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华君谈写诗谈
以虚为妙。
创作诗词,尤其是传统诗词,以虚为妙。
诗词是通过客观的描写,去反映创作者主观的感情,一般由浅入深,由表面至内部,逐渐升华;如旅游观山,可写山峰挺拔,溪水潺潺,凉亭倚岩,曲径蜲蜒……,但都是如此实际描写,则是不行的,这些客观本来存在,作者不去写它,依旧存在,不因你喜欢而存在,不因你讨厌而消灭;你去写它,总代表作思想寄托的一个方面,去反映出作者的感情,这才叫虚。抒情者,想像也!
往往其虚的方面,占主导地位。
如杯子放于前面,我们合杯子只不过是手段,通过杯子去倒茶置酒,使用是目的。杯子的最有价值的地方,往往是中间空虚!
中心虚,就是给人想像连翩。不知你泡茶还是喝酒?
泡茶么,有头泡二泡……,每次茶的味道不一样,似每一层人生感悟不同。因而有茶道之说。
同样,饮酒也有酒道,是指中国传统的酒文化,包括品正、器美、令雅三块。
中国古代酒道的本质要求就是“中和”二字。对酒道的理解,就不仅是着眼于既饮而后效果,而是贯穿于酒事的自始至终。“庶民以为饮,君子以为礼”(邹阳《酒赋》还可以衍生出许多历史事件。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战败后,为了实现“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复国大略,下令鼓励人民生育,并用酒作为生育的奖品: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豚就是猪。
《史记刺客列传》云:“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沈深好书”,首次提及“酒人”。何谓“酒人”?徐广曰“饮酒之人”,即好喝酒的人。好喝酒而成习惯,常喝酒而成癖好,以酒为乐,以酒为事,无甚不可无酒,无酒不成其人,言其人必言酒,是谓“酒人。”可见,酒人是一切爱酒者的统称。
当代人有茶室,用在店铺上,企业上,家庭上,各方面都有,作沟通了解之始,都寄意于其杯子的空虚之处。
空虚,一开始看不着摸不到,渐入佳境,其作用如此之大,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虚为阴,实为阳,一阴一阳谓之道!诗单写实太死,添以虚思则活。
还比如,人体骨肉谓之实,然而忽然间失去点实的东西还能活,断手破肉亦常事,假设堵塞了虚的方面,只几秒几分钟就会死亡,如堵塞了鼻孔,如何?
天生成人必须要有实有虚,从生理延伸到心理,做事,思想,必须同样要虚实结合。这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概念,实为近,远为虚,下为实,上为虚,明为实,暗为虚,有为实,无为虚,正为实,反为虚,今天为实,明天为虚,物质是实,意识为虚……;
一首诗,启承转合之间,虚实相生之时,最后一句合,文字表达似乎结束,意思却另有所指。
老子曰,虚其心,实其腹。
虚其心,是减少人的太多的欲望,控制超越自己能力的欲望,达到了清心寡欲,才会成就充实,实其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