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槐花香(解宇)
老家门前,有几棵槐树,春风一到,郁郁葱葱,倾吐清香。它们的根部已裸露地表,根茎周围长出很多苔痕,向下弯曲,深扎大地。
我小的时候,村里生活条件很差。那时,我们采摘新鲜的槐花,不是为了乐趣,而是为了填饱肚子。天气晴朗时,池塘边、村口处、草堆旁,到处可见摘洋槐花的邻居。白色的花,一串串的,与椭圆的叶子绿白相映,素雅而幽香。大人用手捋槐花,从上往下,一捋一串,不一会就装满一竹篮。吃不完的新鲜槐花,常被晒干,制作成干菜,留着招待客人。母亲持家亦如此。
五月,田野满是希望,早春的秧苗播下了。但菜园里的蔬菜却老的老、黄的黄,家里实在没有青菜吃了。母亲为了给我们改善伙食,带着我和弟弟去采槐花。为了能摘到高处的槐花,我们制作了一根竹竿钩子,钩子用短木条捆绑在竹竿一端。一上午,我们从村东头跑到西头,又从高岗跑到小河湾,摘了满满两篮子槐花。我们看着采下的清甜花朵,憧憬着回家赶紧做槐花菜。
母亲是北方人,为融入村里生活,常到邻居家串门,学会了很多种槐花的做法。早晨,母亲会把槐花拌上薄面粉,做成槐花面饼。我和弟弟,常蹲在柴火灶台下,期待开锅。中午,母亲会用开水焯槐花,沥干水后放入锅中快炒,加入调味剂,出锅时槐花带着一股清甜。晚上,母亲还会把新鲜的槐花剁碎,加入盐,再淋一小勺芝麻油,搅拌均匀,做成饺子馅。另外,母亲也会把多余的槐花晒干,留作冬日的“干菜”,上锅蒸时加几块腊肉,顿时一股无法抵挡的香味扑面而来,馋得我们直吞口水。经母亲调制的槐花令人陶醉,我们常常吃得肚子滚圆。在最困难的时光,槐花愈显芬芳,俨然成了我们一生回忆的美味。
有一年的五月,家里的米吃完了,加上父亲脚受伤,没法挑稻谷去换米。于是,借粮任务由母亲担起。母亲碍于面子,怕邻居家也不够吃,不好开口,和父亲商量后,决定去亲戚家借。母亲带上了我,在泥泞的田埂上,一走一滑,踉踉跄跄。我们好不容易借到了米,足足有十来斤。回来路上,我们迫不及待打开米袋。我发现米不全是白色的,有些泛淡绿色。母亲却对我说:“看,多漂亮,它们和春天的洋槐花一样,长着绿色的尾巴呢!”那时,不管生活多么艰辛,母亲总是很乐观。
渐渐地我长大了,离家乡越远,越发想念家乡的槐花。
一年春天,我参加研究生复试后,回到了老家。我见到母亲时,她正站在门口,满脸笑容迎接我。母亲说:“知道你要回来,昨天特意留了些槐花,今天就给你做槐花炒鸡蛋吃。”母亲先用井水将槐花冲洗几遍,然后放入锅中焯水,捞出放在旁边控水;而后敲了几颗土鸡蛋,一边放盐,一边搅和。等槐花沥干水分,母亲将槐花下油锅翻炒,炒至五成熟,再将鸡蛋液倒入。顿时,蛋香和花香融为一体,整个厨房充满了暖意。午饭后,我坐在门口,看着老槐树,它们的确苍老很多,有些枝丫断了,但依然壮实,每逢春天盛开,飘起淡淡的花香。
“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那些记忆里的时光,总伴着槐花飘香,永远刻在我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