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骆驼礼赞
作者:季志林
汽车在戈壁滩上飞奔,窗外是我十分熟悉的胡杨林,时至深秋,胡杨林已是一片金黄,在蓝天白云之下分外夺目,弱水两岸,秋高气爽,航天城的发射塔巍然屹立,给茫茫戈壁平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大漠深处,偶尔可以看见一座不大的蒙古包,牛羊在草地里悠闲的蠕动着,此时的大漠呈现出一副绝妙的秋色。
“快看,骆驼!嗬,这么多呀!”同行中不知谁喊了一声,这时司机放慢了速度,然后将车停在路边,好让大家下车看骆驼。
这个地方距弱水河很近,也许是河水漫上岸的原因吧,戈壁滩上居然出现了一大片草地,上百峰骆驼在这里安静的吃草。
同伴们一直生活在都市,没见过成群结队的骆驼,眼前出现如此庞大的驼群,自然感到十分新鲜,一边拿着手机拍照一边不停的议论着。
而我在巴丹吉林沙漠中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对骆驼再熟悉不过,当大家饶有兴趣的看骆驼时,重回戈壁军营的我却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之中……
骆驼是沙漠里特有的畜种。在交通落后的时代,骆驼是唯一能在沙漠中从事长途运输的役畜,是名副其实的沙漠之舟。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骆驼以其忠厚无私的性格,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任劳任怨的精神负重前行,成为人类最忠实的伙伴。
我国最著名的骆驼当属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双峰驼。据历史记载:远在5000年前,阿拉善地区就已经开始驯养骆驼,这一养殖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因此,阿拉善盟已成为闻名世界的“骆驼之乡”。
阿拉善双峰驼作为一个古老的原始品种,在驯养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独特的适应荒漠草原的生物学特征:体质高大结实,肌肉发达,头高昂过体,胸宽且深,背短腰长,双峰挺立,四肢健壮,关节强劲,蹄大而圆,行走有力,奔跑时更显得双峰丰满威武雄壮。骆驼能在沙漠中日行50多公里以上,是乘骑和驮载运输的良好役畜。
骆驼的记忆力十分惊人,它可以闭着眼睛在风沙中行走却不会迷失方向。在昏天黑地的风沙里,除了骆驼,没有其它动物敢顶风走出半步。这得益于它自身良好的耐力和头脑中辨识方向的记忆力。骆驼还特别会关心照顾主人,如果沙漠风暴来临,它会用嘴拱,用蹄刨一个大坑让主人躲避,自己则臥在坑边挡住铺天盖地的风沙,用身体给主人做成屏障。
在茫茫无际的戈壁大漠之中,生存能力最强的植物是胡杨、红柳和沙枣树,而动物则非骆驼莫属。所以我对骆驼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喜爱它忠厚老实的品德,喜爱它吃苦耐劳的性格,喜爱它顶风冒沙的斗志,喜爱它负重前行的精神。
面对眼前的驼群,我想起了昔日同甘共苦的战友们。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一代又一代官兵职工长年累月驻守在戈壁大漠之中,守护着通往航天城的军事专用铁路。自然环境很艰苦,日常生活很清苦,部队施工很辛苦!我们的工作生活经历和骆驼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天长日久,大家的性格特点竟然也有许多和骆驼相似的地方:忠于职守,勤奋敬业,勇于担当,敢打硬仗。骆驼在沙漠中承受的一切,我们也在黙黙的承受着。
这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完急难险重任务的部队,长期的艰苦环境,官兵们养成了扎实工作埋头苦干的良好风气,习惯于少说多做。踏实肯干的人一般都不善言表,记得当年上级首长在基层连队检查工作时,当首长握着兵们那一双双长满老茧的大手时,总会问候一声“同志们辛苦了”!面对着肩佩将星的大首长,这些在工地上生龙活虎般的兵们竟然激动的连一句回答词都说不完整,许多兵甚至只会憨厚的“嘿嘿”笑两声,也许他们突然见到首长有些不知所措,也许他们长年生活在与世隔绝的戈壁小点习惯了沉黙寡言,或者他们本来就是这种只知埋头苦干的性格,但他们的内心世界非常的丰富,所以,“嘿嘿”笑这两声就成了他们对首长的回答,其中到底有几个意思?我理解应该是辛酸苦辣全在其中了。
性格特点像骆驼,干起工作像骆驼,就连许多同志的外在形象也莫名其妙的像骆驼。因此,有不少同志的绰号就叫“骆驼”。
和我同年入伍的战友康建政,在风沙最严重环境最艰苦的连队工作了整整七年,每遇风沙来袭,別人往回跑,他们得扛着铁锹往外跑,因为不清除铁道线上的积沙当天的火车就无法通过。繁重的体力劳动使他年纪轻轻便略显驼背,他喜欢打篮球,在场上奔跑时的动作和骆驼极其相似,不紧不慢,踏实稳健,久而久之,大家都喊他“骆驼”。巧合的是当他升任管理股长时,他曾经的前任张仓善的绰号也叫“骆驼”。
我的老首长陈文汉,1958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当祖国的航天事业需要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时,他毅然放弃了留校任教的机会进入军营,成为卫星发射中心的第一找大学生。从此,他在戈壁滩上几十年如一日辛勤工作直到退休,为发射中心军事专用铁路建设做出了特殊贡献。当年航天人有一句响亮的口号,叫做“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成千上万名官兵职工为航天事业隐姓埋名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陈文汉就是这个群体的优秀代表,他把自已的一生交给了戈壁滩,如今他已是90高龄,依然精神矍铄身体健康,和年轻人一样喜欢玩微信,而他的微信昵称就叫“骆驼”。
在共和国的航天史上,一代又一代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黙黙工作任劳任怨,从而成就了中国航天的灿烂辉煌,航天人的这种奉献精神,不就和那骆驼一样么!
我喜爱骆驼,骆驼是攻坚克难守望大漠的象征,是忠于职守勇于担当的象征,是无私无畏负重前行的象征!
伟大的时代呼唤骆驼精神归来,
伟大的事业需要有更多的“骆驼”!
2023.12.31日于咸阳渭滨苑
作者简介:季志林,陕西省咸阳市农业农村局退休干部。《世界文学》优秀签约作家。
北京中宣盛世国际书画院研究员;
北京润墨斋书画院高级院士;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陕西省咸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著有长篇纪实文学《大漠生命线》,
其军旅小说,诗歌,散文,书法作品多次获奖。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