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267》「飘舞的剑」(4916辑)

晨间寄语
我们贵州是少数民族聚居地,百度上说,属于56个民族都有的省份,祖居的有18个,实际拥有49个,以苗族最多,分布最广,甚至有被同化了的新苗族。如有的村寨因为由于苗族占多数,那里的汉族人就学习苗语与他们勾通,计划生育为“基本国策”时,少数民族有生两胎的政策优先,这些汉人就干脆改成了苗族。
省内的黔东南地区,就叫做苗族侗族自治州,那里的雷山县就是“苗族自治县”。我有一位退休法官老朋友前些日子去到那里走亲戚,写了一篇题为《雷山过苗年》的纪实,发表在某文学刊物上,感觉很有特点,他在文中写道:
“生活在贵州黔东南一带的苗族同胞不是正月初一过春节,而是阴历十月过苗年。二妹的亲家原籍就是雷山,让我们得以体验一下这个节日。15日下午一点过从贵阳乘高铁到达凯里市(自治州所在地),与早就等在这里的二妹女儿小蓓、亲家公余大爷及其侄孙婿小李会合。为了接我们,他们驱车数十公里而来,已在此等了很久。
次日就是苗年,我们刚好碰到苗族同胞正在彩排,一律身着盛装,载歌载舞,男同胞虽少了些,但都手持形色各异的芦笙边吹边舞,配合着悠扬的旋律,苗歌飘荡在大街小巷,别有一番风味。…
正式过苗节,全国各地赶来观苗俗的汉族同胞非常多,人山人海,说是凭票入场,却根本无法插脚。当身着盛装的游行队伍入场时,大家争相拍照、录相,拥挤不堪。我们担心出现事故,反而拼命挤出会场,谁知大街上也是热闹非凡,长桌宴摆去好几公里。买票就餐的游客为了体验苗家美食,早早排起长长的队伍,据说当地酒店、宾馆、旅社、餐馆已人满为患,有的客人只好跑到城外找地方就餐,我终于明白旅游是如何带动经济发展的了。”
雷山我去过,但是没有深入过那里的农村,其风土人情也是这次文中读到。可能因为是少数民族地区,加之苗族人喜吃牛肉,县城的牛肉馆子很有特色,我虽不吃牛肉,但喜欢做,看着别人吃起香。
苗乡轶闻趣事宜人,笔者亲历了那种生动景场,随文向往,芦笙、苗舞、长桌宴、大碗酒、热糍粑、牛脑壳牛把腿、鲜食美味,让人垂涎欲滴,感觉到了其中难得的乡情民情,并且延续着久远的苗家故事。尽管,我们一直以为“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清爽自在,但是哪里比得上苗族同胞的豪情奔放!真正的内涵,则是我们从中吸取华夏大家庭的多姿多彩。那山、那水、那云雾缭绕的山乡原野,使人心旷神怡,为享誉中外的“多彩贵州”增色润笔……[OK][强][合十]!
新的一天,早安!
2023.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