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去冬来,又到一年叶黄时。傍晚,我慢步在公园。华灯初上,树影婆娑,金色的银杏叶在灯光下耀眼夺目,犹如梦幻一般。忽地,我的脑海里出现新疆哈密石油基地的情景:高耸挺拔的白杨林带,一条条宽阔的道路,一座座现代化的建筑,充满欢歌笑语的校园。啊,校园,青春盎然的校园,我魂牵梦萦的校园, 现在一定更美吧!今晚就让我乘着灿烂星光,飞回亲切的故里,看那校园里的垂柳依依,看那沙枣树上硕果累累。 二十多年前的往事,就像电影胶片的一帧帧画面浮现在眼前。
2000年8月,我离开了工作十八年的家乡淮阴,踏上开往新疆哈密的列车。飞驰的列车一路向西,一片片的庄稼、果园,树林,山峦,依山傍水的小村落,从眼前匆匆掠过。过了兰州,向西,再向西。扑入视野的是荒山野岭,沙漠戈壁。我内心唱起:“从来不怨命运之错,不怕旅途多坎坷,向着那梦中的地方去……”不禁憧憬未来,新学校,新同事,新学生将会是什么样子呢?
走进哈密石油二中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两座现代化的教学楼。教学楼后边是一座功能齐全的风雨操场。校园内外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灌木丛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这真是一个学习的好地方!
新学年开始了,我的工作是担任初三(7)、(8)班英语教学。教务处吴世芳副主任递给我教辅用书,年级组长高秀芳老师指挥六名男生为我抬来办公桌椅。我们的办公室在二楼,紧邻教室。办公室较小,只有三名教师。其它两位分别是来自四川的张颖老师与来自湖南的侯树德老师。初三年级英语组还有办公室主任程巾老师与政教处主任尚青老师。我们分享各自家乡的教学情况,分析教情、学情。在学校英语组组长肖玉华老师指导下,备教材,备学生。我们是团结的集体,是和谐的集体。
教室一走,精神抖擞。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我走上讲台。面对一张张纯真的笑脸,一双双求知的眼神,我深知自己的责任。有带出十六届初三的经验,有在国外练习英语口语的经历,定能再创佳绩。
晨曦初露,最先走进校园。中午在学校旁边的三区食堂吃饭后,迅疾返回校园。夜色茫茫,踏上回石油一中宿舍楼的道路。工作紧张而又快乐。谭再烈校长的话语温暖心房,“进了二中的门,就是二中的人。学校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感情留人。”学生文明礼貌,校园里随处可闻:“老师早!”“老师好!”“老师再见!”犹如真正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亲切、温馨。
孟博向我走来,他从书包里拿出一份试卷递给我。那是我给他布置的额外作业。他,课堂上聚精会神,勤于思考。作业认真,书写工整。
方圆向我走来,他抱着全班学生的练习册,告诉我作业已收
齐。并说周末陪我去家访,首先去岳钦鹏与周斌家。 闫杰向我走来,他说,父母对他要求严格,期望值高。自己感到学习有压力,怎样才能学好英语,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王玮向我走来,他朝气满满,肩挎黑色书包,手中拿着记忆单词的小本,让我检查他的单词拼写。
课间。(8)班的几名女生走进办公室,面带不悦。她们说,我对学生要求太严,批评太多。以前的老师都是哄着她们学,时常买糖果给他们吃。我表示对她们缺少了解,不够耐心,耐心是成功的基石,作为教师更应有耐心。同时也说,初三不比以前,应该有所改变。相信她们会克服困难,赶上先进同学。她们开心离去。
教务处赵文主任来到办公室,他微笑着转达家长们对我教学情况的反馈,课堂节奏快,学生跟不上;英语发音标准,但普通话不标准。这时我想起一堂课上让学生打开报纸,姚博文大声叫道:“啊?包子呀!”全班哄堂大笑。改变,必须改变!向教师们学习,向同学们学习!
早读。(7)班教室里,灯火通明。学生们先是跟录音读,然后跟同学读,由李贤、高怡、田婧、梁建勇、谢进宝领读。大家精力充沛,热情洋溢。接下来是各自记忆单词,背诵课文。最后是集体背诵课文。在侯帅、孟博、郭玮、闫杰、程明亮、万润航等同学引领下,学生劲头十足,声音宏亮。三楼的八年级教师派学生过来请求音量适中一点。
课堂。(8)班教室。听力训练。白珊珊与余大鹏上黑板,两人站在黑板的两个边角,侧着身,以防对方看到答案。全班鸦雀无声,全神贯注。最后两人得分相同。有一道短文理解,全班没有人做对。而在(7)班训练时,李强一人做对了,我有点惊讶。课后他告诉我,他十分喜爱听英文歌曲,家里英文歌曲磁带有二十八盘。
学校语音室。郭耿强、任炯清、王玮帮助我调试好设备,学生们对电脑的操作十分熟练,大部分学生家中都有电脑。我经常播放英文原版电影片段以及英文歌曲,讲解一些词句。也会在日常教学中引入经典例句,如:“外国语是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阔视野。
教室。晚自习快要结束时,有学生让我给大家讲在卡塔尔多哈工作的事情,我以亲身经历鼓励同学们学好英语。志存高远,奋勇争先,将来为国家的建设多做贡献。
办公室。(8)班白珊珊、闫梅、谭镇美、肖玉兰等同学谈论我办公桌台板下的照片,夸赞照片上的年轻人太帅了。我告诉她们那都是江苏学生,现在在大学读书。有南航的,有石油大学的,还有山东财政学院的。她们问是否有清、北的学生,我立即回答,有啊!将来就是你们几个,她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师者,德为先。面对中考的压力,我调整学生的心态,关注学生的思想。从小事上鼓励,从点滴中引导,从欣赏的角度面对每一位学生。课堂充满笑声,充满乐观,充满自信。难忘郭玮、
闫杰、王玮课前课后抢着拿课本与录音机,难忘郭耿强时常从背后用双手蒙住我的眼睛,难忘孟博在班级管理方面对我的热情相助,难忘方圆、侯帅、王玮在周末到我宿舍帮我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学校操场,男生在打篮球,女生呐喊助威。石油基地的学生非常喜爱体有运动,学生们上学时都带着篮球。孟博、侯帅、闫杰、程明亮、李志康、贺志鹏等经常活跃在篮球场上。受学生们的影响,我也与王玮、韩立武、周斌等同学打起乒乓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技术有所恢复。
风雨操场,体育组三位老师在打乒乓球。我观看一会后,提出与他们打一局,他们感到惊讶。年轻的老师先上,他输了。接着另一位老师也输了。赵约剑组长说:“我来!”他站在球桌前一动不动,一只手插在裤兜里。太厉害了,一局下来,我仅得了六分。
校长室。谭校长询问我的工作、生活情况。末了,他提出与我打乒乓球。校长横握拍,抽球凶猛:我直握拍,防守严密。他提出建议,以后课外活动时间就与他打球。
办公室。孟博、闫杰与一位陌生的学生走到我面前。孟博说:“这是八年级的冯骞,我们打篮球比赛,他做裁判。他的学习好着呢。”我看着冯骞,点了点头。接着冯骞说:“很快要到艺术周了,我们准备演一个英文小品,想请老师写一个剧本。”我与他用英语简短对话,他反应灵敏,口语流畅。几天后,我把写好的剧本递给他时,他十分激动,表示一定认真排练,演出时请我观看。
阶梯教室,年级组长高秀芳老师主持召开月考总结会。学生代表白珊珊发言后互动环节,有学生说:“白珊珊同学,每次考试你都是第一名,假如下次考试我超过了你,那你有什么感想呢?”白珊珊立即回答:“首先祝贺你取得优异的成绩,说明你下的功夫比我深。我也会更加努力,争取以后再超过你!”台下,掌声雷动。
在学生们郎朗的读书声中,在学生们跑操的口号声中,在学生们哼唱《冷酷到底》的歌声中,送走霜雪扑面的秋冬,送走时有沙尘的春天,迎来即将毕业的夏季。最后一次的模拟考试后,在两个班一百名学生的答题卡上,我都写下了祝福语。
中考结束后,学生们纷纷在我的笔记本上签名留念,送我照片。王玮与闫杰还分别送我一张卡片,上面写的话令我动容。白珊珊把自己用过的英语竞赛辅导用书送给我,我也把一本英语写作辞典送给她。
一天黄昏,王玮、闫杰与我一同到石油基地的最西边,我们站在白杨林带前面的杏子树下,遥望远处天山的轮廓,谈论着未来……
七年以后的一天下午,郭玮突然出现在我的办公室,我们彼此都很激动。他告诉我,他一直把那张我签过名的答题卡贴在自己的床头,现在大学毕业了,把这张答题卡送给我,希望能唤起
我对那段生活的美好回忆…… 一个东海之滨的教者就这样与大漠之边的学生结下了一生的情怀。事业因付出而辉煌,生命又因辉煌而多彩。巍巍天山,英雄吐哈。石油人的子女是我教学秋山中的又一片枫林。
夜已深,月西沉,星闪亮。歌声在我耳畔响起:“啊,星光灿烂,伴我独行,给我光明。啊,星光引路,风之语,轻轻听……”
注定,今夜无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