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章“老黑”不黑
3、诚信是金
一
在很多人眼里,耿遵珠是个谜,他的创业之路充满传奇。
从一个普通的农民,到个体商户,再到收粮食的老板,直到今天成 为耿店新村的党委书记,耿遵珠靠的法宝就是“以诚待人,则无人不信;以诚处事,则无事不克;以诚立业,则无业不兴。”
"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用诚 实劳动获取财富。一个人可以没有财富,但不能没有诚信。”这就是耿
遵珠的人生信条。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品质,只有守住诚信的底线,才能守住做人的根本。“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耿遵珠回顾前些年从事的搞运输、销苹果、贩棉花等各种行业,之所以越干越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诚实守信。
"四个人里头,属我最小,中午最热的时候,老黑哥上去多干两小时,让我多休息一会儿。”
“驾驶室里的温度高达40度, 一桶凉水,很快就让耿遵珠喝净了。”
说起当年与耿遵珠等四人合伙开收割机的事情,耿遵涛绘声绘色。 “耿遵珠是老大哥,他叫两个年龄小的管钱管账,自己只管干活,他和耿遵涛轮流开车。"
在农村合伙买卖最难干,可耿遵珠屡屡成功,其秘诀就是"诚信"。早在八十年代耿遵珠就坚持诚信做人,跟百姓承诺的事说到做到,绝不辜负百姓的期望。
20世纪90年代初期,收粮食是一项与千家万户打交道的买卖,小到换馒头、烧饼,大到交公粮、拿学费,老百姓的生活全都系于此。耿 遵珠在市场上支起摊子,坐庄收粮食。农民老实, 一些不法商贩动起了歪脑筋,在秤上做手脚,缺斤少两,坑害老百姓。
“俺没使秤坏过良心,坑过人!”在鱼龙混杂的粮食收购市场上,耿遵珠是一股清流。
“粮食卖给耿遵珠,他当时如果没钱,过两天你来拿,等到那天他还没有钱,就是去借耿遵珠也得把钱给你。”耿传喜说。
有一次,郭堤口的村民准备进一批水泥,可算了算资金不足,就找 耿遵珠帮忙。当时耿遵珠家也没这么多钱,他便通过熟人担保赊了10吨水泥给他。半年后耿遵珠才还上这笔款。
还有一次官赵村一农民买钢筋缺钱,找到耿遵珠,他又从一商户那里帮他借了1500元钱,解决了燃眉之急。
这让"老黑"一下子成了在四里八乡家喻户晓的名人,都知道耿店 村做粮食生意的"老黑"不黑,并流传着“有困难,找‘老黑’”的佳话。
“诚信经营万客来。讲诚信守信誉,生意才能越做越大、越做越 好。”耿遵珠靠实实在在做事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行业内只要碰到耿遵珠收粮,同行都躲着他,很多干脆放弃竞争。
因为耿遵珠讲信誉,老百姓相信他,都愿意卖给他,使他以绝对的 商业信誉收购量不断增长,创造过一天收10万斤粮食的纪录,别的粮店几家加起来,也不如他收得多。
“我在这一带是名人,四里八乡都认得我,就是收粮食收的。”耿遵珠的粮食生意越做越大,“老黑”的名字也越叫越响。

二
“现在当地蔬菜市场价格这么高,咱自己买吧,不给他供菜了。”
“要不,咱就找超市要求加价。”
“咱得讲信誉,当初,咱都给超市定好的价格,怎么能说变就变呢?"
“何况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在《商之道》中就说过,‘我有利,客 无利,则客不存;我利大,客利小,则客不久;客有利,我无利,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客我利相当,则客久存,我则久利,然双赢!'”
"另外,不是有人这样阐释过‘生'就是陌生,‘意’就是满意。把 陌生的人服务到满意,就能达成‘生意’!让别人满意,我们就必须要给予对方急需的价值!做人、做事都靠谱,生意自然长长久久!只关注眼前的利益,斤斤计较自己的付出,路只会越走越窄。”
这是耿遵珠劝导个别菜农的一段对话,成就别人是心态,是境界, 是格局。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耿遵珠骨子里,就没有商人求利的锱铢必较,而是充溢着新时代农村带头人的道德良心。
2020年11月,北京一家超市招标,耿店村的尖椒中标。可2021年初短短2个月,尖椒价格暴涨,许多供货商纷纷弃标或要求加价。
耿遵珠却没有,继续保质保量地供应蔬菜。负责方主动要求补贴差 价,耿遵珠说:"这钱我不能拿!市场波动很正常,不管赔钱赚钱,执行合同,信守合同,这种信誉是耿店村的命脉,做人得讲道德良心。”
凭着过硬的产品质量,可贵的商业信誉,耿店村的蔬菜产品打入北京、济南很多大型超市。
三
"你不是说,要支持帮助我们一家发展大棚吗?"
“是啊。”
“我也想扣棚。”
"好啊,我支持你。"
“可我家兄弟四个光结婚就欠下许多账,我刚结婚,手头实在没有扣棚的钱。”
“有多少?”
"少的可怜,你得给我解决扣棚的资金问题。"
"你想扣几个蔬菜大棚?"
“扣2个。”
“好,资金的问题我给你解决。”
2006年发展大棚的时候,村民耿立财有一天晚上找到耿遵珠家里。当时虽然棚体规模小,但每个棚仍需五六千元的建设资金,在耿遵珠家 里仅仅凑够5000元的情况下,第二天他以个人的名义,为耿立财担保贷款5000元,让耿立财建设了2个蔬菜大棚。
"我没钱,买草苫子还欠人家3000多元哩。"又过了几天,耿立财领着卖草苫子的客户找到耿遵珠。
这次,耿遵珠家里真没有现金了。为此,耿遵珠让妻子在娘家东借西凑了3000多元钱,给耿立财解决了买草苫子的钱。
这年,由于在耿遵珠的帮扶下,耿立财精心管理蔬菜大棚,当年不 仅收回了成本,还挣了2万多元。从此,他的日子便一天天好了起来。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耿立财已经建起4个蔬菜大棚,年纯收入十多万元。
“我是党支部书记,在耿店村,我说出来的话,办出来的事就代表党的形象,我诚实守信,党的一级组织就有威信,就有凝聚力。”
“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前提就是诚信,这是做人之本,立业之基。我 们当干部更要以诚待人,吐口吐沫砸个坑,不能光耍嘴皮子,而要用实 际行动帮助群众、感化群众,让群众心悦诚服,我们的工作才会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村党员干部大会上耿遵珠反复强调。
四
正月初六。这天中午是耿店村绿源蔬菜种植合作社的"家宴"时间,十几年间从没间断。
临近中午,耿遵珠就将菜肴准备妥当,只等几位老伙计前来。耿遵珠谋划着待会儿和大家商量下一步合作社的发展,可紧等慢等不见来 人, 一个个电话打过去,得到的答复就像是事先商量好的一样,“忙完就过去…… ”
“看看去!”耿遵珠不等了,迈出家门找人去。
在村蔬菜包装车间,耿遵珠找到了耿传喜,他正埋头挑拣黄瓜,二 十几位来帮忙的乡亲们也忙个不停,整筐整筐的黄瓜、西红柿、辣椒等 十几种蔬菜挤满车间,等待单独包装并贴上商标和二维码,分类装进保 温箱。车间外,3辆货车等待装车。2个小时后,这批蔬菜就能成为济南客户的晚餐食材。
“济南的1200箱订单菜得在下午3点前包装完,保证2个小时内送 到客户餐桌,我们从天不亮干到现在,还没顾上喝口水呢。”抬头看到耿遵珠,耿传喜就"抱怨"开了。
“合作社给俺要700斤黄瓜、400斤茄子、600斤青椒,俺这4个棚 天天夜里摘、白天装,有几天没睡上囫囵觉了!这不,刚去棚里补摘了些黄瓜,想着完事儿就去你家喝酒呢。”
"财帛之厚,不能传三代。信誉之重,方可兴百年。不能耽误,这 些客户在咱合作社订了一年的菜,诚信比喝酒重要!"耿遵珠边说边加入了分拣的队伍,下午2点45分,1200箱订单菜才包装完成。
诚实守信不只是一句话,而是如金子一般贵重的东西。真正守信的 人不会背弃别人,而会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与这样的人相处,让 人踏实又安心;和这样的人共事,让人舒坦又放心。在耿遵珠的感召带动下,如今的耿店村诚实守信蔚然成风。
心灵悟语:财富不是第一,地位不是第一,诚信才是永远不可取代的第一。言
而有信,诚而有品,才是最贵的品质。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 家杨绛先生说过,诚实守信的人品,是一个人最硬的底牌,是一个人成 败的关键,是一个人最硬核的靠山。人品好,路才会越走越宽。清末民 初著名政治人物徐世昌也曾说过: "凡建立功业,以立品德为始基。从 来有学问而能担当大事业者,无不先从品行上立定脚跟。”做事先做人,这是古人留传下来亘古不变的大道理。

作者简介:王长新,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健康聊城》总编辑等。先后在今日中国、作家、新华、山东等出版社出版《初战告捷》《木都长歌》《第三次浪潮》等29部作品,1400多万字,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健康报、青年文学、戏剧丛刊、中国学术研究等报刊发表文学、新闻、理论等各类文章6000多篇,其中200多篇在全国及省市级获奖,登上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