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周日,在石家庄书城五楼“全民阅读·周末读书分享会”现场,有三位年轻人拿着书,围在一起用手语交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一起来看书、买书。
记者加了他们的微信交流后得知,这三位“90后”小伙子都是听障者。其中,于长青是先天性耳聋,崔峥和康德琛是后天性耳聋。

从左至右依次为崔峥、于长青、康德琛。
三人的相聚,主要是因为于长青。于长青和崔峥是同学,认识18年了;和康德琛曾经是同事,8年前在同一家公司做工笔画师,后来他们各奔东西,友谊却延续了下来。
“我们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书搭子’吧。”于长青告诉记者,他们三人共同认识的时间有一年多了,平均每月聚一次。
三人里面,每次都是于长青提聚会地点,而他选择书店居多。“之前住在石家庄图书批发市场附近,我从7岁开始就看课外书,家人给点零花钱,我自己卖一些废品,一点一点攒的钱大部分都用来买书了。”于长青从小就喜欢看带图的书,幸运的是长大后他把兴趣变成了职业。
现在的于长青仍然很喜欢买一些插画教程和漫画书来一起研究画风,以提升专业技能;崔峥喜欢历史故事;康德琛这次还给自己和爱人挑了地理、物理方面的书。
当记者问他们“读书能带来什么感受”时,于长青表示,现在的娱乐方式很丰富,但读书能让人安静和专注,也能释放压力,和书在一起会很踏实,即便听不到声音也不会感到孤独。
康德琛表示,他和妻子都是听障者,希望用多读书的方式影响五岁的女儿,让她从小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一生受益。
崔峥现在在一家快递公司工作,经常上夜班。在两个朋友的带动下他也喜欢看书、买书。“休息的时候不想一直睡觉,通过看书来放松自己挺好的,感觉没有虚度光阴。”崔峥还告诉记者,读书于他而言是一种最简单、最经济、最实惠的自我提升方式。和书在一起,他觉得自己的内涵也变得丰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