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主播梅芳竹青诵读
131节
132节
133节
134节
阳光合成
刘西元长篇小说
两棵橄榄树第131节
连载131
陈学斌呷了一口茶,又说: “农场卫生所工作条件很差,卫生院几十人,窝在草棚工作,只有简单的内科、妇科、治疗室,药房打针室,刚去时还要半天劳动,摘椰子,割橡胶或干农活,海南的太阳又猛,把我晒得脱几次皮,像黑人一样。”
“那还比我好呀,我要半天下矿井挖煤,你可知道,那挖煤多危险,塌陷,瓦斯爆炸命都会搭上,我见过几次事故,太恐怖了,巴不得早点离开那个鬼地方。”申东炮打断陈学斌的话说。
“海南的飞天蚂蝗也是很恐怖的,这些专门吸血的吸血鬼,到处都是,给它粘上,你撕都撕不下,有时你从树下经过,它会突然飞下来吸住你,它的唾液能溶血,虫给你剥掉了,伤口还要流一会血,所以人们都在房子,草棚外墙都撒上一层厚厚的石灰,以防蚂蝗入侵,出门都戴着斗笠,新到的人大都会吓得一二个月睡不安稳,害怕睡着了被这怪物咬着。”
陈学斌接着说:“幸好我们的所长还较人性化一些,不很苛刻,员工们还比较自由,我现在也只是一个师级,三年前混个副所长,协助管业务。”
两人说完,李春林也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情况,大家同病相怜,不免嗟叹一番。李春林又去抽屉里拿出一本毕业文凭晃了一晃说: “你们看,连我们毕业证书都印上毛主席指示: ‘从旧学校培养的学生,多数或大多数是能够同工农兵结合的,有些人并有所发明创造,不过要在正确路线领导之下,由工农兵给他们以再教育,彻底改变旧思想。这样的知识分子,工农兵是欢迎的。’‘我们提倡知识分子到群众中去,到工厂去,到农村去,主要的是到农村去。’‘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这是皇上的旨意,大势所趋,在封建社会,皇上要砍你的头,还要你跪叫‘谢主隆恩’呢,何况只是下农村,厂矿。”
李春林把毕业文凭放回抽屉,顿了一顿又说: “不过,最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艰苦是一种磨练,也是一种财富,更是值得以后向子孙炫耀的资本,现在政策变了,日子好多了,我们正值身强力壮人生的黄金时期,不堪回首的昨天已过去,但我们可以计划明天,把握未来,不能安于现状,怎么样? 你们在那里干得开心不开心?想不想调回来?”
“我们何尝不想回来,但一家子都在那里,要调谈何容易?又不知人家肯不肯接收”陈学斌和申东炮齐声说。
李春林喝了口茶说: “有道是‘树挪死,人挪活’你们难道想把儿孙丢在那里吗?现在各医院由于文化革命十一年无高考,人才断层很明显,各单位都很需要专业技术人才,卫生局林永兴局长多次提出鼓励各单位引进搜罗专业技术人才,你们是老本科,正值年富力强的时候,肯定是到处受欢迎的,我后天要去卫生局办事,要不一起去找林局长要求看看?”李春林说道。
“好呀,我们早就想调回家乡工作了, 后天你带路吧,若能调回来,以后少不了请你吃饭喝酒。”陈学斌和申东炮高兴地齐声说。
“那后天早上七点的班车,我在上芝给你们买票,你们在前洋,成丰上车便可。”李春林把时间再说了一下。
这时,张怡静带着宏坚,淑娟进来,李春林礼貌地向客人介绍一番,也把客人逐一介绍给张怡静, 其实张怡静也认识申东炮,张怡静读卫校时,申东炮还向张怡静求过爱,张怡静见他油嘴滑舌,信口雌黄,觉得此人太轻浮,不牢靠,婉言拒绝了他,这件事张怡静在结婚后告诉了李春林。
李春林教两兄妹叫过伯伯,阿姨,宏坚、淑娟齐声甜甜地叫: “伯伯好,阿姨好!”
江珊和王曼曼齐声说: “好乖,你们几岁了?”
“我今年四岁,我哥哥十岁。”淑娟抢先回答说。这小妞胆子比哥哥大。
待续
刘西元长篇小说
两棵橄榄树第132节
连载132
王曼曼拉过宏坚,摸着宏坚略卷黑发的圆头说: “宏坚,我这次回来听人说,你的童谣念得很好听,好不好念给阿姨听呀。”
李宏坚胆怯地望了妈妈一眼,好像是征求妈妈的意见,张怡静微笑着向他点点头说: “你就念‘火南(萤)虫’给伯伯阿姨听吧。”
见妈妈同意,李宏坚站直身腰,用那稚嫩的客家童音大声地念道: “火南(萤)虫,唧唧红;夜夜点灯笼;灯笼光,照四方;四方暗,跌落坎;坎下捡枚(支)针,送观音;观音娘,跌落塘;塘无鲩,走上山;山无路,走上树;树无哇(丫),跌落缸子下;缸子漏,交(换)黄豆;黄豆香,交(换)南羌;南羌辣, 交(换)齐嚓(一种昆虫):齐嚓臭,交(换)老酒;老酒严, 交(换)铁钳;铁钳吱吱西(响),阿妈今年照(生)阿弟; 阿弟面圆圆,阿爸今年赚大钱;有钱好读书,不用走到目乌乌;读书能知理,有了工作好吃国家米;做先生,做同志;爸爸笑,妈妈喜,过好日子谢天地,谢天地!”李宏坚越念越快,念完礼貌地向众人一躬。
“好聪明的小宏坚”,大家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
“这是妈妈教的,我也会呢,妈妈还教我们好多唐诗呢。”淑娟见大家夸哥哥,不甘示弱地说。
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这黄毛丫头胆子真大,又有很强的表现欲。
“那你背二首唐诗给我们听好不好呀?”王曼曼逗她了。
“好呀,那我念了”,李淑娟也不看爸妈一眼,随口大声地念道: “《夜宿山寺》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尽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相思》......。”
“好了,好了,淑娟,伯伯阿姨知道了,别再念了,已经十一点四十分了,伯伯阿姨肚饿了,等大家吃饱了,你们再来唱一条歌给伯伯阿姨听吧。”张怡静打断女儿的话,对大家说: “你不叫停,她会把懂得的二十多首诗一口气背完的。”
江珊揽过小淑娟,摸着她圆圆的像红柿子一样的小脸蛋说:“好可爱,好聪明的妹子,将来一定有出息。”
王曼曼也拉过小宏坚说:“这哥哥长得虎头虎脑,既漂亮又聪明,将来必定大有作为。”
李春林说:“多谢各位厚爱,也别过奖了, 过奖了他(她)们会飘飘然的。”
看看时间不早,张怡静说:“难得你们回来一趟,大家十几年才有缘聚会一下,中午我们请你到饮食店尝尝家乡味道,我已打电去先联系留席了。”
“嫂子,恭敬不如从命,你不说,我们中午也要赖在这里喝口酒哩。”申东炮毫不客气地说。
今天不是圩日,街上来往车辆和行人不很多,道路两旁都是店铺,由于市场经济的调节,使这二省三县的边陲重镇日益活跃繁荣,三角街周围通宵夜市炊烟袅袅,百货大楼旁的肉菜、海味应有尽有,竹莆头的木材市场有川流不息的车辆,明的暗的棋牌室的彻夜灯光,日夜营业的电影院、录相厅传出醉人的乐曲,使这个山乡圩市赢得“小香港”美名。
大家边走边聊, 一会儿来到三角街的“大虎食店”,老板娘香姐虽是四十多岁的半老徐娘,但衣着入时,风韵犹存,白皙的皮肤,皎好的脸容给人觉得一种愉悦感觉,一见李春林,笑着迎了出来: “啊,李院长,你们来了,快上搂,怡静姐打电来后,东西早给你们准备好了。”
待续
刘西元长篇小说
两棵橄榄树第133节
连载133
香姐把大家领入二楼的小包间,碗筷杯已摆好,桌上放着两包过滤嘴三五烟,一瓶客家糯米酒,两小碟炒花生米,两小碟卤蒜头,一旁还放着六支铁罐健力宝,健力宝是当时最热销的饮料。
店里已坐满五桌客人,看来这店生意挺好。
“李院长,你们喜欢喝什么茶?”香姐问。
“我们是十几年未见面的同学聚会,当然要把你藏的最好的茶拿出来啊。”李春林是常客,自然不客气了。
“我这里有碧螺春,大红袍,铁观音,绿茶,白叶单丛,大心寄兰,小心寄兰。”香姐如数家珍地介绍道。
接着她又说: “我看,李院长,你患有十二指肠溃疡,胃不好,还是喝凤凰乌岽茶好,水仙类的茶喝了不胀气.还可助消化,不伤胃。”
“好吧,你安排吧。”李春林说。
老板娘手脚麻利地冲上茶,把六个杯都斟八分满,招呼说: “大家请喝茶吧,这些碗筷,我特地用开水煮过,大家放心使用吧!”
这时张怡静安顿完母亲和小孩的午饭才进来,老板娘忙打招呼: “怡静姐,阿山送去的东西够不够吃呀,不够时,我叫他再送一些去。为什么不叫他(她)们一起来吃呀。”
“谢谢你,香姐, 够他(她)们吃了,我那对捣蛋,只要有一支健力宝,一碗炒面,三二粒牛肉丸就心满意足了,春林的老同学相聚,不给他(她)们来,大家好说话,怎么不见大虎哥?”张怡静问道。
“他出去办货了,一会就来,他说还要来给你们敬酒呢。”香姐回答道。
“你们先喝茶,喝饮料吧,我去安排上菜。”香姐边说边走出门。
“这间店是夫妻店,生意很好,除了口味不错外,服务态度也很好,经常是六席全满,他(她)们开了十几年赚了不少钱。”
“可不是吗?你看那老板娘简直象《沙家浜》的阿庆嫂一样,热情周到, 八面玲珑,能说会道,句句养耳,模样又好,是男人都会心甘情愿闭上眼睛让她温柔地宰一刀,自然是财源滚滚了。”申东炮赞美地说,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就你不正经,见到女人就眼睛发直,嘴流口水。”王曼曼瞪了老公一眼,狠狠地踹了一脚骂道。
“真是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才子不风流啊? 男人只要风流下不流,就无伤大雅。”李春林笑着打趣说。他们是老同学加老乡,1967年文化革命大串联时,两人还在申东炮的广州医学院住过一个月互相交流“革命经验”,说说笑笑是常事。
很快,香姐和阿山把菜陆续端上来了,白切鹅肉一大盘,八角卤猪耳一盘,黄豆干炒韭菜一盘,蒜油空心菜一盘,盐水菜心一盘,生粄一大盘,炒米粉一盘,鹅血粉肠汤一大盆,摆满一桌。这里最有特色的是生粄和米粉了。且说这生粄是老早糙米做的,先磨成米浆,再蒸成薄薄的一张张,折卷后切成一块块,蘸着卤油吃,又爽又滑,包你吃一次就回味无穷,一生难忘。茂芝有很多家庭作坊能做米粉,它也需用专用米,加上当地的水质好,做出的米粉又柔又韧,任你怎么煎煮都不会断碎变糊, 因此畅销各地,也是人们送礼的佳品。
大家都是老乡,不讲客气,先把生粄鹅肉吃了一些垫底,李春林举起酒杯说: “各位,大家毕业后奔波十几年才难得一聚,我先敬大家一杯,祝大家合家平安,事业猛进!”一仰脖子,半杯糯米酒下肚。
怡静和江珊只喝一点表示,其它三人也是一口见底。
待续
刘西元长篇小说
两棵橄榄树第134节
连载134
申东炮拿过酒瓶,把四个人的酒杯斟满,又给张怡静,张珊两人添了一点,和王曼曼举起杯说: “来,我们夫妻借花献佛,敬各位一杯。”两人像喝水一样直下喉咙,杯中一滴不剩。好酒量,真是天生一对,地造一双,李春林和陈学斌心中暗暗地赞叹。好在是一両的酒杯,这30度左右的糯米酒,李春林三両以下还是可以应付的。
李春林, 张怡静两人举起杯,只喝了半杯就放下。
“不成.不成,你们不够朋友,得干,今天应一醉方休。”申东炮抢过两人酒杯,送到两人唇边。”
“你夫妇能力大,能干又能干,理应多喝,我不胜酒力,平时都不敢喝的,陪半杯已是大胆了。”陈学斌推却说。这个斌兄酒量也只是略能应付,李春林想。
“学斌真的不会喝酒,这几天感冒才好些,今天能陪半杯,已是尽力了。”江珊为老公开脱。
“春林一喝酒面红头晕,平时滴酒不沾,说怕有病人来找,会误事。”张怡静也帮腔了。
“酒是谷中精,越喝越年轻。来,我一个女流,敬敬你这两个男子汉。”王曼曼再倒上八分酒,轻轻一笑,嘴角边露出两个浅浅的迷人的酒窝,这个湘妹子向臭男人挑战了。
“好,能伤身体,不伤感情,舍命陪美女吧。”李春林举起杯,爽快地把半杯酒喝完,男士最怕被女人看扁。
陈学斌还想推却,江珊接过酒杯说: “学斌身体不佳,这杯酒我代了吧。”一咕噜,倒转酒杯让大家验收,这个驼江妹为心爱的人,很有献身精神,李春林心中不免暗暗地赞叹一番。其实江珊是真人不露相,这样的酒,斤把下肚,她眼都不眨一下,她是鸵江市人,中师毕业后分配海南先锋农场小学当老师,有一次学校年终聚餐喝五粮液,五六个男酒徒老师想轮流干她,结果被她斗得个个频频上卫生间,最后只好投降服输,从此人们都称她为“女酒仙”。
实际上,女人的酒量差异很大,不会喝的,一口就面红心跳,会喝酒的比男人还牛。
江珊抓过酒瓶,把她自已和王曼曼、张怡静的杯也倒满,举起来说: “来,我们姐妹有缘在此相聚,我也斗胆借花献佛敬敬姐妹,我先干为敬吧。”举手之间己露杯底。王曼曼也应声而下,张怡静为难地说: “我确实喝不下酒,这样吧,照顾我年龄比你们大一二岁,我用健力宝代替吧。”说着就伸手去拿健力宝。
“不准,不准,起码叫老公代喝。”王曼曼推开张怡静的手说。
这个当护士长的辣妹子确实辛辣,好像存心要看春林笑话似的,难怪有人说: “男人无功不受赏,女人不泼不辣不当护士长。”
李春林正要举杯喝酒,老板大虎和香姐拿着酒瓶和酒杯进来了, “李院长,祝贺你们老同学聚会,我这是专浸的龟鹿酒,请各位喝一杯,祝各位心想事成,工作顺利。”香姐把桌上五个空杯倒上酒,再把大虎和自己的杯也倒上了酒,大家站起来来,李春林说: “祝虎哥生意兴隆,财源滚滚。”大家随意喝了酒。
香姐说: “饭菜如不合胃口,大家请提,我可更换。”
“合胃口,合胃口,比广州的大酒楼还好吃,真是‘美不美,家乡水;爱不爱,家乡菜’我们今天真有好口福。”申东炮伸出大拇指赞口不绝。
大虎夫妻俩说声: “你们请慢慢吃,我还有熟客要招待。”拿着酒瓶酒杯出门去了,凡较有身份的熟客,大虎都会去敬一杯。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