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著名作家吴勇老师的长篇历史小说《国之宝桢》(第十九辑)「飘舞的剑」(4924辑)

五
财神庙。
这个始建于康熙初年,重建于乾隆四十八年的财神庙,位于平远州城中心。它以其独具特色的结构和轻盈优美的造型,高度凸现出了中国民间的财神文化,成为了古今中外绝无仅有供奉财神爷的公众型大庙。还具有纪念意义的是,道光二十九年六月八日,丁宝桢在财神庙约请了十几位佳宾,一是庆祝自己三十岁的生日,二是向朝夕相处了三年多的平远州城告别。”
两桌佳宾相邻,满楼喜气荡漾。
主持人是乙未科举人张钧。他率先举杯祝道:“今天是宝桢兄而立之年华诞。明年他和我们在座的几个举人也都要到北京参加全国的会试。宝桢兄为了明年得中,已经关闭了学馆,即将回到牛场,好集中精力温习功课。所以,今天之会又是宝桢兄同大家的告别会。使我们倍感荣幸的是,请来了我们平远州的父母官徐丰玉徐大人,又请来了我们平远协副将军尚宗轼尚大人。这说明了我们平远州文武两方面的头头对宝桢兄和我们的关爱。在这里,我们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

众人一齐鼓起掌来。
张钧:“我们先请知州大人讲话!”
众人又一齐鼓起掌来。
徐丰玉:“对丁举人丁宝桢先生,我是久闻其名,未见其人,直到今天,听说宝桢先生就要离开州城,也就不得不来了。我了解了一下,自从康熙五年建府开科取仕以来,我平远州总共只有七位考中进士的。其中康熙爷时中了两位,乾隆爷时中了三位,嘉庆爷时中了一位,在当今皇上道光爷时,丙戌科中了谌厚光,现在山西大同知府任上。想来而今我们平远州又该有人再考中进士了。考中进士的会是哪一位呢?就在你们这十来位举人身上,你们有的人考了几次、十几次,一直坚持继续考。这就很好嘛,人要干成一件事情,就要有契而不舍的精神。我相信你们中间总有人一定会考中。我想呀,希望最大的是丁宝桢。宝桢这个名字好呀,宝桢,宝贵的大厦之柱,国家的栋梁之材。他不考中谁考中?至于你们大家,也都有考中的可能,但都要付出最大的努力。好,我讲得太多了。来,我们大家共同干一杯!”
众人应和着干了一杯。

副将尚宗轼莽声大气地说:“我是武人,不会咬文嚼字。我只是提醒一下,宝桢先生今后除了习文之外,还当习武,以备国家需要。你们大家也都不要轻视武学啊!”
丁宝桢:“徐大人尚大人的话,实在是金玉良言,宝桢牢牢记在心里了。”
众人亦唯唯。
李国勋:“我们还是书归正传。首先,大家共同举起杯子,借这财神庙的喜气,祝愿宝桢兄身体康健,明年科考一举闱捷。干!”
丁宝桢:“宝桢从道光二十三年中举到今年,已经过去了整整七年多了,今次如果不中,那就愧对列祖列宗了。”
李国勋:“以宝桢兄今日功力,考中进士应该不成问题,不过现在我想出一个题目,供宝桢兄显一下身手可否?”
丁宝桢:“有太尊和将军在此,宝桢怎么可以出丑?”
徐丰玉:“我和将军早就听说了宝桢高才,正好借机领略一下。”
李国勋:“如何?推不脱了吧?好,我出题了,题目就是——平远美,填一首词,供大家欣赏。”
这可是一个不好做的难题,但是不做出不做好都是不行的,丁宝桢微低着头,一只手背向后面,另一只手在胸前和腰间微微摆动,缓缓移动着步子。最后走到了窗前,一下推开了窗子。
窗外,满天火红的晚霞。
丁宝桢已经有了,坐到一旁小桌前,略想了一下,提起笔来,奋笔疾书。
丁宝桢的词作完了.
丁宝桢将词作呈给徐丰玉,道:“幸不辱命。乞太尊指教。”
徐丰玉略看了一下,问:“好,有没有人给唱呀?”
李国勋:“自然是香香姑娘了。香香姑娘,请吧。”
香香略看了一下:“宝桢兄这一首《风流子》真好。香香唱不好,请大家指教。大家听好了——

清水饶城郭,柔声过,又添树婆娑。见满天星斗,龙潭中落;明镜映月,洞穿流云,古刹飞霞,雁行里,盼锦书谁托?听东寺晚钟,胜似笙歌!耸秀墨峰,碑见日落,愁减几多?
访鱼山文阁、八大庙,恨岁月空蹉跎,壮志重树,亲临绝顶须多。闲来细酌墨,挥毫看我,一介书生,情寄平远,世人才知,地灵人杰善歌。

香香唱了。在香香唱的歌声中,众人认真地倾听;
财神庙在不同角度、不同季节的景象;
秀雅的鱼山,雄奇的东山,回龙潭飞瀑......
丁宝桢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丁宝桢搀扶着田良羿先生沿着河岸走;
丁宝桢与朋友们告别;
丁宝桢全家别了平远州城,出了织金关......
就这样,道光二十九年,为了集中精力温习功课,准备参加明年的全国科考会试,丁宝桢结束了在平远州城三年多的教师生活,回到了牛场镇。
春回大地,桃红柳绿,丁宝桢沿着湖岸手执书卷走着背书;
夏夜已深,万籁俱寂,丁宝桢举灯查看了睡熟的妻子和两个儿子,又回到了桌前继续读书;
秋色肃杀,红叶满山,丁宝桢与王藕辛又爬上了岳家大山,对练剑术;
冬雪飘飞,寒风怒号,谌玉蓉将一盆烧红了的木炭火抬到正在写字的丁宝桢脚下;
丁宝桢奋笔疾书,给远在镇远的父母亲去信。
若干天后,镇远府学训导丁世棻与魏夫人收到了儿子从平远州牛场老家中寄来的信。他们微笑着撕开信封,读到了儿子的来信:
父亲,孩儿经过了这一年多的温习功课,不但已将四书五经全能背诵,还能逐字逐句进行解释,对每一篇的要义亦能充分理解。还有,田良羿老师给孩儿拟的会试臆测一百题,孩儿全都做了,整整一百篇呀!孩儿相信,功夫不会白费,水到必能渠成,今科得中最有希望,明日孩儿就要起程,请父亲母亲静候捷音。
丁世棻与魏夫人又相视一笑。
丁世棻:“凭着这股信心,就有了一半考中的可能了。”

图片提供:浙江农业大学学生周舒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