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271》「飘舞的剑」(4954辑)

晨间寄语
八十年代中期,我因故去过贵州省驻京办事处,从中得知,几个贫困省的驻京办紧隔不远,贫困省一说,时见尴尬,就不提及别的省名了。反正贵州是贫困省,但是贵州出人才呀!历数在贵州当过省委书记的,从第一任苏振华开国上将开始,多位成为国家领导人,其中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就在贵州当过省委书记,现任的还有政治局委员陈敏尔、国务委员谌贻琴。贵州需要人才来改变,贵州正在后来居上,贵州已是联合国推荐的全球十大旅游区域之一,贵州正在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
以前我们在北京与人交谈,人家一听口音,便以为是四川人,很多人不知道贵州是个省,我们觉得好奇怪,以为人家孤陋寡闻,连贵州那么大一个省都不知道?只有说是开“遵义会议”的地方。“哦”,似乎恍然大悟:“你们属于遵义管!”让你哭笑不得。
现在不一样,由于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加之人才辈出,贵州产生了很多“之最”。其中高速公路全国首个县县通的省份,给贵州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机遇。至于高桥、大数据、天眼等等“最”就不用我赘述了。
我有时候会因为亲朋好友的柬请或相邀,会到乡下去探访,驾行山间,一条条形如彩带般的村村通公路,连着这山和那山,还连向绿树深远…。而这些游龙似的彩带结结处,不是村寨,就有单家独院,你会发现小货车三轮车面包车或轿车随处可见,小洋楼卷帘门不锈钢栏杆…,点缀着山乡巨变。山里人有留客吃晚饭过夜的习俗,表示亲朋好友的亲近,不住晚把上心里过意不去。而现在的表述方式则,“不用了,一小个时候就到了。”那意思,车在手边,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既快捷,也方便。
大山里,说富到什么程度不客观,在外打工挣回来的,就是要立这个门户,改变这个家。有了改变,自然也好安身立命。不是吗!
新的一天,早安!
202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