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终于读懂了中国
——“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十周年有感
作者/李任凯
12月2日,习近平主席向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致贺信。
今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的主题为“百年变局下的中国新作为——扩大利益汇合点,构建命运共同体”。习主席在贺信中指出“读懂中国,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并提出“同各国携手努力,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的殷切期望。
自2013年起,“读懂中国”国际会议至今已走过了十个年头。十年来,“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成功架起中外沟通之桥,已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发展战略最具影响力的平台之一。
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包括一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其他政策措施处理办法。热爱和平的中国和中国人民极力促进和平发展,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和冲突,绝不持强凌弱、以大欺小,但往往给人以“软弱可欺”的印象,因此,美国不顾中国的再三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企图把战火烧到中国边境,在党中央毛泽东主席的英明决定下,“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后来对越自卫反击战、对印自卫反击战,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让自以为是的破坏和平、惹是生非的国家知道了大义所在,知道了中国和平外交的诚意。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1)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二是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国家自立于世界、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条件。在对外关系中,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就是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2)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在涉及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问题上,决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独立自主的处理对内对外事务,决不允许别国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国主权,干涉我国内政;不依附于任何大国,不同任何大国或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联合一国反对另一国家;根据国际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尊重别国人民的选择等等。这些都是坚持独立自主的表现。 (3)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这五相原则是,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中国历来主张“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
在致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的贺信中,习主席再次向世界宣示中国主张——
“中国的前途命运和人类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我们坚定不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动力、新机遇。”
“中国期待同各国携手努力,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
世界形势在变,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变。“绝不走国强必霸的道路”“积极推进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最近的巴以冲突,让世界各国更加知道了和平的可贵,更加认识到中国以前主张的“最大的人权是生存权”这一普遍道理,更加知道团结起来去争取和平的前景、发展的机会。
2013年,首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北京举行。2019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永久落址广州。从“读懂中国”到“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从“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世界百年变局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到“百年变局下的中国新作为——扩大利益汇合点,构建命运共同体”,“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的主题日渐丰富、不断变化,宗旨是让外国朋友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也让中国人读懂世界。

作者简介
李任凯,男,侗族,贵州凯里人,硕士研究生。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中国文化志愿者协会、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原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