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笔许坡
◇散文/许刚(山西)
我的家乡许坡村,是黄河古渡口,是古老文化村。飞速发展的现代生活,使许坡村有三大变化,让人们做梦也没有想到。

许坡村是建制联合村,辖三甲坡、杨家寨和桃红坡四个自然村。许坡村是古文化村,有文献记载。

许坡,又叫许八坡,尚有许八坡遗址(东垆乡许八坡村南约150米,新石器时代)位于黄河北岸台地上。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3米。断崖上暴露遗迹有灰坑。采集有泥质红陶、泥质灰陶和夹砂红陶片,其纹饰有线纹、绳纹、黑彩勾叶纹和弧形三角纹,器形有小口尖底瓶,敞口盆、敛口钵和鼓腹罐等。属仰韶文化庙底类型遗存。三甲坡遗址(东垆乡三甲坡村东南约50米,汉代)位于黄河北岸台地上。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8米。断崖上暴露遗迹有灰坑、陶窑等。采集有泥质灰陶折沿盆、小口瓮及板瓦等残片。杨家寨墓群(东垆乡杨家寨村,汉代)面积不详,封土夷平。已暴露土坑竖穴墓2座,出土有陶罐、铜镜及五铢钱等。

许坡村出名人,在《芮城县志》上有记载的就有三人。许顺湛,全国劳模,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名誉会长,河南省博物院名誉院长,考古文献在世界都有一定的影响。《中原远古文化》一书,提出新的学术观点,即仰韶文化父系说。李勤英,原芮城县人民医院副院长,芮城县健康教育协会养生专家,在儿科、老年病方面很有造诣,在医疗卫生界口碑不错。许元湛,他擅长弹三弦,自编自弹,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他善于钻研,精通渗灌技术,足迹遍布河南、陕西、山西三省8个市县(区)。出版《黄河浪花》一书。他表演的《夸夸大禹渡电灌站》受到过国家水利部领导的赞赏。先后被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授予“百佳明星作家”,运城市老年人协会授予“运城老年体育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2015年11月,许元湛被公安部消防局评定为“优秀社区消防宣传大使”。
许昆玉,一名普普通通的正科级干部。他先后在西陌公社、陌南公社、县文化局工作。历任革委会主任、党委书记、局长。但无论职务怎么变化,他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不变,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有所作为,有所建树。在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都留下了好口碑。他在芮城县文化局任职期间,使芮城县群众文化工作在省、市处于领先水平,呈现出满堂红的可喜局面。致力经营性文化项目的拓展,建起文化馆两层办公楼,开办了学张艺校,创办了《永乐宫》杂志,并出刊八期,芮城县电影院被国家广播电视部授予“全国电影发行放映先进单位”,国家文物局通知芮城县博物馆,将唐·长安三年(703)和唐·景龙四年(710)的两尊唐代石刻送京,赴美进行巡回展出。9月15日,两尊石刻送至北京。西侯渡文化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父亲陪同美国加州伯克莱大学人类系教授、考古学家克拉克一行四人,在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的引导下,考察了西侯度和匼河两个旧石器时期文化遗址。组织编剧创作现代戏《月亮滩的姑娘》又名《马腊腊》,参加全国第七届现代戏年会汇演,获得演出百场,编剧、导演、音乐、舞美及优秀演员表演等六项大奖,载入《芮城县志》,开创了芮城文化工作的先河,把芮城蒲剧事业推向了巅峰。

家乡,生我养我的热土。家乡,这个充满朝气,蒸蒸日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宛若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母亲河的臂弯里而熠熠生辉。
家乡,我为你骄傲,我为你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