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前语】他说让我帮忙修改,其实我没这个胆量。与其说是没这个胆量,不如说是没有这样的学养。因为这是一个亦师亦友如兄如父的老领导:作为教学研究专家,他长期领军县教研室;作为家庭教育专家,他是市家庭教育研究会核心成员;作为文艺爱好者,他是诗词楹联学会领导骨干。
退而不休,他对教育一直怀着赤子之心。今天这篇文章,读来让人热血沸腾。学校、家庭、社会共生共荣,的确是冬天里缺一不可的“三把火”。
落后只是暂时,雄风必将重振。愿各位读者朋友,特别是教育界的朋友们,悉心领会蔺老师这篇文章中饱含的殷切期望和指出的正确方向,让我们提振士气,鼓劲加油,重回那激情燃烧的岁月,用奉献这把火点亮成功满天星。
同时,平台一如既往欢迎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洛南教育的声音。洛南是我们的洛南,教育是我们的教育,发展是我们的发展。洛南教育大家谈,有你更精彩!欢迎大家持续关注、评论、留言、点赞、转发和来稿。
《馨香盈秀》编辑部
《四月芳菲》编辑部
2023年12月3日
“洛南教育大家谈”之十
点燃三把火,为洛南教育高质量发展加热增温
文/蔺爱舍
萧军瞩我写一篇文章,谈谈洛南教育,于情于理我都得写。一方面,作为一个在教育战线摸爬滚打了44年,对洛南教育情有独钟的老教育工作者应该写;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拿着国家退休金,享受着国家养老待遇的退休人员也应该写。写些什么呢?尽管在职期间参与教育教学管理,开展教育教学实验与研究,总结了一些适合本地的方式方法,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和经验,但是,时代在发展,教育在进步,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涌现,把旧的一套搬出来,未免老调重弹。退休以后,离开单位,脱离同行,虽然也在学习,但毕竟学的不多,接受缓慢,所以,写新东西很不现实,只能是班门弄斧。再三斟酌,才有了这篇文章的题目。 在我看来,洛南教育大局稳定,主流向好。一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本届班子把教育工作作为民生大事,从领导分工,政策制定,经费倾斜,宣传导向等方面对教育工作予以支持,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态势。二是我县有深厚的文化教育底蕴和崇教尚学的优良传统。仓颉造字,伶伦造乐发生在洛南,历史上我县人才辈出,王辩、韦善俊、薛国用、黄宪之等先贤层出不穷。耕读传家、尊师重教在洛南人心目中根深蒂固。恢复高考以后一直到前几年,我县高考质量名列全市前茅,中考成绩遥遥领先,小学质量也让全市刮目相看。三是我县有一支扎根家乡乐于奉献的山区教师。通过逐年招聘、不断引进、强化培训等措施,我县教师队伍整体质量提升,以德教书、以德育人、爱岗敬业、爱岗进取的氛围比较浓厚。特别是边远小学教师,不畏条件艰苦,默默自觉奉献,事迹生动感人。四是学校的硬件设施办学条件极大改善,育人环境越来越好。小学撤校并点,初中相对集中,高中得到整合,幼儿园扩大发展。学校实验设施、电教设备、体育器材、图书资料基本满足。这些有利条件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也提供了动力源泉。 然而,近几年我县教育质量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质量下滑,有些年级有的学科名落孙山,甚至成为全市倒数第一。出于对我县教育质量的不信任,初中、高中学生外流现象十分严重,经济条件基本可以的家庭,都想方设法把子女送到西安、商州等外县市学校就读。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中高考成绩下降、优质生源外流,优质生源越是减少、中高考成绩越是不容易提升。分析其原因:是我们洛南人笨吗?不是,我们有过辉煌的历史,出了很多名人。是我县的师资质量不行了吗?不是。曾几何时,就是这些老师培养出了很多进入211和985以及清华北大等名校的才俊学子,而今,我们的老师却因教学质量滑坡弄得灰头土脸,见人抬不起头。 面对如此严峻形势,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保持发展定力,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鼓足干劲,奋起直追,负重前行。只有踔厉奋发、迎难而上,我们才能不辜负全县人民和广大学生家长的满心期待、翘首期盼;才能摆脱窘迫,走出低谷,重振洛南教育雄风;才能使我们的良心得以安抚、精神得以慰藉。以鄙人之见,必须点燃三把火,为洛南教育高质量发展造势发力、加热增温,从而使洛南教育热起来、火起来。 一要点燃学校之火。学校党支部、校委会班子成员、学校教师、学生,都要振作精神、扬眉吐气,不要被暂时的困难所吓倒,不要被一时的低迷而情绪大跌。要点烈火,不要泼凉水;要鼓舞士气,不要垂头丧气;要热起来,不要冷下来。学校班子成员要满怀信心、敢于担当;学校教师要满腔热情,自觉作为;全体学生要感恩自爱,轻装上阵。教育是百年工程、系统工程,要保持工作的延续性,继承原有的好的办学经验、管理方式、规章制度,不要瞎折腾、乱起调。要在继承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面对新时期、新任务,我们必须主动适应形势的变化,准确定位,抓住根本,坚持“立德树人、内涵发展、争创特色、提升质量”这条主线,紧扣“正三观、补短板、强弱项”这一方针,大力实施振兴教育的各项举措,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让社会认可、让人民满意。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必须遵循教育规律,从基础年级、基础学科抓起,坚决防止和纠正只抓高中、初中,不重视小学,只抓毕业年级放松中低年级,只抓考试科目轻视其它科目的问题,真正把基础打牢,把阶段衔接做好。要咬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不放松,脚踏实地,精细实施,一步一个脚印,认认真真做、实实在在抓,踏踏实实干。各级各类学校从校长到教师,要敢于和质量名校比,敢于和优势学科比,敢于与同行教学比,始终把自己的工作要求定位在追求第一上,把教育质量提升定位在追求一流上,把最终的目标定位在重铸洛南教育辉煌上。 人常说: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再好的宏伟蓝图,都要靠抓落实来实现。我们要积极主动抓落实,聚合众力抓落实,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聚焦实际问题抓落实,在抓落实上取得新实效。要培育积极主动抓落实的心态。学校班子成员必须具备令行禁止、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基本素质,不能让决策部署停留在文件上。要形成聚合众力抓落实的局面,从思想深处形成狠抓落实的凝聚力、向心力。要坚持严管厚爱,形成合力抓落实的有效机制。切实营造三级联动、三箭齐发、心齐气顺、风正劲足、求真务实的良好局面。要坚持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的韧劲。必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状态,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地办,锲而不舍、凝心聚力、不做虚功,以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真正把提高质量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要点燃家庭之火。广大家长要回望洛南教育辉煌的历史,看到洛南教育美好的明天,不要被前进的挫折改变对洛南教育主流的看法。把送出去的孩子叫回来,把不当的看法变过来,把无望的想法收回来。不要总觉得外面的月亮比本县的圆,不要以为把孩子送出去就可以考上理想大学。学校教师不能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断鼓励优秀的学生,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实现教育公平,让学生和家长感受到学校的温暖,老师的厚爱,从根本上留心留人,保住优质教育资源。 广大家长要认真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要认识到家庭教育己经由“家事”变为“国事”,在思想上、行为上都要“依法家教”。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的教育。要给孩子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唠叨;多一些倾听,少一些说教。教育孩子,老师离不开家长,家长也离不开老师。家长要多与老师沟通,掌握孩子在校情况,与老师齐心协力教育好孩子。“双减”之下,家长与老师配合得越好,孩子的教育就越成功。不要为难教师,苛刻教育,嫌弃学习成绩差的孩子。 亲其师信其道,请理解与善待每一位老师,尤其是对孩子严格的老师。他们不辞劳苦地鞭策学生,付出的时间与心血难以估量,他们值得我们的理解与尊重。请尽力配合好老师的工作。关注孩子的学习,积极参加家长会,主动与教师沟通,支持配合学校工作。这样既可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又可以和老师有更多的沟通机会,给孩子更好的教育。请担负起家校共育的责任。教育孩子,从来都是社会、学校和家庭的三位一体。老师承担学校教育的责任,家长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真正做到家校共育、目标同向。这样受益的就是孩子。引导学生懂得:在老师面前,做学生的不论走到哪里,做出了什么业绩,对老师的感激和爱戴之情永远不能改变。 一个孩子最大的幸运,莫过于既拥有恪守职责、眼中有光的老师,又拥有以身作则、永不缺位的家长。这些心态很容易影响孩子对学校和老师的看法,如果家长一直有负面情绪,孩子必然会在潜意识中抵触或排斥学校教育,在学校里不好好听课,不遵守课堂和学校纪律,甚至逃学、厌学等。因此,要按照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一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三要点燃社会之火。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个方面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只要我们勠力同心、众志成城,就没有翻不过的山、越不过的坎。 首先从决策层面讲,我们丝毫不要怀疑县委、县政府狠抓教育的信心决心,丝毫不要怀疑县委、县政府推进教育整顿改革的信心决心,丝毫不要怀疑县委、县政府重铸教育辉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其次从职能部门来讲,要政策支持,经费倾斜,配人优先,宣传加大,维持学校良好的正常生态。要避免过多拉用教师,禁止无端给教育布置工作,保证学校集中精力抓教育,保证教师专心致志搞教学。相关部门要维护学校治安和正常的教学秩序,整顿校园周边社会环境,剔除网络游戏和淫秽宣传,为学校正常教学打开绿灯、保驾护航。 第三要充分发挥关工委、家长委员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营造全社会关心教育关爱青少年成长的浓厚社会氛围。要把智慧教育、心理教育、规则教育以及生命教育相结合,助推孩子心理健康、明理知法、好学上进。要防止出现“5+2=0”的现象,使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教育者首先要摆正心态,要像温水暖柿子一样,不能急功近利,要早投入晚收获,高投入低收获,直至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第四要坚持舆论导向,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要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奖励教育上的有功之臣,让教育工作者有尊严,让广大教师有荣誉感。要关心教师的冷暖,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振兴教育,人人有责”。县委、县政府以上率下,教育系统首当其冲,社会各界义不容辞。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凝聚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汇集全县重教、兴教的强大合力,切实在全县形成“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师以执教为乐,生以成才为志”的良好局面,以浓墨重彩重写洛南教育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