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著名作家吴勇老师的长篇历史小说《国之宝桢》(第二十三辑)「飘舞的剑」(4952辑)

九
丁宝桢去拜望老师田良羿的坟墓。
深草没碑,碑文:“草民田良羿自书墓”。
丁宝桢恭恭敬敬地摆放了祭品,敬了香花纸烛,三叩首已毕仍然长跪不起,祝告:“老师,学生丁宝桢为了此番进京参加会试,又作了更多练习,想必不会再有失败。唯虑难保不出意外。老师地下有灵,望保学生成功。学生定在报国之余,为先生重修高墓,长供香位。”
一阵清风拂过,仿佛是老师作了回答。

正在这个时候,丁宝桢的身后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丁公子,我终于找到你了!”
丁宝桢定睛一看,是那年在鱼山上见过的歌伎香香姑娘。可是她已经不当歌伎而嫁人了。她与一个商人模样的男人牵着一个小女孩走来,一家三口正笑盈盈地看着丁宝桢。
香香:“丁公子,我听说你昨天就来了,刚才又去鱼山找过你,几位举人老爷说你刚走不久。我猜定你一定会来看田先生的墓。你果然是来看田先生的墓啊!”
丁宝桢:“还没想到是你。”
香香:“丁公子想不到我情有可原,可是香香不能不想起公子。丁公子你不知道,田老先生是香香的舅爷爷,临去世的时候要香香将一张字条亲手交给公子。舅爷爷知道丁公子上科因为生病而未中,本来想在公子进城见着时同你说的,可是直到舅爷爷去世的时候也没有见着公子,只好留下了这张字条。公子,给你!”
田良羿的字条是这样写的——

宝桢,此番不中不能怪你,怪生病也。我相信你一定有足够的功力在下科考中进士,只可惜老朽看不到你金榜题名的时候了。现在要提醒你的是,我为你卜了一卦,下科进京赶考你要在北出乌江,转走遵义府茅台镇这条路。从茅台镇码头乘船,沿赤水河继续北进长江,到武汉转陆路直奔京城。这对你来说,是一条顺畅大道,走这条大道你一定可以成功。

丁宝桢流下了热泪:“老师!老师,今科进京考试,学生就走这条路。”
香香对自己的丈夫介绍:“丁公子,田老舅爷爷的得意门生。今年科场会试之后就是进士老爷了!公子,这是香香的丈夫,四川人,在平远大定黔西安顺一带做盐巴生意。这是我们家的小女孩花花。花花,叫丁伯伯!”
花花稚嫩的叫:“丁伯伯——”
丁宝桢摸了一下花花的头:“花花,你们家什么最多呀?”
花花:“我们家盐最多——”
丁宝桢:“盐多好不好啊?”
花花:“盐多好。放菜头味道香呀。丁伯伯,你们家盐多吗”
丁宝桢举起拳头:“我们家只有这么点盐。”
花花:“那么你们家没有我们家有钱。”
三个大人一齐笑了起来。
这时候的丁宝桢怎么也不会想到,三十年后,眼前的这个小女孩花花,会对他在四川贵州推行盐政改革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图片提供:浙江农业大学学生周舒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