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袖家人的珍贵馈赠
文/高景生//朗诵/马大姐
在我心中,最深爱和敬仰的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我常挂嘴边儿的歌就是:“最响亮的歌是东方红,最伟大的领袖是毛泽东……”
我是幸运的。我竟得到了毛主席儿媳,毛岸青夫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邵华馈赠的无价之宝!
地利之便,业余时间,历时十五年,我把镜头对准了清东陵,在认真研读清史的基础上,编纂了一部以图片为载体,分“八旗雄风、少年天子、兴国女杰、千古一帝、盛世君王、战乱皇帝、垂帘太后、落日之君、龙归凤宿、东陵八景”十个篇章的述说清朝历史和陵寝文化的大型画册。
一个人、一件事的成功,既靠勤奋执着,又靠运势人和。1999年,是摄影让我遇见了一位贵人——北京五棵松摄影器材城董事长、北京海淀区政协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邵华将军的挚友,朱总朱秀英大姐。也许是我身上遵化人特有的诚朴,亦或是对“穷棒子”之乡和“当代活愚公”之乡的特殊偏爱,大姐和我一见如故。打那儿,她连年带国内外知名摄影器材厂家、商家到遵化偏远山区扶贫慰问,累计花费已超150万元之巨。大姐还推荐我到平遥国际摄影艺术节举办《走近清东陵》摄影艺术展,让我给北京摄影界同行进行摄影讲座,帮助遵化在首都成功举办《遵化农民进京展》,每逢重大活动,都邀我和遵化影友以嘉宾身份到北京……
2005年她带队来遵化慰问老八路,打开我刚编纂完的《走近清东陵》画册样书,品读良久,大姐突然异样地盯着我:“呦呵——景生,你也是个不可貌相的人啊!这么新颖的著作,应把它呈递给邵华主席!”朱大姐的鼓励让我既兴奋又忐忑。
在朱大姐的引荐下,我见到了邵华主席。呈递画册样书后,我向邵华主席介绍了“穷棒子社”和沙石峪的今昔变化,介绍了遵化摄影事业的发展,介绍了我拍摄和编纂《走近清东陵》的艰辛和背后的故事。会面是平易的,问话是亲切的,记录是认真的。看着低调亲和严谨而又不失英武的邵华将军,我仿佛又见到了毛主席,感受到了领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好家风。眼见为实,毛主席的家人也和毛主席一样,用自己的言行赢得了人们的敬重和爱戴!
没几天,朱大姐打来电话:“景生,抽空儿来北京,邵华主席仔细看了画册后,给你作序了!”正吃晚饭的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毛主席家人的序,那可是无价宝啊!粥碗是端不住了,我又像喝高了酒,晃着筷子一会激动得敲桌子,一会儿又疑惑地摇头犯嘀咕:“咋会呢,咋会呢——毛主席的家人咋会给一个乡巴佬儿的书作序呢——”老伴儿放下粥碗,横插了一杠子:“咋就不会呢!是咱遇上了毛主席的好家风,他老人家最惦记的就是草根儿老百姓,换换门风儿,那大的人物,他眼珠子连夹都不会夹撒你!”是呢,是呢!只有毛主席和毛主席的家人,才会把老百姓看得这么重,举得这么高,也才会把老百姓的企盼由不可能变成可能!我,老伴儿,还有孩子,望着多宝格里的毛主席塑像,都陷入了深深的思念中……
附:邵华主席为《走近清东陵》画册所作的序
以画说史 寓史于画
接过景生送来的《走近清东陵》画册,案头荡起一缕清新的风。这是一本手法独特,别开生面的画册,以画说史,寓史于画,每幅精彩照片的后面,又都珍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翻开画册,就像一位历史老人娓娓动听地向你讲述大清王朝兴盛衰亡的历史。
很早前就有朋友介绍过景生,几次人民大会堂的春节联谊会也都见过面,他还邀我去遵化的“穷棒子社”、沙石峪和清东陵进行创作。
十五年前景生刚拿起相机时,就把镜头对准了清东陵,风霜雨雪,日出日落,宫里殿外,八十平方公里的陵区,随处都能听到他的快门响声。他说,不知啥时自己产生了一种幻觉,每当镜头对准清东陵的神路牌坊,宝顶碑楼时,就好像望见驰骋塞外的努尔哈赤、征战厮杀的皇太极、雄才伟略的康熙、文武兼备的乾隆以及孝庄、董鄂妃、香妃、慈禧等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朝镜头走来。于是,他由发烧地涉猎,变成理智地创作。他躲进书屋啃读各类清史,然后走出清东陵,去沈阳、跑长春、到承德、下易州、进北京,用承载历史积淀的镜头,穿起了一串活生生的清朝兴亡史,这一空间跨度为300多年,从开国皇帝努尔哈赤一直到逊帝溥仪。集录成册后,最先送到了我的案头。
用相机触摸历史,用照片解读兴衰,这是一种尝试,一种创新。
一书览遍清朝十三陵,一书诠释清朝十二帝,品它是一种回味,一种享受。
十五年一梦,梦想成真,景生成功了!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 邵华
2007年1月15日
著名清史专家阎崇年教授,把《走近清东陵》样书插架于他的“四合书屋”后,也无偿为我作了热情洋溢的序。请看下集。
邵华将军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50年代初从苏联带回一架照相机,工作之余边拍照边冲洗胶卷,出版了人物专集、舞台摄影、革命遗址、风光风情等摄影专集,经常在人民日报、解放军画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

作者简介:高景生,爱好摄影,河北省唐山遵化市宣传干部,为搞好内外宣传付出了毕生精力。

朗诵简介:马大姐(马秀春)河北唐山人,热爱生活,真诚善良。喜欢读书丶写作,爱好朗诵。希望用文字和声音传递真情和美好。
责任编辑:雪莲
排版制作:流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