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著名作家吴勇老师的长篇历史小说《国之宝桢》(第十四辑)「飘舞的剑」(4887辑)

十三
由于儿子的科考有了结果,丁世棻决定第二天就回镇远任上。同去的还有魏夫人和一个年幼的女儿。
这天晚上,丁宝桢到母亲魏夫人的房间里话别。
魏夫人:“宝桢,你拿定主意了没有?”
丁宝桢:“母亲,孩儿拿定主意了。明天母亲随父亲起程去镇远府之后,孩儿便要到州城去了。”

魏夫人:“你现在是举人了,自然比为娘聪明,该怎么办你自己拿主意。为娘只想知道,你去州城之后准备怎么办?”
丁宝桢:“孩儿准备在州城开馆教授学生。一则有点收入,减轻家里的负担。此外,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
魏夫人:“什么原因?”
丁宝桢:“孩儿长期在这乡镇上,眼界狭窄,孤陋寡闻,这便是会试败北的原因。听说州城里有一个田先生,虽然至今还是一个秀才,却是世人难及的饱学鸿儒。孩儿想拜他为师。”
魏夫人:“田先生既为饱学鸿儒,为什么不去参加科考,还委屈当个老秀才?”
丁宝桢:“那田先生家道殷实,好读书做文章,却淡泊功名,不犀于官场。最喜爱与后生说文论道,且总能不吝赐教。故孩儿要去求他。”
魏夫人:“宝桢,你已经是养儿育女的人了。以后为娘不在身边,凡事自己注意些就是了。你父亲说的自然最为紧要,大丈夫以求取功名为大任,但是生活上也还是要多加注意些。”

丁宝桢:“是,谢母亲关怀。”
魏夫人:“你媳妇玉蓉也同你去州城吗?”
丁宝桢:“玉蓉和孩子自然是要同我去州城的。一方面玉蓉可以为我洗衣浆裳,烧水做饭,另一方面也免得我在外挂欠她们。”
魏夫人:“这样就好。有玉蓉在身边照顾你,为娘也就放心了。去吧,去给我叫媳妇来。”
丁宝桢:“是。孩儿告退了,母亲!”
丁宝桢退去一会儿后,谌玉蓉来见婆母。
谌玉蓉:“母亲,我来了。”
魏夫人招手要谌玉蓉过到自己面前,拉着谌玉蓉的双手,望着谌玉蓉的眼睛,打量了又打量。末了才道:“媳妇!”
谌玉蓉:“母亲,媳妇听从你老的吩咐。”
魏夫人:“论来嘛也不消我当婆母的多说,你是个聪明人,会晓得如何照顾宝桢。不过我还是要给你提个醒:宝桢读起书来就不知道睡觉,文章一写进去就不知道吃饭,你现在是丁家的媳妇,将来是丁家的老祖宗,你一定要发挥你的作用,使宝桢做起事来有个约束。你办得到吗?”

谌玉蓉:“母亲放心,媳妇办得到,也相信宝桢会听媳妇的。”
魏夫人:“媳妇!”
谌玉蓉:“母亲。”
魏夫人:“我们婆媳这一分别,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见面了……”
谌玉蓉:“母亲且放宽胸怀,不过三五年之后,宝桢就金榜题名了。到时候媳妇自然会来服侍母亲的。”
面对如此贤淑孝顺的媳妇,魏夫人脸上挂满了笑容。

图片提供:浙江农林大学学生周舒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