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元话历
申卫华
说元:开始、第一;话历:历法、年历。新年伊始揭年历,元旦之日为第一。
何为元旦?翻开辞海内有解释:一年的第一天。“元”则意味着“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旦”是象形字,上面的日字是指太阳,下面的一横指地平线。二者合成一个字,表示一轮朝日,从东方喷薄而出,以此来代替清晨,象征着新的一天开始。
“元”和“旦”,组成一个词,表现了人们对新一年开始的寄托,美好的愿望!“元旦”一词,最早在《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一文中。南北朝肖子云的《介雅》中也有”四气新元旦,万寿初新朝“的文字记载。
我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正月初一是从哪一天算起,这在汉武帝之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殿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朝统一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只有到汉武帝时期,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才把孟喜月第一天(夏历正月初一)定为元旦。从此历代相沿未改,直到清朝的末年。
1912年初,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为了“行夏正、顺农时、从亚历(公历)、便统计。”宣布改用世界通用的公历。此后,农历正月初一称作春节;公历一月一日称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国际元年纪年法”,才将公历元月一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说起元旦,它是历法中重要一日,二者紧密相联。而当今世界上使用的历法有三种:公历、回历和佛历。
公历又称阳历,是如今国际上应用的一种历法。它最初叫儒略历,是基督教徒的教历。一千四百多年前,一个叫狄安尼亚的增侣宣称,凡基督教徒记载年代,都应由基督诞生的年代算起。在基督诞生前的年代称为公元前,以后的年代则称公元。公元1582年,罗马教皇格里哥里第十三召集许多学者,对历法进行了改革,并一直沿用到现在。经过改革后的公历精确度非常高,每3420年才误差一日。
回历,传说是伊斯兰教至圣默罕默德创立的。回历规定,公元622年7月16日,默罕默德从麦加避难迁到麦地那的这一天,作为回历纪年的开始。回历原分太阳历和太阴历两种。太阳历没有实用价值,仅作为历史记录和宗教祭祀之用。南亚及北非地区的伊斯兰教居民,普遍采用的回历是一种太阳历。它以月亮盈亏来计算,354天为一年。回历一年与公历一年相差十一天。
至于佛历的元年,是从佛教祖师爷释迦牟尼,逝世的一年开始,比公历早540年以上。印度和斯里兰卡等一些国家和地区使用佛历。因此,进入2024年,对这些信奉佛教的国家来说,早已跨入到2564年了。
兔去龙来,2024年是咱们中国的龙年。在新年即将到来之际,说龙(元)——龙腾虎跃;话历(法)——砥砺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