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居读书笔记
沈学印
【0193】教 师(B)
教师,是中国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和发展者。
教师,应具备最起码的素质:即政治进步,信念坚定,理想远大,目标明确,情操高尚,忠诚事业,做人正义,坚持真理,求真务实,朴实节俭,团结同仁,关爱同学,业务精湛,理论丰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虚心好学,不耻下问,谨慎处事,大处着眼,以身作则,表里如一。
在教师的身上决不允许出现这样一些现象:既不坚持求真务实,严谨治学,而是哗众取宠;不坚持厚积薄发,开拓创新,而是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不坚持遵纪守法,淡泊名利,而是投机取巧,抄袭剽窃;不坚持学术民主,相互切磋,而是互相吹捧,恶意炒作;不坚持潜心钻研,好学深思,而是简单重复,粗制滥造;不坚持以德育人,笃行身教,而是随波逐流,尊严尽去。
教师,肩负的重任和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
“传道”既是传授光明之道,理想之道,创新之道,爱国之道,守法之道,美好之道;
“授业”既是立身之业,立本之业,立德之业,立足之业;
“解惑”既是解人生之惑,生活之惑,红尘之惑,世俗之惑,精神之惑,荣辱之惑,仁爱之惑。
教师,最高境界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此为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尽管这是一个学校的校训,但它也是所有学府院校师德与师魂的精髓。它既是广大求知欲学做人的学生对人民教师的期望与要求,也是一个人民教师应具备的理想情操和必备的自身素质,以及自身所能真正体现的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薪火相传的教师教育的伟大理念。
在这一点上,邓小平同志曾经专门做过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尤为学府“门槛”较高的院校教师,更是直接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这些有着人民教师光荣称号的专家与学者理应成为时代的楷模,莘莘学子的榜样,充分发挥师德标兵的模范作用,做好典型的影响与引导。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
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说:“一定要把灵魂教育托付给那些拥有美德和真理的教师。”
希望从事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中能更多地涌现出一批像王选、孟二冬、张桂梅等这样的楷模人物,让“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阳光永远照临学生心灵的深处。
(黑龙江省伊春电视台沈学印写于2023年12月6日)

臧平立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