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长安海莲寺听涛
王芳闻
长安,没有海
只有潏河
或者,潏河把自己想象成海的脐带
伸长血脉,钻入秦岭连着地球的心海

难怪,两千年前
总有血水从水磨村旁石洞中流出
汨汨汇入潏河
长安的梦中,就有了一片血色的大海
秦人祖先,真富于想象
把海神供奉在海莲寺里
用一尊石雕,鲜花,香烛,和一些祷词安澜
潏河水的心被海神收住
于是,就海宴河清
从此,这片海子上
就浮游着华夏的百舸千帆
引诗仙诗圣竞赋词
拜英雄豪杰竞折腰
这里,是圣贤与星空对话的庙堂

在海莲寺,我看见最圣洁的莲花
听见最汹涌湃湃的涛声
看见浮着金子般夕阳的最美的海
在这里,秦岭把山水荡漾给世界看
这片海,孕育了长安
孕育了周秦汉唐十三朝
长安,是中国文化的心
长安,是中国文化的海

(长安海莲寺,是一座历史名刹,距今约有2000多年的历史。
地处西安市长安区原水磨村村西北潏河岸边。临崖傍水,苍松翠柏环绕。古时叫海神洞,相传古时发源于终南山大峪的潏水经常泛滥,秦修十里潏河,以绝水患。潏水和滴水在香积寺汇合成洨河注入沣河。其间昼掘夜合,出水如血,七日方止,故老百姓认为洞水通海,有海神出没,皆呼此为"海神洞"。汉时屡次浚疏,防未央宫之水患。唐继之,灌韦杜以下万顷良田。安史之乱时,唐朝军队驻扎此地,一举在附近击败叛军。杜甫写有多首诗描述此地。元仁宗(1312年﹣1313年)间,明清大师在此建寺,有殿宇七十余间,占地顷许,更名"海莲洞"。元末明初,智园和尚更名海莲寺。后屡遭兵焚,日渐衰微,清末,慧通和尚燃指明灯发愿重修殿宇。此后屡遭损毁,仅有遗迹。上世纪八十年代,森亮和尚主持重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