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归来话香港
吴震启
2023年冬

其一
曾经世眼看繁华,
孰解流云最恋家?
骇浪惊涛归淡定,
悠然若似紫荆花。

其二
流光似水逝难降,
雁过长空别北窗。
小万诗斋来做客,
今宵梦枕是香江。

其三
龙传万代是华人,
血乳交融骨肉亲。
文艺亦关家国事,
复兴同望梦成真。

其四
同堂溢彩聚时贤,
再访香江信有缘
忝列其中当顾问,
从今快马更加鞭。

其五
历尽沧桑好运来,
曾经月影几徘徊?
炎黄血脉流千载
骨肉相连港澳台。

其六
天高可任白云铺,
地阔能成大画图。
浊浪排空焉蔽日,
东方古国灿明珠。

其七
天高自古任云行,
地阔从来万物生。
国运因何新运转?
文同日月合光明。

其八
老友重逢共品茶,
香江侧畔话桑麻。
壶中可把炎凉煮,
道义相交是一家。

其九
醉倒青山月泊舟,
星灯似火灿云楼。
今朝共饮香江水,
可洗诗中万古愁。

其十
赴港前一日致李优良
11月25日夜
诗书足可证沧桑,
猛忆君邀赴洛阳。
久隐斋中无世事,
香江巧遇李优良。

其十一
国泰航空CX345赴港机中
11月26日晨7:30
云行碧落有多难?
历尽沧桑岂畏寒。
自古民安能国泰,
从来国泰可民安

其十二
离港忽得回文妙联
11月28日午
泰山泰久泰山泰,
香港香长香港香。
利景酒店211房
29日零点10分改于小万诗斋灯下

其十三
友邀登太平山
11月28日下午
登高远望梦成真,
半是凡胎半是神。
华夏域中华夏港,
太平山下太平人。

吳震启艺术简介
吴震启,1952年生,汉族。笔名永昊,通心堂主人,祖籍江苏,流转山东,生于河北。
现专兼职: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吳震启艺术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联文艺创作扶持项目评审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中国书协书法行业建设委员会志愿服务工作部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理事、中国诗歌学会理事、《诗刊》子曰诗社顾问,《中华辞赋》编委。中国友联画院副秘书长。民族名家书画院副院长。北京文化学院客座教授。
原专兼职:
中国文联办公厅秘书、机关党委常委。中国书协党总支书记。中国书协办公室主任、展览部主任。中国书协四、五、六届理事。教育委员会秘书长。楷书委员会秘书长、副主任。历任中国书协评委、秘书长、副主任。
荣誉获得:
中国文学艺术界全国代表大会第七、八届代表,十一届特邀嘉宾。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代表大会第八、九届代表。先后被省、市、县授予自学成才标兵、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读书自学积极分子。被中央直属工委两次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先后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06年被《当代中国》推举为 “当代中国十大杰出人物”。2009年被中国互联网大会评选为“中国十大精英博客”。2016年荣获联合国华人榜人文奖。
2017年荣获“中国发展改革领军人物”。
主要成果:
1995年自诗自书《通心堂万米诗墨手卷》被列为吉尼斯世界纪录。
2010年应台北市政府邀请担纲《动势》音乐会(诗词原创、现场朗诵、悬臂书写)主演。同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和古琴演奏大师龚一赴台湾与台北市立国乐团在中山堂中正厅联袂演出,获得极大成功,两岸引起反响。
2010年,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设立“吴震启艺术专项基金”。
展演出版:
中国美术馆举办“吴震启奥运诗书展”。数十次参加海峡两岸十人展、中韩建交展、中日自作诗书展和国内各种重大展览。阖闾城遗址博物馆专设“吴震启诗词书法艺术作品陈列馆”。(余略)
《中国书法大典—当代书法名家作品集》、《中国美术馆当代名家系列作品集-书法卷》、《震启诗书奥运情》、《中国书法增刊》、《当代中国楷书名家作品集》、《在网一方》、《中国友联画院美术书法精品汇编》、主编《历代名碑名帖集字丛书》、《中国书画》全年连载、《诗刊》全年连载。(余略)
报刊发表:
原创诗书作品上千件先后刊载于《诗刊》、《当代中国》、《人民中国》、《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澳门日报》、《华侨报》、《人民画报》、《中国书画》、《人民文学》、《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华儿女》、《文艺报》、《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报》、《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国艺术报》等。(余略)
电视专题:
中央电视台录制《吴震启和他的通心堂万米诗墨手卷》、《震启诗书奥运情》等书法专题、北京电视台录制《纸上长征》、承德电视台多次录制《家乡人》、《天南地北隆化人》、山东卫视《收藏天下-走进吴震启艺术世界》、中国国际电台录制《茶无界》、中国教育台多次录制吴震启谈茶文化。(余略)
讲学授课:
先后应邀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解放军总政诗词创作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政法大学、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文化学院、河北燕赵大讲堂、秦皇岛港务局、承德医学院、吉林松原市、辽宁沈阳、山东青岛芭东小镇等讲授人生哲学、传统文化、诗意人生、幸福人生、诗歌鉴赏与创作、书法鉴赏与创作。(余略)
诗歌创作:
六十年来,创作诗歌总量积至万首。出现两大创作高峰期:1988年创作280余首。2008至2016年创作4500余首。2009年参加中国首届博客大赛进入十大名博以来,每天原创一诗一书日课至今,引起较大社会反响。
应中央电视台之邀,为1999年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专题片创作主题歌《花与情》;应吴忠市市长邀请,为吴忠市创作市歌《黄河最恋是吴忠》,已谱曲传唱;为中小学生书法节创作《我们是希望的星群》;应邀为中央电视台二集电视剧《奶妈》创作主题歌《飘不走的是那童谣》;(余略)
收藏陈列:
诗书原创作品,先后被中国美术馆、中南海、中国文字博物馆、人民大会堂、北戴河、中央办公厅、广州美术馆、石鼓阁、广交会、中国广电总局规划院、国防科工局、解放军305医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央电视台新址和中外国家领导人、社会名流及相关人士收藏。(余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