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个人简介:阿琼,本名王立群,湖南益阳人,现居深圳,在华夏思归客发表过作品,系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特约作家,《思归客文学》诗刊副主编,都市头条认证编辑!第九届半朵中文网专栏作家。

1)母亲的“回忆”
我写的不是我回忆我母亲,是我母亲回忆她人生走过的历程。母亲76岁了,每每回家说起她的一生让我很是感动,让我有了要把它写下来的冲动,尽管我从没写作过。
母亲三岁就死了亲娘。后被送到养父母那,养父母没有自己的孩子就收养了她。从母亲懂事起就知道了她养母是个病秧子,一旦病倒了就要她送茶递水的伺候着。养父对养母没什么感情总是整天忙外面的工作。就在她9岁那年,眼看养母快不行了,但又找不到养父,她小小年纪只好连夜赶去外婆家报信,走到一棵大树下听到有乌鸦在悉悉簌簌地筑窝,还时不时发出鸣叫声,她的小腿吓得直哆索。不久她的养母就过世了,后来她养父带着他走街串户的日子是她最开心的,人们给她零食待她很好。
好景不长,有一天她看到一个穿着腊梅装的女人一手牵个孩子走到了她们家。那就是她的后娘,一个被国民党要员抛弃了的大地主的女儿(因为那人丢下妻子和两个女儿去了台湾)。她来了以后家里完全改变了模样,养父因为娶了地主的女儿工作给丢了。家里吃饭都成了问题,我母亲就开始总天关在家里打垫子,养父呢就破竹子。还有田间的农活也要做,可是吃饭的时候后娘的两个女儿把菜盖在饭上,她的是把饭盖在菜上。日子就这么过着。后来后娘为养父生了个男孩,但是不幸夭折了。以后后娘接着为他们家生了两女一男,养父待这个女人很好。后娘没有打骂过她,但是繁重的活都要她承担,只要一点点不如意后娘的瞪眼让她胆战心惊。
大概十多岁的时候母亲被派到石牛坛修水库,一年下来不知道磨破了多少件衣服,实在没衣服穿了我母亲把自己最喜欢的一件毛笔基衣服穿着去推车。那车
叫“推车子”绳子套在肩上只有一个轮子,是推着前进的。我母亲说那件衣服的后背也被全磨破了。石牛坛水库刚修完,上面点名通知一些人要去凤凰湖,我母亲是其中一个,这让她惨惨的哭了一晚。她回家想把这个消息告诉她的家人,走到屋前养父拿着烟袋出来,我母亲说:“我要去凤凰湖了。”她的养父说:"去吧,政府的人听政府安排。“后娘在屋里头都没抬一下。我母亲说:”那我去收拾了“转身就走了。
回到她住的地方去打听看还有没有一起去凤凰湖的人,她打听到了一个铜匠的老婆,儿子媳妇要去凤凰湖,她就和他们一起启程,到了益阳街上铜匠的老婆想摔包,就对我母亲说让她呆在那别动,他们去找铜匠。等了一个小时左右还没来,我母亲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看着一个有亮光的地方,于是我母亲走了过去。那地方叫大码头,人很多很嘈杂,都在叫嚷着一个叫‘友生曼几’的人问他有没有去凤凰湖的船票。我母亲也跟着问”友生曼几“哪有船票买?那人告诉了我母亲。于是我母亲就和他们同路去凤凰湖。在路上的时候我母亲说很多人粮食背少了,都向那“友生曼几”借他力气大背的粮食多。每人只给借半斤米,我母亲借到了半斤和人分着吃。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有人说凤凰湖是个好地方茅屋子安着玻璃窗,也有人说那是个很穷的地方十年九不收,鸟都不去的地方。我母亲揣摩着,向往着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到了凤凰湖,那好多人。周围四方看到的都是水。后来这些人都分散了,我母亲说到哪都要坐船,我母亲呆的那个洲上只有几铺晒垫和几根树枝,要在那搭棚住人,我母亲他们坐船去堤上担稻草,坐船去挑煤炭。吃的是像粥一样烂饭,一个篮子里放着的盐萝卜就是他们的下饭菜,还是一边淋着雨的。到那里时成天劳动,而且都是睡在地上的稻草里。后来就开始车水了,百十台的水车车着,那时人很多,轮班倒做,一班人上一班人就下连续不停,当时感到到处是人。干一块就围一块,不用耕田,直接就把禾苗插进去,插不进的就用棍子帮。那禾苗长得真是好,什么肥料都不要,围着的堤岸上种满了黄豆,还撒了别的种子。我母亲说第一次看见那么茂盛的庄稼。收割的时候好多人,门槛下都睡着人。那样的劳作是没有工资的,什么都没有只有饭吃,还吃不饱。
我母亲说那时的“右派”胆子最大,他们敢偷黄豆,扯很多黄豆点燃了,噼噼啪啪的一会就有很多烤熟的豆子了,她也吃过很好吃的,还有那些“右派”把窖萝卜拔起来吃,那些萝卜是要在下一茬栽下去用来制种的,之前需要窖藏所以叫窖萝卜,也许以前的人能听明白。他们有时用两块砖头搭个灶,就开始了他们的水煮青菜了,一筷子一筷子的他们吃得可带劲了,白水煮菜也是津津有味的,其实那是因为饿的吃什么只是为了活命。
人多力量大,在没有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全靠人力劳作,用人海战术凤凰湖就建起来了。那些“右派”还在开着”小灶“但是我母亲那帮女孩和他们开始认识了,他们开玩笑说米厂有一小伙子,有没有姑娘想嫁过去啊?一姓刘叔叔的就开始做介绍了。第一次和父亲相亲,一见钟情,贫穷的时代也时兴白羊肚手巾为时尚,父亲给了母亲一条纯白的毛巾作为定情信物,也算是一种纯洁的心情。回来她的朋友们都笑她这下好了,嫁到米厂有饭吃了。但是好象我父亲当时没看上我母亲似的,独自一人回到了水口山,没带我母亲。还没到屋,我父亲的姑母对他说:"你找对象了?你奶奶报梦对我说你找对象了,那女孩还不错,自己唯一分的鱼都带过来给我们吃了。“父亲看了看手里的鱼便定心了。后来母亲和父亲就开始接触了,简单的过程平静中彼此心仪。有一天突然有人来告诉母亲说明天你们结婚,收拾一下明天有人划船来接亲。第二天一个姓莫的叔叔和两个阿姨真划船来接亲了。结婚那天是朋友给了父亲一床被子做新婚被子。摆了两桌饭,晒垫隔开做了间新房,到了米厂母亲才发现是因为那正缺个做饭的,第二天母亲三点就起来开始蒸米做饭了,新的人生历程在新的辛劳中开始了。
我的母亲和父亲就这么走到了一起。然后有了大姐和我们这些孩子们,带大我们的艰辛就不用再说了。当我们长大成人刚开始有好日子过的时候,我的父亲刚退休,也没有停下来,他去削甘蔗卖,第一天攒40多块钱,我记得那时我父亲心情蛮好的甘蔗生意不错。不到几天的日子突然听到说父亲中风了,在住院。就这样我的父亲半身不遂卧床16年到病逝。一直没有雇请别人,一直是我的老母亲在伺候着,没有拖累孩子们一天。我母亲说48年夫妻伺候我老父亲16年,相守时常艰辛很多。
现在我的老母亲独自一人住在凤凰湖,小弟每年的十月份接她去深圳过年到三月份回来,我们都笑她像候鸟一样 迁徙,可是我老母亲就是喜欢呆在她亲手建起来的这个地方。尽管只有她一人独住,只要到了家她就格外开心,只要母亲开心我们也感到由衷的高兴,时常去看看陪陪母亲我也很幸福。
现在母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五年了,这些文字是我母亲一生的简略概括,也是我开始写作路上迈开的第一步,后来,写了很多文字发表出去,但是只要看到这篇我就想起我的父母艰辛的一生,很是心疼。谢谢老师[握手][咖啡][微笑][玫瑰][抱拳]
2)母亲
父亲去世已经七年了,我记得父亲是2009年十二月十三去世的,我的父亲中风16年母亲伺候他16年,父亲去世后母亲一直坚持住在老家一个人生活,她不想麻烦孩子们,到后来因为种种病痛才随儿子们去深圳居住,在深圳住了三年以后倔强的母亲吵着要回益阳老家,弟弟们没法只好送过来和我居住,看到母亲原本不高的身体,看起来更瘦小了,面容却仍然光洁,不见太多沧桑痕迹,头发亦然全白,八十岁多岁的老母亲,因为有点中风再加股骨头坏死所以不能自理,看着她老人家疼痛难受的样子真是心疼。
今天我搞卫生看母亲坐起来移到床头柜上坐着,奇怪的问:“妈,怎么坐那去了?”母亲说:“我找阳光呢!”看着一小缕阳光下的母亲,真是感慨万千,人老了多么无助,多么可怜。她老人家因为睡的时间太长,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昨天我和婶婶都被她吓到了,她说早上她看到一个像电视里大红花脸的影子没手没脚呆在婶婶睡的那边的床头柜上,他们彼此看了很久,当她开口喊婶婶的时候,那影子嗖的一下占到地面砖里去了。她一直坚持说那一定是鬼但不是她意识迷糊时想出来的。我的母亲一生手头都没缺过钱,就算最苦的时候父亲借钱也要满足她手头有钱用,哪怕病到现在听姐姐说她的床头柜里藏着钱呢。
我的母亲现在时而想吃这个时而想吃那个我都尽量满足她的要求,冲我的母亲还健在我要好好的孝敬她老人家。老舍在《我的母亲》中写到:❝人,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在,便可以多少有点孩子气。失去了母亲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妈在家就在,上有老自己就不老,世上最美好的事是,有母亲可以孝敬。愿上帝保佑我的老母亲少点疼痛,身体慢慢健康起来!
阿琼写于2016.5.30.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5年了,看到过去写的文字,好像就在昨天,其实父母在要好好孝敬,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时,感叹有何用呢?
3)乡愁
看到我老家的房子
想起了
我年少时温馨的家
有父母亲
有兄弟姐妹
迫不接待回家
吃着留在锅里饭菜
围着火炉烤着火
父亲递给我们的美味佳肴
父母的味道永记心底
亲情是那么刻骨
可是时间一去不复返了
现在物是人非
乡愁,是思念……
看到金灿灿的油菜花
想起了
读书时少年的我
每次放月假回家
都要在油菜地里
尽情的玩个痛快
闻闻它的香味
能真正感觉到春天的气息
感觉时间
在家乡是那么的明显
四季交替农作物的郁郁葱葱
土地的肥沃
让我格外亲切
那种感觉一去不复返
乡愁,是家乡的味道
是春天的气息
看到美丽的
绿油油的
阡陌小道
想到了
小时候嬉戏
无忧无虑的欢笑声
还有跟着大人后面
在田里扯草
打禾深一脚浅一脚的
跑都跑不赢的我
暑假中午摘黄花
小胳膊晒的掉皮的我
那时的时光多么美好
过去的一切一去不复返
乡愁,是怀念……
觉得好就发表,谢谢老师!
4)最可爱的人
深圳的疫情
反反复复
真的好烦人
这两天
因为疫情
放假了,没出去锻炼
关在家里两天了
刚才下去做核酸
感觉我们楼下的
医生、义工、防疫人员
真的辛苦了
今天举着场所码
刚轮到我进
咔嚓突然被挡住了
我抬头一看
挡住我的义工是位
高高的单单瘦瘦的
漂亮女孩
透过防疫罩看到了
她一脸的汗珠
想想白天更热
一下就心疼起他们来了
想想我们一直关在
自家的空调房里
门都不想出
可是他们那么热
一直都在坚持
不是一天两天
而是一直在坚持
两个月以前
我也申请做义工
想帮忙做点什么
在做核酸那
值了4个小时班
那时还不怎么热
吃了个晚餐
尽管我就住在楼上
但我想体验一下
防疫人员的生活
我脚都站麻
好想坐一会
真的感觉好辛苦
吃的呢是一般的快餐
吃了第一口
第二口就不想咽了
那时其实已经被感动
想写点什么
因为心懒,没写
记得当时安排我的
是位叫青青的年轻人
蛮亲切热情的
还有位义工同盟
处处提醒我注意防范
下班的时候
还帮我浑身喷了消毒液
可是就算现在
碰到也不认得了
尽管如此
他们将永远铭记在我心里
每次路过我都会寻找
他们的影子
不打招呼
还是想寻找一下
我觉得像他们一样的
千千万万的防疫工作者
真的算得上是
“最可爱的人”
阿琼写于2022.7.14.
5)腾飞的中国
这次出去旅游
有件事
让我特别感慨
感觉我们的国家真的
为老百姓做了很多事情
以前觉得都是空谈
与我无关
与老百姓也不会有多大关系
但是这次不同
疫情前我也旅游过
感觉是人多
洗手间少
想方便的话
需克制很久
下高速找个加油站解决
排队排到你头发晕
我真的见过男女同厕
但是这次出来旅游
完全不同了
高速公路旁
汽车每开三个小时左右
就有个服务站
服务站里无论多少人
方便都不用排长队了
吃的也有
且不贵
服务很到位
进服务区
需戴口罩
井然有序的排队
量体温
刷安全码
听领队的孙导说
疫情期间
国家做了很多事
服务区
就是疫情期间建起来的
现在司机
凌晨两点到五点
不能开车
车一启动就能感应到
这是一路一带
好政策啊
带动旅游
人员流动
国家补贴很多钱的
像我们这次旅游
这次深圳组织旅游
有20台车同一天
从深圳出发
同时开往北海
我们是开了12个小时
到广西东兴市
其他的线路怎么走
我不晓得
但是我们全过程
畅通无阻
玩也玩了
逛也逛了
买也买了,
好多旅游景点
让我感慨万千
中越友谊桥
北海十里银滩
豪华游轮观光
买干货
吃海鲜
逛街
买丝绸
这样真的搞活好多经济
看来我们的国家
真的要腾飞了
2021.3.4阿琼写于深圳
6)榕树
我到深圳来了后
特别喜欢一种植物
——“榕树”
不仅是喜欢它
粗壮的躯干
苍劲繁茂的枝叶
更爱它包含旺盛活力
的博大胸怀
榕树根如蟠龙
皮若裂崖
捋着长须
每次看到
都会让我特别动情
它是如此伟岸
枝椏豪爽
胸怀博大
情丝绵绵
给人特别的神秘感
树中的纹路
像榕树的笑脸
它见人笑眯眯的
却没人知道
它历经了多少
酷暑严寒
风吹雨打
的痛苦磨炼
一年又一年
没人知道它的苦
它展现给世人的是
绿树成荫
守护着寄生的弱草,
安巢的雄鹰,
它是如此的孤独
也许每次相思
就会长出一枝根
它与沧桑的旷野对峙
一年四季郁郁葱葱
他像伟岸的丈夫
又像博大胸怀的长者
他温柔细腻
任尔东西南北风
谁也撼动不了他
深圳尽管是座年轻城市
希望能像榕树一样
守护好你的市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