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漫游记/姜炳明
(四)两座古城的难忘今昔
意大利曾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这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唤醒和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使欧洲进入蓬勃发展的历史最好时期。这一场影响欧洲和世界命运的思想运动,产生了众多伟大的科学家和艺术家,留下了众多艺术珍品和发展遗址,成为今人学习研究和凭吊的宝贵遗产。意大利游必去两大古城。
一是佛罗伦萨。佛罗伦萨被认为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诞生地,市中心区至今保留着古罗马时期的建筑格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佛罗伦萨有四十多家美术馆和博物馆,有闻名世界的敎堂和城市广场。市政广场是必游的,那里简直就是一座露天雕塑博物馆,闻名于世的雕像大卫就矗立在市政厅大门一侧,(这是复制品,真品保存在美术院博物馆)。广场上还有众多大理石雕像和铜像,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有的优美自然,有的威武雄壮,表示着一个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彰显着一位又一位神的化身。佛罗伦萨的圣母百花大敎堂被认为是世界第三大天主教堂。它的独特之处是墙体用绿、白、红三色天然大理石镶嵌而成,在太阳照射下闪闪发光,更加雄伟壮观。佛罗伦萨的街道呈棋盘式,东西南北很直,但很窄,六七米宽。路面铺着小块青石,象用水冲洗过一样,非常干净,走在路上,鞋底想沾点土都困难。街道两侧的楼房大都三四层,几乎沒有高层。建筑风格多彩多样,墙壁上或有彩绘璧画,或有各式雕像,有的鎏金装饰,还有的保留着先辈遗留下的商业铜质幌子。慢悠悠地走在街上让人目不暇接。在这样窄狭的街道上运行着公交车和各种车辆,行人都自觉地在两侧走。要是过马路,机动车都很礼貌的停下避让。
另一座古城就是举世闻名的水城——威尼斯。威尼斯号称“水上之都”,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一百一十七条主要交通水道,一千多条小水巷纵横交叉分布在市区。从空中鸟瞰,整个城市宛若一条鲸鱼。上帝的最后一滴眼泪流在威尼斯,使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海平面与地平面只相差0、48米,使威尼斯成为
亚得里亚海的一颗璀璨明珠,成为令人向往的世界文化遗产。
威尼斯的建筑、雕塑、绘画、歌剧等在世界上有重要的影响和地位。登船上岸,首先游览久负盛名的圣马可广场,广场上的钟楼是全城最高的建筑,传说伽利略第一架望远镜就诞生于钟楼之上。在去圣马可的路上,经过著名的“叹息桥”。“叹息桥”的左侧是金壁辉煌的皇宫,右侧是不见天日的死囚牢。经市政厅判决死刑或重刑的罪犯,经过全封闭的留有二个小窗的桥,最后一次望望天空,和桥下坐在船上等候的亲人进行诀别,叹息一声,而进入另一个世界。当地民间传说,热恋的情人到桥下去热吻,结婚后可以天长地久。威尼斯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船,“贡多拉”小船是贵族和有钱人乘坐的。“贡多拉”小船是黑色的,船头船尾尖尖翘起,非常漂亮,可以穿行在狭窄的水道小巷。水巷两侧是造型各异的古建筑,展示了这座水都的昔日辉煌。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威尼斯曾经成为欧洲最大的贸易中心,现在仍是重要的旅游和工业城市。
坐着游艇徜游在黄金水道上,品赏着两岸鳞次栉比的古建筑,仿佛聆听着历史上那些著名的艺术家文学家留下的美妙音乐,回首寻觅着他们留下的足迹,如同观赏一幅古建筑和古文化的历史画卷。
时间过得太快了,几个小时,穿越了二千余年的时光,游兴未尽,思潮起伏。再见了,古老的佛罗伦萨!再见了,美丽的威尼斯!
作者简介:姜炳明 男 汉族 1951年出生,务过农,做过工,当过兵,沧州市住建局退休干部。喜欢看书交友,喜欢旅游,偶尔写点小文章和打油诗。
朗读者简介:
王立云:女,汉族。喜欢读书、朗诵,爱好书法。热爱生活,赋予文字生命和活力,用爱的声音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