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 权
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按照王刺史的理解:不接受他人的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洁。我认为,这是略显片面的。廉洁不应单纯的指收受财物,还应包括不动用公权为自己和他人谋取私利。
我读初中的时候,学校距离家有七八里地,由于学校床位有限,我和周围的几个小伙伴每天晚自习后,一起骑自行走夜路回家。乡村的公路,坑坑洼洼,而且到处都是用来灌溉的水塘。在没有月亮的夜晚,更是漆黑一片,在夜色中骑车赶路很不安全。
那时候,二伯在镇上的财政所工作,镇政府的大院在学校东边几百米。一个周末的下午,父亲带着我来到二伯家,便开门见山的提出,希望能让我住到镇政府的大院中。那会儿,二伯是镇里财政所的所长,这种事情对于一般人来讲,不过一件小事罢了,但二伯是出了名的铁面无私。听完父亲的诉求后,二伯将目光从父亲身上移到我的脸上,他顿了一下,然后深深的吸了一口烟,缓缓的说道:“这事我不能同意。大院的宿舍是为我提供的,如果让孩子住进去,难免有人会说闲话。另外,关键我不能动用公权为家人谋取私利。我认为,可以在学校附近给孩子租一间房子,我可以帮忙寻找...”还没等二伯的话说完,父亲黑着脸拉着我扭头就走了。碰了一鼻子灰的父亲越想越不甘心,他匆匆的来到爷爷家,向爷爷倒起了苦水,诉说着二伯的种种不近人情。一向对子女要求严苛的爷爷,牵着我,怒气冲冲的赶到二伯家兴师问罪。然,终究还是能让二伯改变主意。
在学校附近的一间民房中,我和两位小伙伴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我们在民房的外面,用几块石头堆成了一个临时灶台,把从家里带来的铝锅放在灶台上煮饭。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二伯充满了敌意。每次放学回家,二伯还是一如既往的热情和我打着招呼,我却对他总是爱答不理的。但二伯好像没有发现我对他的冷漠,有好吃的零食,他还是毫不吝啬的分享给我。
我曾经以为,二伯因为长期从政,而忽略了家人的感受,甚至漠视了亲人的情感。多年以后,我才明白,二伯的铁面无私是带在骨子里的。二伯的两位子女,没有一位通过他的关系走入仕途,甚至好一点的地方国企。连自己子女的前程,他都不愿动用手中权力,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或许,有些人觉得二伯过于谨慎,甚至有些迂腐。但我认为,这才是真正共产党的干部,这才是真正一心为公的干部,这才是对“人民公仆”最好诠释。二伯用行动演绎并证明了什么是立党为公,什么是执政为民。
一旦为权力打开了偏门,便犹如打开了潘多拉之盒。爷爷不以权谋私的家训,在二伯的身上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
身居官位,要始终明白:权力是党授予的,权力是人民授予的。权力应该带有国家属性,权力应该代表人民的利益来行使。所谓廉洁,包括但不限于收受他人的财物,还应当包括侵占国家和集体资源。公车私用,公款吃喝等等,我认为都属于违反廉洁的范畴。
清正廉洁,是融入中国共产党人血脉之中的不变本色,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代代传承的红色基因。事实证明,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既是我们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制胜法宝,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能动摇的基本遵循。
参加工作以后,每次回家,二伯总会邀我去他家里吃上一顿家常饭。我知道,他只是想和见见我,然后和我聊聊天罢了。夏日,在小区的院落中,二伯与我畅聊着,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二伯很健谈,也很随和。他继承了奶奶的白净和爷爷的慈祥。不知不觉,夜色渐渐浓郁了,月亮早已高高挂在了枝头,茶桌上的烟盒已经空了,茶壶里的水也已见底。二伯认真的和我讲起初中住宿的事情,他说:“孩子,当时我的内心非常纠结。我和你父亲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我们从小一起长大,感情很深。一边是手足之情,一边是公权私用,我最终没有利用权力为家人谋取私。当时看起来,或许住进镇政府的大院是一件很小的事,也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但是你别忘了,我做的每一个决定,都会有群众的眼睛看着,甚至会在圈内引起效仿。我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的赋予,我就要敢于接受群众的监督。孩子,希望你能记住,权力不是私有的,它来自于国家的托付,来自于人民的信任,只有利用好手中的权力为人民谋福祉,才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人。我这一生,做的虽然不够好,但我可以摸着良心说,我对得起信仰”。
对于这件事,我早已释然。我坚信,人生是一场修行。二伯一生清廉,早已退休的他,始终忙碌在小区的公益事业上。用他的话说:是“为社会发挥一点余热”,我知道,他是为了心中的那份信仰。
传承优良作风、涵养浩然正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作为人生的政治情操、价值选择和行为方式,保持合格二十一世纪青年应有的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为官者慎权,然后公生明,廉生威。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让我们扣好廉洁的“第一粒扣子”,守护好廉洁的“生命线”,筑牢廉洁的“安全网”,从我做起!从心做起!

作者简介:
刘 阳,山东临沭人。临沂市散文学会会员,烟台市散文学会会员。文章见于《家乡》《作家美文》《齐鲁文学》《当代诗歌地理》《中国诗歌文学精品》《北海文学》《烟台散文》《青藤文学》《临沂散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