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汕头站)

文、图/罗宙纶
认证编辑:梁卫国
年末休假,在年轻人的陪伴下,我们到汕头探亲旅游。除了游览当地名胜古迹、品尝地道美食之外,参观红色景点是不可少的,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汕头站)就是必去的打卡点。

中央红色交通线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交通局以1930年秋开辟的一条上海—香港—汕头—大埔—青溪—永定—进入中央苏区的地下交通线,全程约为3000公里,横越沪、港、汕,绵亘闽粤赣三省高山密林间。汕头交通站作为中央红色交通线上重要的枢纽,由周恩来同志亲自部署,是唯一一条自始至终未遭敌毁、保持畅通的交通线。交通站在护送干部、输送物资、筹措并押送资金款项、递送文件和情报等方面发挥十分重要作用,被誉为“苏维埃的血脉、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

1931年1月,中共中央派陈彭年、顾玉良、罗贵昆等人到汕头以“华富电料行”为掩护建立汕头交通站。汕头市金平区海平路97号,是中央红色交通线设在汕头的秘密交通站所在地。当时,位于汕头最为繁华的小公园商业区,至今仍保留着大片骑楼建筑,能够让人感受到民国时期的气息以及欧式风情。人来人往的商埠,车水马龙,热闹非凡,这种环境有利于交通员开展秘密工作。无论是经营模式还是装修风格,乃至生活起居,交通站都与这里的普通商铺无异,不易引起敌人的怀疑,从而确保交通站能够安全运作

我们由商平路的汕头旅社旧址到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汕头站)步行约15分钟,在进入海平路段,一位戴着助听器的老伯推着自行车步出巷口,一边回答我们问路,一边上车缓慢骑行,说带我们去,并解释听力不好。老伯介绍:这个红色交通站解放后都无人知道,一直以来不被公开,保密得很好……前几年才开放参观。看得出,老伯是老街坊热心人。

在参观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汕头站)的过程中,讲解员介绍,“华富电料公司”的原址本是绝密,后来在1984年,经过当年交通站顾玉良同志的回忆和现场确认,人们才知道其位于现今海平路97号。

陈列馆内的“97号华富电料公司”根据顾玉良同志的回忆复原的历史样貌。

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汕头站)曾经只是汕头老市区一处不起眼的危房,保护修缮工作于2011年4月启动。2019年新年第一天,位于汕头市金平区海平路97号的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陈列馆建成,并向公众免费开放,由此揭开了这段历史的神秘面纱。随后电视剧《绝密使命》的热播,我们看了好几遍。剧集情节紧张曲折、扣人心弦,每次观看都能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好奇心。

中共地下工作者以此为中转站,在上海的中共中央机关和地跨赣闽粤三省的中央苏区之间,传送大量情报,并向中央苏区输送了300多吨急需物资,先后护送周恩来、刘少奇、张闻天、王稼祥、陈云、董必武、叶剑英、邓小平、邓颖超、蔡畅、徐特立、任弼时、瞿秋白、何叔衡、林伯渠、谢觉哉、陆定一、刘伯承、聂荣臻、徐向前、杨尚昆、项英、陈赓、萧劲光、左权、李克农、钱壮飞、曾三、张爱萍等260多名重要领导人进入中央苏区,除了护送中共重要干部外,汕头交通站还通过商场买卖和各种社会关系,把当时苏区所迫切需要的无线电器材、电器、药品和医疗器材等,辗转运送到大埔再转苏区,屡屡出色地完成任务,成为中共在隐蔽战线上的成功典范,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2019年,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汕头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10月,红色交通线旧址陈列馆“全国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命名揭牌。

汕头交通站的建立与运作以及历时长,从1930年至1934年,这条交通线,从建立之初到党中央宣布关闭,始终未被敌人发现,任务完成出色,成为中国共产党在隐蔽战线上的成功典范之一,成为了党史中的一个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