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此岸 静待'般若'花开
文/梧闽
我不知道有没有来生来世,但知道了有血统传承的孙女在幼稚园戏耍…这是国学中儒释两道的分水岭,此岸的风光与彼岸的漫妙。如若以出世的修为,做入世的事业…这便是菩薩道,般若花开!
学国学的人,尤其是禅宗,都知道'般若'是智慧,但这个智慧不是一般的智慧。一般的智慧用于处理世间的事情,就是人类社会中,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而具有的智慧,所以叫世间智。但超过这个世间呢?那就是'般若'。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由'般若'、'波罗蜜'和'多心'组成的一本梵语经典,刚才说了'般若'是出世间的智慧,'波罗蜜'不是闽南的'旺来蜜',而是梵语'到彼岸',这活着的世间是当下的此岸,今生是此岸,来世是彼岸。朱熹曾说过:'道宗贪生,释氏怕死。'人想多了就是'多心',世间的事就有想不完的烦恼,有些高智慧的人士,已經跳出我外看'我',站在'此岸'眺望'彼岸'了…二千五百年前的佛祖,早就心同此心,而想到了应該给我一个梵咒《心经》供修行…
相在有点懂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意思,'般若'不是一般的智慧,而是一种超视距、越生死的大智慧。
那么翻译梵语《心经》成了白话文,虽然仅是世间智慧,也是如获致宝呀呀呀,具体如下:
以般若智慧观照自心而获得解脱自在的菩萨,修行极深的般若智慧时,观察洞见到集聚构成人我的肉体,感受,思想,意志,心识等五种要素,是因缘相依的生灭关系。他的本质是空,而非实体的存在。菩萨因彻见这五种集 聚的要素是缘起性空,所以脱离生老病死苦以及一切的痛苦。
舍利弗啊!肉体以及一切的物质现象,不是真实的存在,不外乎是因缘相互依存的生灭关系,所以物质和空并无差别;而空和物质二者在本质上也没有不同,因此空不异於物质。有人认為空是没有,物质是有,而菩萨以般若智慧观照彻见到物质就是空,空就是物质,犹如水和水波的关系,二者既是各别的,也是一体的。感受,思想,意志,心识,同样也是如此。
舍利弗啊!这五种集聚的要素,从它缘起性空的本质来说,它既没有生起或灭失,也没有所谓污垢或清净,更不会增多或减少。
所以,在缘起性空的本质上,物质,感受,思想,意志,心识都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空。人对外界的认识,需透过眼,耳,鼻,舌,身体,意识六种感官与物质,声音,香臭,味觉,触觉,其他一切事物及概念等六种外境,分别相对应而认知一切,这些都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空。人的一切认识作用各有不同,包括眼,耳,鼻,舌,身体,心识,物质,声音,香臭,味觉,触觉,其他一切事物及概念,甚至於眼,耳,鼻,舌,身体,心识的识别作用共十八种,它们都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空。
不经由佛教导而独自开悟的缘觉圣者,因观照十二因缘而了悟,但菩萨以般若智慧照见十二因缘是缘起性空的,所以不论是导致生死轮回的主因无明;或是灭尽无明,甚至於生,老,病,死,或是因灭尽无明而脱离甚至於生老病死,也都不是实体的存在。亲自听闻佛说法而证悟得声闻圣者,因观照四諦而了悟,但菩萨以般若智慧见苦,苦的原因,灭苦而解脱,灭苦的方法这四諦是缘起性空的,不是实体的存在。
菩萨所证得的境界中,既不存有能证悟得般若智慧,也不存有所证得的境界,因為菩萨彻见一切是缘起性空的,一切是不可得的,心不执著於一切。使自己及一罘生都获得开悟的菩萨,由於修行可至生死彼岸的般若智慧,而通达空得真理,所以心中没有一丝牵掛及烦恼障碍;因而不恐惧生死,远离一切错误,不合理的思想,行為,妄想等等,终於达到寂灭无為的最高境界。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佛,都是由於般若智慧,才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而成佛。
因此,由以上可得知般若智慧是具有不可思议力量的密咒,是可破除一切愚痴黑暗的密咒,是至上的密咒,是可达成涅磐妙果无与伦比的密咒。它能去除一切的痛苦,灾厄,是真实不变的真议真议。
因此,宣说般若智慧的密咒如下:去!去!去到生死的彼岸!与罘生一起去到生死的彼岸!愿迅速同证正觉,获得大成就!
佛教的核心思想叫'缘起自性空',人是空无自性的'菩提本无树',任何世间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明镜亦非台'。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仅仅是一粒尖埃在飘浮;人的生命仅仅是一个更不起眼的瞬移…现有的一切一切的'智智'学问主张,大多无益于脱离生死,'人'归根到底都逃不出生老病死的小轮迴,也陷于各种矛盾而不能自已。因為佛教的核心思想叫'缘起自性空',现在现有现实是因条件和合而短暂的假合存在,因条件关係的变化而转化…此岸亦一是非,其实彼岸的净土并不是无是非,故称佛教为'戏论',真作假来假亦真,那么活着何去何从呢?还是一句话,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佛'在心中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否定之否定,'般若'花开还《在人间》吧!
小石码菩提花开了,微信群里的朋友们不禁互相转发流传,如果六祖慧能大师在天有灵,看到了也一定会“拈花微笑”,中国十大名花之首牡丹花,漳州市出产的十大名花水仙花,各有各的好,但没有菩提花这么有故事,有文化,渊远流长......
朋友群中传芳的除了仙人掌花,石榴花,香茶花,牡丹花......而其中这么一朵,那可不得了一一那是小石码菩提花开......传说25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王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乔答摩·悉达多,他年青时为摆脱生老病死轮回之苦,解救受苦受难的众生,毅然放弃继承王位和舒适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寻求人生的真谛。经过多年的修炼,终于有一次在菩提树下静坐了7天7夜,战胜了各种邪恶诱惑,在天将拂晓,启明星升起的时候,获得大彻大悟,终成佛陀。所以,后来佛教一直都视菩提树为圣树......
林朝晖丹青妙手——牡丹花
菩提花开了(佛经说天女散花,有天龙八部来护持),实在是菩提花开,《菩提落叶》(古林寺戒受师的禅诗著作)…"天龙八部"则是释迦牟尼佛炼就瑜伽内功发出的代表"慈悲,智慧,方便"等的无形法力…亦像儒家讲的"礼义廉耻仁信智勇"之天地正气…菩提树很难开花,菩提开花了,释迦牟尼亦修得正果一一觉悟成佛了!
闽南小石码的菩提花开有六瓣一一代表成佛的"修六度",即"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涅槃"重生的过程…懂了这一大方向,《道德经》称之为"道,道非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修六度"的精进积累过程量化成果便是"德"也…当年,中国通天老道祖老子骑着大青牛,要过函谷关去西方传道隐身…关长尹喜拦截了李聃说"您老要出关可以,那就请您老人家把一生研究的道果写下来,留给炎黄子孙后代…",老子李聃慈忍下笔,留下五千言一一这便是《道德经》也!后来好像在汉代马王堆遗址,挖握出一本竹简奇书一一叫做《老子化胡经》,说的是老子出关后,返老还童…后来变神仙重返人间,到印度一个小邦(尼泊尔)投胎到国王家,转世而出悉达多.释迦牟尼…所以,中国三大宗教,佛家和道家比较融恰…甚至《庄子》亦改名《南华经》…嘿嘿。
关于《老子化胡经》之作者,一般认为是西晋道士王浮,然则,根据萧登福等学者考证,老子化胡的说法,在东汉明帝时就已经存在,且未必是出自道徒,极可能是 佛教徒初传,是为求中土流传,而有意攀引的。据悉,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是与“黄老共祠”。收录此经,也是让后世各教之徒牢记历史——道 教、佛教乃至一切宗教之间,绝对不是只有斗争而没有融合。求同存异、平等互爱、彼此学习,方是双赢之中道!
漳州龙眼营孔庙前街碑坊上面,赫然写有二行碑刻一一道冠古今,德配天地。远古的某一天,孔子抱着一只雁鹅去拜访请教老子李聃,老子是周王朝图书馆的管理员,孔子向老子请教"道"理,并希望老子为自己指点迷津…老子不客气地对孔子说"你太看重功名利禄了,而人的生命有限,这会累死自己呀!你有太多的骄气甚至傲慢,而道不远人,你这种自我贡高的心态已然是背道而驰呀…",孔子出门后,一直汗颜不已…同行的弟子问"老师,老子这人怎样?",孔子感叹曰"老子是神龙呀!神龙见首不见尾…高深莫测…佩服呀!",弟子又问"这么说,老子天下第一?",孔子点头曰"是啊,所以,我被尊称"孔老二",已经够抬爱我也"…这是我梦中穿越两千多年,对孔子和老子那一天历史性的见面说话进行的意译!
其实老子从未自诩"天下第一"呀!哪位高人敢自我贡高称"老子天下第一",实在太无视中国的三教九流文化老祖宗呀!
中国三教儒释道始祖一一孔子,释迦牟尼,老子,在文人墨客笔中的关系是孔子拜老子为师,老子转世变释迦牟尼…嘿嘿嘿!

郑亚水,笔名梧闽,出生于漳州东郊梧桥村,毕业于漳州农机校和厦门大学政治学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中国文化出版社)副主编。
作品《<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2021年8月,作品《说好的父亲》荣获“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2月,作品《说好的父亲》入编《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并被评为“特等奖”;2022年4月,《过故人庄还有多少龙江颂》荣获第九届相约北京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7月,《紫云岩 无住与不迁》荣获2022年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赛“二等奖”;《禅意 太武凡木》荣获全国第八届新年新作征文“一等奖”;2022年11月,《空中并不是“无色”》荣获第二届“三亚杯”全国文学大赛 金奖;2023年3月,《走在后港古街》荣获第十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 一等奖;《梦一回太武夫人》荣获第二届中国最美散文诗歌大奖赛一等奖;《一字圣手江山常在掌中看》入选《高中语文》古诗词必读讲解教材。2023年被中国散文网聘任为“中国散文网高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