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邹氏文化、传播邹氏人物、树立邹氏品牌、江西邹元标文化园项目蓄势待发……
“邹元标文化园”前期筹备工作介绍:
该项目位于江西省吉水县城东郊,距吉水县城约15公里的武夷山脉延绵处,有着著名的“江南小庐山”美誉的大东山森林公园在它的东侧,坐落在一处美丽的乡村——吉水县乌江镇前江村。
这里就是明朝左都御史邹元标的诞生地,在前江村的西南方位的后垅山,面积近260余亩土地,将用于建设“邹元标文化公园”。
目前,征地协议、当地政府和发改委报批手续已经完善,同时“江西邹元标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吉水前江乡村休闲旅游合作社”等机构均已完成注册,并可正常运行。
初步计划在“邹元标文化园”内将建设“邹氏历史名人馆”、“邹氏文化博物馆”、“宗亲纪念馆”、“现代邹氏成功人士展示馆”、“休闲游乐园”以及“赞助功德馆”等附属设施。该园将建成具有旅游、观光、休闲、购物、游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场所,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凝聚邹氏宗亲的一个重要场所。
项目计划投资人民币3-4亿元,建设周期为3-6年,在“邹元标文化园”项目启动筹建前期准备工作中,邹氏宗亲那种“注重道德修养、勇于创业、互相支持、传承文化的家族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文化精髓得以充分体现,涌现出一大批愿为邹氏宗亲文化传承付出的精英,如建明、孝成宗长、昌志会长等宗亲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为文化园的筹备建设工作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及财力;赣南宁都风水大师邹凯宗亲不计报酬多次亲临现场观察地理,测评风水,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为文化园建设觅得一块风水宝地;
2021年江西省宗亲会掌根秘书长为纪念邹元标诞辰470周年,在元标出生地举办声势浩大的诗歌朗诵活动,受到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上饶宗亲邹荣生为文化园的规划设计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多位邹氏律师宗亲为文化园的建设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江西省文顺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军文、富润服装公司总经理邹三明、律师邹小荣等吉水当地宗亲,不辞辛劳为项目奔波。 他们的付出,必将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凝聚更多的邹氏宗亲为邹元标文化园的建设添砖加瓦,付出心血,促使邹元标文化园早日落成,促进邹氏宗亲文化枝繁叶茂,繁荣昌盛。
“邹元标文化园”选址风水概况
邹元标文化园拟建于风光旖旎、山水如画,交通便利,文化底蕴丰厚的明朝历史名人吉水县乌江镇前江村——邹元标故里,占地约260亩,为三进式四合院结构。
现进入2024年的几运,申山在几运中为双九星到向方,合局的形势是:前有公路、明堂、水塘、河流环抱或低洼之地农田、水外有山或楼房扶丁星,这样才合局"。这些硬件指标都是现成的全部具备。还合正交崔官、反交崔财之局,合258三般卦、合十,些子数38正交,46合十……等多种杨公风水高级理气,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也是一个功在千秋的宏图伟业,届时邹民将人丁兴旺,财禄丰盈,富贵双全.一派祥和安康的繁荣景象……。邹凯 年仲夏.来龙从吉水的胜坑起祖,绵延数十里,一路奔腾驳换,展长束气至前江村结"美女梳妆"人形穴。穴座大腿根部左有亥子水上堂,前有艮寅水逆朝,王带环腰合流出乙口,宜立申山寅向兼坤艮吉度。朝案为五子登科峰,四象皆备,明堂宽,水口紧密,左水到右,有辛成乾子丑甲峰缠护。经云:“财禄必根手官旺,长生实系于人丁”,“亥王为外任之司,已丙为内印之职”,“荐无官贵雄起主应才高及第”,“逆水朝,逆抱入怀出富豪”。……风水师//邹凯
2023年10月20日至22日,广东省邹氏宗亲会邹锡昌先生携省执行会长、梅州邹氏宗亲联谊会会长邹继曾;执行会长邹群昌;秘书长邹钧城;邹应龙文化广东研究会会长、梅州邹氏亲会常务副会长邹德成;梅州邹氏宗亲联谊会执行会长邹首明等一行人,受邀前往江西吉水联谊,并对邹元标文化园项目、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及现代农业产业园进行考察。

锡昌会长充分肯定江西省邹氏宗亲联谊会昌志会长一班人热心宗族事业,为缅怀先祖,提高扩大邹氏宗族知名度和影响力不辞劳苦辛勤付出,并且选址山清水秀,气势磅礴,确为一方宝地。殷切期望先落实以下几点工作:
一是紧紧依靠配合地方政府打造名人效应工程,争取政府部门支持,完善用地手续;
二是做好可行性调查研究报告,要充分考虑产业园建成后的后续经营管理问题,特别是管理、维护等后续费用如何解决问题;
三是着手与各省、市、区邹氏宗亲机构联系、沟通,迏成共识;
四是搜集整理有关文标先贤的历史资料,编辑出版宣传扩大影响!

江西邹氏人丁兴旺,人才辈出:古有邹㵯、邹松坦、邹天经、邹天纬,邹仁远、邹馀(损道)、邹极,邹仲霖,邹非熊,邹讽,邹守益,邹元标,邹伯良,邹毓祚等先贤……邹氏在当今最新百家姓氏排行榜上名排第67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460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33%左右。江西占全国邹氏14%左右列首位。
近代有邹韬奋、邹家华、邹迪(周赤萍)中将宜春袁州人,邹衍少将兴国人,邹国贤少将抚州人,全国劳模邹财高,书法家邹连顺等宗贤……
邹松垣生于唐贞元十年(794),邹演公曾孙。唐朝到了贞元年间,已开始衰微了。自安史之乱后,当年的大唐气象己不复存在。贞元的年号,是唐德宗使用的三个年号里最后一个,到了贞元年间,朝堂里已是朝臣矛盾复杂,政局混乱。
远在赣西九岭山新吴的邹松垣就在这种时局环境中长大,自曾祖邹演重迁奉新,邹氏一族在奉新芰山已扎根繁茂。族谱上,没有邹松垣参加科举的记录,倒是记录他恬淡乐道,不爱浮华。这一方面和邹氏先祖有着某种血缘传承,另一方面也和当时这里的道教气息浓厚有关。在离芰山不远的地方,就是奉新著名的道家胜地华林山。华林山传说就是吴猛修道之处,有着许多道教传说。到了唐代时,华林山的道士张惠感与孙智谅先后被武则天与唐玄宗赐封为国师。公元737年,唐玄宗还赐给华林山道士“浮云观”匾一块,并请孙天师投金于浮云石洞,以祈长生不老。显见此观在当时道教中享有极高的地位。
唐玄宗没有求得长生不老,却迎来了安史之乱,自此之后,唐王朝江河日下,经德宗后,又历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等多朝,自德宗于公元796年禁军交给宦官掌管,宦官掌禁军成为唐后来历代王朝的定制,宦官当政专权几乎贯穿了唐朝的中后期。
唐武宗会昌年间,邹松垣在华林山的古道上,遇见了一个远来的游方僧人,僧人衣衫破烂,形容憔悴,又渴又饿,但目光俊朗,含英沉华。好道乐善邹松垣将其引带回家,好酒好菜地招待他,就让他住在家里,交谈之后,二人十分投缘。
邹松垣不知道,这个人就是日后的唐宣宗,现在的光王李忱。李忱是唐宪宗的第十三个儿子,元和五年(810)六月二十二日生于大明宫。论辈分,他是唐敬、文、武宗的皇叔;论年龄,却比唐敬宗和唐文宗还小一岁。他在唐穆宗长庆元年(821)三月,被封为光王。
唐朝中晚期,宫廷斗争非常激烈。唐会昌元年(841),李忱的亲侄子李炎即位,称唐武宗。唐武宗即位后,非常担心他的光王叔叔会篡夺他的皇位,因此对李忱百般刁难,万般迫害。李忱为求自保,就装痴卖傻,以此来消除他侄儿武宗对他的顾忌。《旧唐书•宣宗本纪》中就记载:"帝外晦而内朗,严重寡言,视瞻特异……历大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文宗、武宗幸十六宅宴集,强诱其言,以为戏剧,谓之"光叔”。武宗气豪,尤为不礼。”
那时候,还是文宗在位,武宗李炎就己“尤为不礼”了,唐武宗是出了名的混世小霸王,他即位后,不知还会有什么百般刁难,万般迫害。为了躲避唐武宗迫害,李忱“托名为僧,云游天下”。
邹松垣与李忱一见倾心,相谈甚切,就把李忱留了下来。家底殷实的邹松垣还在芰山宅后建了一间小楼让李忱居住,还在周围栽上了很多海棠花,把他住的地方叫做“海棠洞”,环境十分的优雅。李忱十分地喜欢,就在这里住了—段时间。邹松垣为李忱营造的海棠洞,可以用后来南宋和尚道璨《仙巢海棠洞》诗来一窥其境象:
秘客坐花阴,饮客酌花露。
先生自家春,八荒一牖户。
凄其望前修,一枝阅世故。
鹤车来不来,东风吹日暮。
安定下来的李忱与邹松垣遍览奉新美景,游览华林山八百石洞,拜谒了他的先祖唐玄宗赐名的道观浮云宫,并在这里题下了著名的《浮云宫》诗一首:
道人西蜀来,自谓八百岁。
爱此华林幽,穴居聊避世。
真风度万劫,神仙邈相继。
灵岫摩天空,鸟道入云际。
石罅紫苔封,泉泓墨龙憩。
碧桃花未开,白鹿迹已逝。
春风撼山馆,急雪舞林际。
涤除衣上尘,刮尽眼中翳。
何当赠刀圭,岂复便俗吏。
吾不学李宽,盗名取嘲戏。
对于邹松垣为他营造的“海棠洞”,李忱也十分地喜欢,一天,他在花亭壁上题诗一首:
淸隐先生旧隐居,我看乔木意躇躇。
儒风遗韵留千古,后有儿孙好读书。
李忱在邹松垣家住了一段时间,西去百丈,见怀海门人法正禅师,自此寄居百丈寺。李忱在百丈寺为僧期间,一直和邹松垣保持着良好的关系。《邹氏族谱》卷一还记载了李忱后来重游芰山为邹松垣写的两首诗。会昌四年(844)正月十三日,李忱在芰山海棠洞口占一绝:
新春偶尔到灵台,万斛红莲花正开。
布外忽然香雾起,神仙才下九天来。
会昌五年(845)中秋李忱复至芰山作诗一首:
吟哦此日是中秋,仗剑高歌福地游。
八百神仙骖车驾,三千士女拥行裘。
彩云影碧天垂盖,蜡炬光浮月满楼。
我意预看行乐处,九天青雾遍沧州。
会昌六年(846)三月一日,武宗疾笃,遗诏立李忱为皇太叔,监国理政军国政事。翌日,柩前即帝位,为唐宣宗。
李忱即位后,对在奉新帮助过他的邹松垣仍念念不忘,曾三次诏邹松垣进京任职,但邹松垣“三诏皆不奉诏诣阙,表示以年迈不乐仕,略云:'白水青山,己足野人活计;黄封紫诰,敢忘圣主殊恩。自知麋鹿之群,难入凤鱗之侣。愿陛下怜以老病,假大雄一杯土,以观太平,庶全残喘。戴巨鳌之山,未知恩重;泛大鲸之海,只觉魂摇。'”
邹松垣一心-意要做他的隐士,宣宗对他没有办法,只好由他,但为了安排好他的生活,特地下了一道诏书:“昔光武与子陵为布衣交,朕今嗣位,而有不臣不贽之宾,岂非盛德事耶?今特赐尔清隐居士,封桂里状元、朝义大夫之职,玉印一亟,食邑三千石;其配张氏,封东鲁贤德一品夫人。”邹松垣生珏、珊、珂三子,被封为镇国将军:一居驾幸山,一居登高山,一居西葛山,世谓之"三山邹氏"。
此后,奉新历史上的那座芰山,便因邹松垣与唐宣宗李忱的一番交集,改为名驾山,又名驾幸山。而芰山这一支邹氏后人,以后名曰:东鲁驾山邹氏。
今天的驾山邹氏,是中华邹氏的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份。驾山邹氏现已分布在世界各地,据不完全统计,驾山邹氏已有后裔200万人。

江西省邹氏宗亲联谊会会长邹昌志、总顾问邹孝成携江西邹氏向全球邹氏家人致敬:
欢迎全球邹氏宗贤、宗长、优秀的邹氏企业家位临指江西,联谊互动,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