洁无暇,
给人间带来别有的希望。

到此我脚不能走,可要走天下,靠什么?智慧,现代化,电脑,电话,文友,学习,毅力恒心,志气,追求,目标,还有残疾朋友,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新闻。
靠恒心靠毅力,靠志气,张海迪就是我们的榜样,朱彦夫更是我们的楷模,我相信只要心不残疾,在我们的国家里,无数残疾的事迹,说明了,没有中国人办不成的事,没有中国人不能办的事。我要用自己的强大存在,去诠释这个结论。
2014年,她注册了微信,开始在朋友圈写一点自己的心情的文字和语录,找到了一种寄托,一个可以抒发心情的地方。终于,她找到了自己的路,这是在她的人生旅途充满阴霾中初见的彩虹。
2017年,一次小学同学聚会,孙明慧见到了二十多年没有联系的小学老师王丽萍老师。后来她们互加微信聊了很多,王丽萍老师说,我看你挺喜欢文学的,我介绍一个人,你和她好好学习学习吧。就这样,经王丽萍老师介绍,孙明慧认识了鸡东县诗歌协会的主席靳银环老师。从此,她开始走上了文学道路。后来,又结实了温文尔雅的鸡东县作家协会袁颖主席、幽默风趣的白灵学老师、孙立清老师、李载丰老师,还有教她古体诗词的张秀艳老师,艾立新老师,孙华玉老师。同病相邻、身残志坚的包振波诗弟,也在精神上给了她莫大的支持,她从包振波的身上学到了很多,和包振波因为共同的爱好,也有了更多的话题,她们之间用诗歌语言互相鼓励着。
更加幸运的是,孙明慧的爸爸也是一个爱好文学的人,书法写作都很不错,喜欢读书,家里的每年春节的对联,都是爸爸亲手写出,过往门前的人都说字写得漂亮。有时,爸爸手里拿着自己创作的一首诗作,独自一人自吟自咏,那神态让人陶醉。孙明慧喜欢文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爸爸的影响,爸爸对于孙明慧写诗词特别支持!在孙明慧的心灵深处,已经有一颗文学的种子在发芽!
认识了作家协会的老师们以后,通过和老师更深入的交流和学习,看了不少相关的资料书籍,写作也长进很多。孙明慧自从走上了文学之路,就开始了艰难的跋涉。上学时学过的古诗词,古文,课本中的名篇,重新学习,温故而知新。《唐诗三百首》、《宋词选》、《中国古代诗歌集》、《现代诗歌集》、《外国诗歌选》、《现代散文名篇》等书,在她的手里,新书翻烂了变成破旧的烂书。手机也成了学诗的最好的朋友。
功夫不负有心人,生活的积淀和她的灵感凝结成为一颗颗闪亮的精神露珠,一首首诗从她的笔端流出,每当一首新诗写出,她总是高兴地发给老师和诗友,请教和交流,她的诗歌和散文一出,总有一新鲜的感觉,她每天进步着。当她的四首《杜鹃花》组诗第一次发表在【北方杜鹃】平台上时,孙明慧非常开心,也让孙明慧有了继续坚持创作的动力,看书研究写作渐渐的成了她的习惯,有的时候会为了写出自己满意的作品研究到深夜,反复的去修改,也不感觉累,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平台采用,真的有种成就感,很喜欢这种充实的生活。
在孙明慧生命旅程中,她继父这个朴素的庄稼人,善良,淳朴,宽厚,从不多言多语,总是在孙明慧需要的时候,用他那坚强的身躯为孙明慧撑起一片蓝天。每当陪护孙明慧参加文友聚会进行写作交流的时候,总是默默无语地付出自己年老渐衰的体力:背着孙明慧上下车,搀扶行走,默默地用慈爱目光,凝视着视同已出的女儿,那种关爱的神情,让人感动。
从孙明慧走上文学之路起,生活改变了。全世界的面目,忽然改变了,自从她第一次用颤抖手写出第一诗的时候,在心灵上听到诗神的步子,轻轻、轻轻,来到她身旁--穿过她和绝望的边缘:也就是那幽微的间隙。
踉跄地站在那里的孙明慧,原以为自己就该倒下了,却不料被老师和诗友们的爱扶起,还教给她一曲生命的新歌。生活给她的那杯苦酒,她坚强地饮下,她用手中的笔写下一篇篇优美的诗篇,笔下的花朵绽放,赞美新生活给它甜蜜--那是无比甜蜜的。世界,也将因为孙明慧的新生而改变模样。而这曲歌,这支生命的笛声,昨日里给爱着的人奏响,那歌声还让人感到亲切,那歌唱的天使知道,就因为一声声都有孙明慧的名字在荡漾。
孙明慧在这走上文学之路的两年里,走出了低谷,心情也慢慢的变好了,她的作品也得到长足的进步,她作品如泉喷涌,佳作不断发表。在【北方杜鹃】,【鸡西诗人协会】,【虎林市作协女子诗词】等网络平台上,
2019年5月,她正式被鸡西市诗人协会吸收为会员。
2018年8月8日,孙明慧的诗作荣获鸡东县“庆祝建国七十周年”鸡东县东宝村美丽乡村征文比赛三等奖;


2019年6月15日,孙明慧荣获鸡西市作家协会建党98周年征文大赛二等奖
如愿以偿加入黑龙江省残疾人作家协会,2023年7月正式加入黑龙江省诗词协会,全国诗词女工委,文学道路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孙明慧深情地说:我能取得这些成绩,离不开王丽萍老师的引路,离不开作协袁颖老师、靳银环等各位老师的支持和关爱,我非常感谢鸡东县作协所有老师的帮助。没有这些老师的帮助也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会加倍努力学习,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在平淡的日子里学会坚强,在困难中勇往直前,用心去感受世界的韵律,用手去扑捉雨后的阳光。
她要做更多的事情,把残疾人联合起来,互助互帮联谊会,创造条件办实体,让天下的残疾人把不利,变成有利,变成自强不息的动力,用知识奋斗改变命运,拼搏奋斗不息!
她的路还在无限的延伸------
路在精神和实践中如天神下凡诠释生命的神灵
我知道正常人要想事业成功尚且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的精力,我要想成功该怎么做,就更要在朱彦夫的事迹中,汲取动力和信心,变不可能为可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我要做,要开拓,空闲时间
她反复的学习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光明》海迪姐姐的故事,朱彥夫的事迹。
她下定决心重新认识自己,因为他觉得肢体残疾只是活动受限,只要精神不倒,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人活的是精神,她以海迪姐姐为偶像,学习海迪姐姐什么?一是恒心,二是毅力,三是不安与命运的安排,人们说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她说我虽然做不到,但有现代科技,有手机电脑,人们说读万卷书,走万里路,我借助于电脑和手机和世界和窗外的世界,和更多的朋友沟通同,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不断地学习使我更有了眼光,大千世界,人海茫茫,浩瀚的宇宙,繁星点点,我们虽然渺小,但一定有用雄辩地事实,去说明人世间还有一个顽强抗争的残疾人,因为海迪姐姐,医生说她只能活二十七岁,可他今年已68岁高龄,还健在,只要有一颗不屈不挠的心,什么人间的不可能都能创造出来。意志上要顽强,磨难也是大学,无数残疾人的业绩和个人事迹已说明了,人可以残疾,但不能自甘保弃,正常的路走不了,就自己开辟新路,奇路,别样的路,路在我的脚下延伸,为了有机会能走出去,我在顽强的用工具练习在户外活动,让我的眼界更宽,路更长,走的更远。
我要学习,不满足于,现有的成功,当然很多好心的朋友在鼓励我,他们宣传我,给了我精神动力,肯定我,尤其是我的家乡鸡东,以袁颖主席为首的文友们,帮助我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困难和问题,树立我,宣传我的事迹,给我增加了信心和勇气。全国知名的大作家龙雨,也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和朋友中夸奖我,肯定我的成绩,我知道我与他们的要求还差的很远,我当自强不息,一些老师如李景和,线连石,齐晓亮,都给了我各种鼓励,我要用感恩之心,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更新自己的形象。
我给自己定了目标和任务,我要不遗余力,挖掘开发自己。
我深知民间有句话说得好,一人类犬,三人为虎,团结起来力量大,我要和有识之士,志同道合的朋友认真研究联系,在广阔的空间里,找到自己的位置,以海迪姐姐为榜样,活出人生的应有尊容。
如果你问我,她现在的状况如何,我会肯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她脚下的路在拓宽,不断地向远方延伸-------




作者简介
张洪生:
老高三,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上山下乡山河农场。
做过公立学校校长,私立学校校长,连年先进工作者标兵,劳动模范。
多次上中央台和重庆等地方台表演节目。
曾任鸡西市政协委员,恒山区人大常委,工商联主席。
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鸡西市作家协会会员,鸡西市关心下一代专职委员。曾任鸡西市作协第五届副主席,宣传部长,艺术团宣传部长。
出版了《本不该属于他的路》等多部著作。
目前有多部著作《生命长河中的漩涡》等准备出版,本人虽耄耋之年,却精神矍铄。
老高三,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上山下乡山河农场。
做过公立学校校长,私立学校校长,连年先进工作者标兵,劳动模范。
多次上中央台和重庆等地方台表演节目。
曾任鸡西市政协委员,恒山区人大常委,工商联主席。
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鸡西市作家协会会员,鸡西市关心下一代专职委员。曾任鸡西市作协第五届副主席,宣传部长,艺术团宣传部长。
出版了《本不该属于他的路》等多部著作。
目前有多部著作《生命长河中的漩涡》等准备出版,本人虽耄耋之年,却精神矍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