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儿子手拿着爆米花、边走边吃的样子,我沉浸到童年那温暖的、香甜的回忆里。
我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那时候生活条件艰苦,孩子们嘴馋又没有什么零食。春节前几天,一旦看到爆米花的老师傅,我们小孩子都会非常兴奋,奔走相告。爆米花的老师傅成了“国王”,无论到哪里都被簇拥,那声势甚是浩大。我总会一溜烟地跑回家,缠着妈妈放下手头的活,快快用簸箕和箩筐,拿着玉米粒来到爆米花的机器旁,排着长队等待加工。
爆米花不但香甜好吃,加工的过程更让人充满期待。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爆米花的老师傅,放好风箱,炉火上架着中间大、两头小的爆锅,爆锅上有一个摇柄和压力表。他用搪瓷杯量好玉米粒,倒上一小包糖精,盖上盖子后,把爆锅放在铁架子上,然后点火,一手使劲地拉着风箱。随着“啪啪”的声音,炉火越烧越旺,爆锅越转越快。
老师傅把爆锅从火炉上移开,一头搁在地上,一头塞到麻袋做的大袋子里,用扳手打开爆锅的盖子。随着震耳欲聋的声音,金黄的玉米就开出了香甜的“花朵”,让我们的童年充满了欢乐。
胆子大的孩子,最喜欢那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感觉好过瘾;胆子小的孩子,会退后几步,提前用手捂住耳朵。每次都会有些许爆米花散落在袋子外面,我们小孩子会蜂拥而上,抢拾一空。孩子们嘴里嚼着爆米花,眼睛里闪着亮光,空气里弥漫着香甜的年味。
如今,我们“80后”为生活烦恼、为工作忧愁,学会跟时间妥协,但那些缓慢轻松的时光,永远不会忘记。更不会忘记——那么香甜的爆米花,那样温馨和纯粹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