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遥知马里 日久见含辛
2023年度“咸阳文学奖”获奖感言
尊敬的王海主席,刘公院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文友:
大家好!
非常意外,同时感到非常荣幸,咸阳文学院把如此荣耀的奖项授予我。
我出生成长在一个漏划了的地主家庭,地主阶级本来就面目狰狞,漏划了更罪加一等,我属于没落的“贵族”。从我记事起,家里就是人民专政的对象,父亲曾经是付官寨、马里、东庄头和西庄头几个村一个大队时的会计,北京一声令下,爷爷父亲就被打翻在地,否则的话,在农村,我也算是“高干子弟”。

30年前,我是一个文学青年,在礼泉骏马大范初中做教师,那时候天就是巴掌那么大。家乡距离咸阳半个小时的路程,我却苦苦走了8年。30年间,在步长集团东科药业先后担任高管,经历了中国医药行业风起云涌,潮起潮落。30年后,我发现文学依然神圣,我还像40年前一样年轻,充满阳光、朝气和活力。
一切都在回归。从物质到灵魂,从江湖到文学。
今年年初,在崔宏建副院长介绍下,我加入了咸阳文学院,时值文学院20年庆典,咸阳文学院举世瞩目。我欣喜若狂,刘公,就是小小说创作领域享誉全国的那个大家,而我,就是从小小说写作起步的,咸阳文学院,聚集着咸阳,乃至全国各地一大批志同道合的人,给我家的温暖。
我们一起出席咸阳文学院长武分院的活动,我们一起参加《秦都》盛典,我们一起参观红色博物馆,我和文学院同仁一起参加了咸阳文学界的许多活动。

除此之外,去兴平参加“李星文学创作座谈会”,去西安参加“凌晓晨诗歌朗诵会”、去西藏民大参加“高宝军作品研讨会”,参与组织和宣传王海主席“《回家》首发式”和“杨生博诗歌创作研讨会”,可以这样说,咸阳文学界组织的所有活动,我是出勤率最高的人之一。
从与高人的面对面交谈中领悟真谛,从他们的著作中汲取营养,从各种研讨会中获取力量。
这一年,在《都市头条》,我发表了589篇特写,散文,随笔杂文和小小说“豆腐块”。关注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注中国底层老百姓的疾苦,点击量740多万,粉丝4937人。加上我微信群里的“铁杆”,粉丝更多。我写《陈彦代表中国作协来礼泉看望阎纲》一文,点击量突破11万。文章上《都市头条》“精华版”168篇,“都市红榜”129篇,“都市热点”1篇,上全国“都市名人榜”56次,在《都市头条》和朋友圈,有广泛的人脉和较大的影响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今年,我被中国散文协会接纳为会员。

人常说,三年荒一个秀才。我却荒了整整30年,我的愚钝,我的浮躁,决定了我在文学的天空飞的不够高,不够远。论数量,的确不少,堪称“劳动模范”;论质量,可能是不少人眼中的笑料,有点“厚颜无耻”。我的文章麻辣味浓一些,批评内容多一些,融合新闻、文学、杂谈多一些,属于我“小品漫画式”文体。我的小名我知道,跟在座的比,我的作品水平还很差,需要不断努力。
刘院长谆谆教诲我,好文章是改成了的,一篇文章要十遍八遍,要上大刊,要文不惊人誓不休。我做的还很不够,希望与各位共勉。
一句话,我给咸阳文学奉献的太少太少,大家给我的太多太多,我将永远铭记!
2024年是我的本命年,我将不辜负咸阳文学院的期望,力争《李含辛随笔小品集》早日问世,努力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今后,我将紧紧团结在咸阳文学院主席团周围,除了搞好创作外,积极参与文学院的各项活动,力能所及做些有益的工作,坚决服从文学院的召唤,召之即来,来之能干,干就干好!
路遥知马里(我是礼泉马里村人),日久见含辛。

再次感谢咸阳文学院把2023年度“咸阳文学奖”授予我!新的一年。把最美好的祝愿送给大家,祝大家龙年吉祥如意!
谢谢!
李含辛2023年12月19日

李含辛,龙的传人,中共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秦文化研究会研究员,陕西省中国画研究院创作中心副秘书长,西咸新区作协会员,咸阳市作协会员,咸阳文学院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