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民族没有侵略的基因,只有爱好和平的特质。“和”,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和平, 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理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事务中本着和平共处,睦邻友好的外交原则。中国人民从不首先挑起事端,不惹事,不怕事,但从不惧怕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挑衅侵略,侵略者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就消灭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的几次(中苏 中印 中越)反侵略战争是很好的例证。1950年抗美援朝是卫国立国之战。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是富国强国之战。1949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抗美援朝是与世界霸权的美国较量,是卫国立国之战。抗美援朝,历时近三年。战争打得十分艰难,国家投入极大,刚建立的新中国几乎举国之力。年轻的志愿军战士鲜血换来……2014年10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总政治部确认抗美援朝烈士共有197653名。牺牲了15位志愿军高级将领。1979年改革开放是改变中国前途命运的伟大转折,具有深远而伟大的历史意义。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后延续10年至1989)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彻底粉碎和打击了苏联称霸世界,称霸东南亚的嚣张气焰,为改革开放,建设四个现代化强国的顺利推进,奠定和营造了外部和平环境 请参考时事述评:《写在对越自卫反击战43周年》(今日之中国,来之不易,从内忧外患中走来!今日中国之辉煌,不要忘了走过的路……内忧外患岂能富民强国。
对越自卫反击战,被世界 称之为战争史上堪称经典,以排山倒海,摧枯拉朽之势,速战速决,不动则已,动则雷霆。在于战争开始之前料敌从宽,判己从严,不打无准备之战,不打无把握之战,“杀鸡用牛刀”……根据作战指导原则,只是教训侵略者……大规模战争一个月结束。后来虽有越南的继续边境骚扰,都是小规模的战争,中国部队进行了轮战,是锻炼部队提高全军所有部队战斗力的最好方式……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大庆,举行了隆重的阅兵仪式,也纪念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四十周年……)正如文中指出:对越自卫反击战43的回顾纪念,不是要战争,是希望和平,不是要记仇,不是再挑起当时当事所有方的矛盾,是以史为镜,以史为鉴。历史的存在摆在哪,无法回避。回顾历史,是回忆过去,面向未来,不是疏远任何关系,已时隔43年,现在中俄(原中苏)中越关系早已正常友好。2023年12月12日至13日习对越南访问结束。中越两国领导人进行了互访。中越两国发表了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关于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详见原文内容很多)
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是两场世纪之战。20世纪,两场震惊世界的战争,这两场战争不仅展示了中国军队的英勇和无畏,对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中国国家的强大及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国家关系是利益关系,国家关系是变化的,从来没有一成不变。谋大事者,审时度势,必知晓天下事皆“变”。纵观世界之事,莫过于“变”。立足长远和大局,就是着眼未来,就要抓往“瞬息万变”之时机,审时度势,把握当前。这就是对世界“变”局的把握和诠释,两场战争是佐证。抗美援朝,在于中苏社会主义阵营的良好关系,得到苏联的支援。对越自卫反击战,是在中苏关系恶化、中苏交恶,中美建交,世界形势动荡巨变中进行的。
毛泽东力排众议,决定抗美援朝,“从国际战略层面,明确选择“走近苏联”抓住中苏友好最好时期,将美帝国主义的势力拒之于边境以外,减轻国家战略防御压力。通过一场民意支持的对外战争,加强民族凝聚力,确立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明确反对“联合国”武装干涉“朝鲜民族内战”的行为。”抗美援朝,1950年10月25—1953年7月19日,历时2年零9个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以美军为首的(19国)“联合国军”,1953年7月,交战协议签字停战。
中苏交恶,中美建交!1960年,正当中国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经济面临严重困难之时,苏联采取了一系列恶化中苏关系的措施,撕毁经济合作合同,撤走苏联专家,逼还债务,给中国经济“雪上加霜”,中苏关系恶化,曾用核武威逼(中深挖洞.广积粮),1969.中苏珍宝岛边境战……
中苏关系破裂,中美建交。1972年, 尼克松总统访华, 这标志着自新中国成立后中美相互隔绝的局面终于打破。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了建交公报。宣布中美两国决定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20世纪70年代末, 邓小平高瞻远瞩, 抓住机遇, 促成中美于1979年1月1日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从而结束了长达30年之久的不正常状态。
苏联于1968年8月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后, 中国对苏联扩张主义的担心增大, 开始把苏联称为“社会帝国主义”, 公开把苏联视为比美国更大的威胁。中苏边境冲突不断发生, 并在1969年3月珍宝岛战斗中达到了顶点, 两国都在共同的边境地区大量陈兵。尼克松注意到了这一点, 他把中苏分裂看做是当代世界上最深刻的国际冲突之一。当尼克松政府迫于国内反战运动和国际局势的压力实行美国逐步从越南脱身的计划时, 中美之间矛盾的重要性减轻了。
1975年美国从越南撤军后,苏联和越南便趁此机会,填补了美国撤军留下的空白。在邓小平看来这加剧了对中国利益的威胁。他的结论是,苏联决心取代美国成为全球霸主,越南则想成为东南亚的霸主。1977年,苏联和越南更加紧密合作,越南允许苏联使用美国在岘港和金兰湾建造并留下来的现代化军港,使苏联军舰能够自由出入从印度洋到太平洋的整个地区。越南还建造导弹基地,装备了瞄准中国的苏制导弹。苏联则向基地运送人员和电子设备,为其提供技术支持。苏联沿中国北部边境驻有重兵,还预谋入侵阿富汗,而中国西部的印度也在跟苏联合作,这使局势变得更加危险。同时,越南已经控制了老挝,并且正在策划入侵中国的盟友柬埔寨。邓像下中国围棋的棋手一样,认为这些国际变化等于是在不同地点布下棋子,欲将对手围而歼之。在他看来,中国正处在四面受敌的危险之中。在所有这些是动态的发展中,邓认为苏越结盟对中国的威胁最大,因此假如中国对越南这颗棋子大胆下手(打击),就能最有效地阻止苏联的包围。1979年苏联对外扩张达到了巅峰。越南入侵柬埔寨,在中国边境肆无忌惮,挑衅不断,制造流血事件。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进行了一场中国解放后(除抗美援朝)第二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即中越反击战。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短时间内占领了越南北部20余个重要城市和县镇,一个月之内便宣布胜利,达到教训侵略者之目的,撤出了越南。1979中越战争,是世界冷战的转折点。争取了西方支持对战争行动及以后和平安定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40年(邓的伟大.战略决策的英明)。打击了越南自越战胜利后膨胀的野心,维护了中国西南边疆的稳定,同时促进了东南亚的和平局面,并为柬埔寨问题的最终解决打开了道路。对越南方面来说战争的影响是持久的,国力遭到了长期消耗和破坏,最终不得不改弦更张,1992年中越开始友好。1989年5月15日至18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戈尔巴乔夫对我国进行了正式访问与邓的会见,宣告了中苏关系正常化的最终实现,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之一。
邓小平与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进行了长达两个半小时的会谈,远超原定时间。这是中国领导人与外国领导人的会谈,时间之长不多见。时年邓已是85岁,在会谈中滔滔不绝,意犹未尽,在工作人员两次递条子(已超时)的情况下,终于超时结束。
邓小平在与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会谈中,秉持了一贯的强硬风格,坚持原则不含糊的前提下,又有灵活性,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主要思想是强调,“结束过去,开辟未来”,“少说空话,多做实事”。通过这次长时间的会谈,为中苏关系的未来走向定调。从此,中苏关系在隔阂20余年以后,终于恢复正常化。
两场战争,两位伟人,充分体现了谋大事者,必谋长远,谋大事者,必谋大局,谋大事者,审时度势,必知晓天下事皆“变”,并随时能掌控世界格局的伟大英明。
虚无实有202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