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雪线上的诗
《战士的脚》
●文/桑恒昌

提起青藏高原
风雪便撕扯着天空
扑杀而来
撞疼我周身的骨头
趁它喘息的当口
看看我的双脚
挂在岩壁上的是它
深陷雪窝的是它
大头鞋和坚冰
冻成铁板一块的也是它
我想起了什么
朝胸前顺势一摸
掏出来的
都是战友的脚
这一双被啃成骨头
这一双被嚼成粉末
这一双在病床上
长成血淋淋的植物
我喃喃着他们的名字
捧起他们的脚
用泪水洗过
用目光擦过
又贴心贴肉地
揣进怀里
祖国的前面
是军人的胸膛
祖国的后面
是军人的脊梁
这样的脚
站在喜马拉雅山上
能感知
地球的分量


疼痛演奏雪域高原戍边英杰咏叹调
一一拜读桑恒昌“写在雪线上的诗(之一)”《战士的脚》怀感与联想
●王传华

《战士的脚》,是一支兴仙风之魅,书道骨之尊的疼痛着讴歌雪域高原戍边英杰的咏叹调。听起来,令人惊心动魄;怀思之,催人热泪飞雪。
这首诗歌,是诗人回忆青年时代作为雷达兵驻守青藏高原戌边时的亲历、亲见、咯血之作。时隔一个甲子年,今天把它发表出来,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

一一银装素裹的青藏高原,不是白雪公主的家园,这儿是一个冰疯雪狂可以随时随地冻掉人的双脚、乃至吞噬人的生命的冷酷可怕世界。然而,我们祖国的年轻儿子韶华战士,为了守卫家国的平安幸福,常年就驻守巡逻在“风雪便撕扯着天空/扑杀而来/撞疼我周身的骨头”一一这样的一个神魔也难以生存的环境里。

桑恒昌先生曾经对我讲,一次,连队运输车经过一道峡谷,一位战友下车“走动”,就被狂风暴雪像一片绿叶刮进了冰谷深渊……诗人他痛苦惊鸿且自觉意识地将军帽脱下,扔了下去,以示对逝友的疼痛哀悼。哦,英雄,与暴风雪搏斗的卫士,他们是不见经传的人杰,但是,他们:足令春秋捧心静气,更有日月举目仰望。

年轻战友的双脚冻掉了,人残疾了,青春着无我的佛性却不能行走了,有的牺牲了,除了家人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为家国而伤残而殁去的肉体和生命的碧血灵魂,已经坐落、转世为冰山雪峰,他们同时健康快乐着复生在桑恒昌诗歌圣殿里,与风雪载途一道攀爬,挽无尽时空同在并行。

诗中,诗人凝笔注墨,把视点聚焦到“战士的脚”上,双脚,支撑负重着全身的分量和生命的活力一一而行走,而飞动呀!那么,戍边雪域的战士的脚,到底是怎样的一双独具个性魅力的大脚板呢?

撞疼我周身的骨头
趁它喘息的当口
看看我的双脚
挂在岩壁上的是它
深陷雪窝的是它
大头鞋和坚冰
冻成铁板一块的也是它

一一哦,这原是一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行路难,难于上青天”也要攀缘海拔不止的脚轮步辇,而此时此刻一一竟然冻成了“铁板一块”。透过冰雪的无情无义,诗人用冷酷的意象语言,辉映出战士以痛苦为荣耀的一种禅慧的出离心一一就是需要拥有一怀菩提无我奉献的虔诚心肠。

于是,诗人疼痛着对冻坏双脚战友的挚爱,发出了撕心裂肺的慨叹:
朝胸前顺势一摸
掏出来的
都是战友的脚
这一双被啃成骨头
这一双被嚼成粉末
这一双在病床上
长成血淋淋的植物
我喃喃着他们的名字
捧起他们的脚
用泪水洗过
用目光擦过
又贴心贴肉地
揣进怀里

一一几个冻伤、冻坏、冻死双脚的痛不欲生的意象叠加递进的脉冲行动姿态,辉腾出诗人对待战友的伤痛和生命的平等心与责任感一一这是需要修炼一怀菩提功夫的,这是需要守持一个大乘心态的一一我们不仅从桑恒昌先生的这首诗中感应到,我们从他的24部诗集文本所发表的每一首诗中都会感知到的。

这是桑恒昌诗学之爱的伟大。
这是桑恒昌人生之美的崇高。
祖国的前面
是军人的胸膛
祖国的后面
是军人的脊梁
这样的脚
站在喜马拉雅山上
能感知
地球的分量

一一这些诗句的分量,才真真是军人的分量,祖国的分量,喜马拉雅山雪域冰峰的分量,才真真是地球的分量。
于是,咀嚼着这些诗句的大品大味,让我联想到“诗做的巨人”桑恒昌先生,修为涵养的“太和之气”,面对任何困境,他都能潇洒应承对待,从中剝离纯化意象出由爱生发出来的慈悯情怀,将救爱呵护生命价值和对灵魂摆渡的深思拷问,视若人生最大的智慧,为此他上下求索,开发究境,雪亮心智,真如了人的本性。
2023年12月18日 即兴评述
温哥华 天气晴转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