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放空度众生·十二侵
文/九文-
2023-11-16-11:00-作于南京一中


诸法皆虚成妄想,
人生烦恼意如心?
三门犹静佛言净,
五蕴皆空障蔽阴。
不减千秋如太岁,
无生万众似余音。
亦无所得休牵挂,
般若波罗蜜咒吟。

注释:
三门:
比喻人品形成的三种途径:禽门﹑人门﹑圣门。也可以指佛教寺庙的大门。
占验家立休﹑生﹑伤﹑杜﹑景﹑死﹑惊﹑开为八门。以休﹑生﹑开三门为吉,余为凶,故以'三门'指休门﹑生门﹑开门,取其吉义。
《奇门遁甲.四时通用八门捷法》:“凡每日出入用事,从开﹑休﹑生三门,大吉。”
《后汉书.文苑传.高彪》:“天有太一,五将三门;地有九变,丘陵山川。”李贤注《太一式》:“‘凡举事皆欲发三门,顺五将。’发三门者,开门﹑休门﹑生门。”
唐玄宗《赐道士邓紫阳》诗:“《太乙》三门诀,元君六甲符。”后世行师临战﹐仿休﹑生等八门而布阵,三门所指亦同。
五蕴:
《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因为照见这个“五蕴皆空”,才有了观自在菩萨后面的一系列结论。那这个“五蕴”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简单分享学习一下。
我们人体以及各种身心现象,到底是由什么具体因素构成的呢?佛教讲,这些所有现象都是由五蕴和合而成。五蕴的“蕴”是梵文音译,是“积聚”的意思。五蕴具体分为:色、受、想、行、识五种,其中除了第一种是物质现象,其余四种都属于精神现象。
一、色。就是指物质。是一切有形态的客观存在的物质的聚合,就叫色蕴。色蕴包括内色和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
色蕴又可分为地、水、火、风四大基本属性,相当于我们传统文化中的“金、木、水、火、土”五行,所有物质现象都是由这四大和合而生的现象。平常我们常说的“四大皆空”,就是说的这四大,也就是《心经》上“色即是空”的意思。
二、受。接纳,感受。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对一切人、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和感受,包括身受和心受:身受是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心受由我们的意根引起,有忧有喜,这都属于受。
三、想。想法,念头。因接受外界事物而产生的感觉,我们进行分析而得到的知觉和想法,就是想。对世间各种善恶美丑,我们产生的各种想法和认识,就是想。
四、行。行动,造作。在我们对外界事物有了一定的想法后,就会付诸于行动,去造作善业、恶业,还有无记业,这是行,因为是由心所驱使行动的,所以也叫心所生法,简称心所。
五、识。意识。一是我们对诸法产生的想法,即我们的第八识阿赖耶识;二是执着有个“我”存在的心识;三是能够感觉、知觉外界环境的心,也是识。
五蕴也叫“五阴”、“五众”。阴是障蔽,五阴的意思是这五阴能够障蔽我们的真如自性和智慧,令我们生起烦恼、执着;五众的意思是五种众多的法聚合在一起
佛教提出五蕴的概念,就是为了说明在五蕴之外,就没有一个独立的“我”存在,我们执着的所谓的“我”,只不过是五蕴暂时的因缘结合而已,只是个假象。就好像天空的白云,水蒸气遇冷就变成云,风一吹,就又散成水蒸气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存在,所以《心经》上说“五蕴皆空”,认识到这个道理,我们就会放下“我执”了,没有了“我”,烦恼和痛苦当然也就不存在了,生老病死也就看明白了。
太岁:
即太岁之神,是道教著名的掌管吉凶的护法神。

七律·无生无死度众生·八庚
文/九文-
2023-11-16-17:30-作于南京一中
五蕴皆空不实名,
三门犹洁应真诚。
塔林尽寂佛知趣,
诸法无常俗谛情。
不减无生无自灭,
何言是死是人惊?
空花意树如虚幻,
不用忧心脱俗清!

王仲华,笔名九文,也称九文画家诗人21,号蒙童,南京市一中马群分校的美术教师。1971年7月生于安徽省宿松县,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油画系。油画作品参加江苏省油画家作品展,也在南京师范大学参加过南京海内外油画家作品展,还参加过江苏省省公安厅组织的以缉毒为题材的油画作品展、参加过江苏省全省中小学优秀美术教师的油画作品展。2018年12月参加过法国巴黎当代来自中国油画家对外世界油画创作交流展,现居南京。擅长中西绘画、雕塑以及各种平面装饰设计,也擅长古典诗词、汉赋及文言文的创作与赏析,同时也爱好现代诗歌以及音乐歌词与作曲的创作,在中国当代诗坛先后发表古典诗词一万六千多首,发表原创的现代歌词200多首,在中国古典文学诗词论坛发表自己作词作曲的音乐原创作品几十首。诗词也每一天发表在网络平台里的《今日头条》或《都市头条》。是中国华夏诗词学会的特约作家撰稿人,又是中国诗歌网官网签约的诗人。从2021年4月20开始,本人已经被中国诗歌网官网诗词论坛推为古韵诗词的主编。音乐作品参加了中国全国级音乐论坛组织的音乐原创作词作曲的音乐作品征稿大赛,作品入围,在国家级的音乐论坛发表了作词作曲以及MP3音乐音频三十多首作词作曲的音乐作品。https://m.booea.com/news/s_3072805.html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710/07/73451741_1039274058.shtml

一次投稿将同时发布六大平台
凡发表于思归客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czj690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