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奶奶救八路军伤员的故事
作者:李文生
在老沙河东岸,有一个叫曹庄的村落。听奶奶说,那时候全村只有百户人家,面积不大,但在当时也算是周边大村户了,村子周围大多是荒草和芦苇,还有青沙帐——高粱地。奶奶还说,那时候我们村及周边都属于抗日大后方,尤其是在西边有个侯村丁子——日本鬼子炮楼,也使得当时军民抗日热情更加高涨。

当时我们村有八路军兵工厂——主产手榴弹和地雷,还有人山报社。侯村丁子上的鬼子经常来扫荡,还时常纠集周边炮楼的鬼子来个铁壁合围,逼供百姓,刺探我军军情。同时,由于人山报和兵工厂的需要,也经常有交通员穿梭在各村之间,难免被日本鬼子发现。由于条件限制,有时侯八路军会把一些较轻伤员安置在百姓家中。

听奶奶说,有一位八路军交通员被鬼子追杀,身负重伤,头部中弹,倒在村外的芦苇中。人们听到枪声,赶过去后悄悄把伤员救起,藏在地道内。可当时八路军医生大都在根据地医院,我们这里没有医生,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办。随着时间的推移,伤员已经昏迷了三天三夜,如果再不医治,导致伤口发炎,子弹取不出来,伤员就会有生命危险。奶奶说,子弹正好打在伤员后脑的皮里骨外,从外面就能看到子弹的所在部位。眼看伤员的伤口已经发炎,生命危在旦夕,可是人们大多都不懂医术,不敢冒然抢救,只能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有一两个百姓上前用温水为伤员清洗伤口,用湿毛巾为他降温。大概是这些方法起了些作用,伤员慢慢苏醒,眼含热泪望着大家,呻吟着说:“把子弹给我取岀来吧,救救我呀,我还想多杀几个鬼子呢!”人们你看我我看你,谁也没办法把子弹取出来。

那时候我奶奶多少懂些偏方,比如感冒发烧,头痛上火,以及小儿眼角炎等,她用偏方能治好这些,可从来没有接触过取子弹这种手术呀,但是这回必须要去挑战了。有人鼓励她说:“奶奶你胆子要大一些!”于是我奶奶要来一把剪刀和一盆温水,她先用温水为伤员清洗伤口消毒,然后把剪刀反复烘烤,在没有任何麻药的情况下,终于把子弹从伤员的头部取出来了。

此时伤员已然昏迷,同时也没有止血药,伤口的鲜血直流。奶奶用烧好的棉灰给伤员止血,再用清洗好的白色棉布为他包扎伤口。待伤员苏醒后,奶奶用家中仅有的一点小米和一只鸡为八路军伤员熬粥和鸡汤喝。
奶奶说,经过大半年的照顾,这位交通员的伤情大有好转,后来有根据地医院的人来将他转走。后来这位交通员在吕洞固战疫中,一口气杀死了二十多个鬼子兵……
☆作者近照:
☆投稿须知:
古体诗、现代诗、散文、字画皆可投稿,来稿须为原创首发,且独家授权,请勿一稿多投!来稿作品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容健康向上,力求宣传社会正能量,不得抄袭、涉黄涉暴,文责自负!投稿请附上作者简介及近期美照一张。 已选入本平台刊发作品(阅读量高、点赞量高、有打赏),百度可查!入选刊发作品不要求阅读量,但打赏不能为零,点赞不少于20人,留言不少于15条!不符合规定者,下次不再录用!若还需刊发,请先预付5~10元审稿费、制作费!
投稿群号:
QQ 619839125
QQ291207933
QQ1050917436
主编微信:15282989985(不投稿勿扰)
郑重承诺:
若符合以上规定者,所选入蓝月亮诗刊作品均推荐到都市头条红榜!你的作品将会被更多人阅读和欣赏!七天内打赏20元以下,作为支持平台经费所用。超出20元的,平台与作者按 3:7分成。热忱欢迎各界优秀的原创诗词者、文学爱好者、爱心人士入驻本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