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说明】阎纲老师因事未能参加会议,特委托助理杨琼钰出席,代为发言。
杨生博:绝句式的白话体诗人
—— 2023年11月26日在杨诗座谈会上的发言
阎 纲
![]()
![]()
诗歌是最高的艺术形式,中国的格律诗更高更严更美更动听。杨诗的艺术感觉不错,精心营造个性化的白话体诗,温情脉脉藏锋芒,而且很短。
例如他的一组短诗:
一、《延安行》:“杨家岭窑洞的地图把世界趋势标得那么清楚/我一直琢磨/小小的窑洞怎么装下风云五洲”。
二、《赵镇石鼓》:“铁皮捆缚着石鼓/鼓依然昂头挺胸/像刑场的勇士/ 死也不低头”。
三、《坑儒谷》:“这里该有一块纪念碑/ 让文化人常来这里补钙壮胆/让英雄畅开情怀/明白谁才是民族的脊梁”。
四、《历史》:“历史很痛/疤痕,正从机体中割掉/被牛吹死的人、饿死的人、整死的人/又一次,死不瞑目/自己的死,到底是关闭一场血腥/ 还是撑开了一扇窗户”“疤痕已成年轮/它是罪恶废墟上的笑容。”他的组诗《在老家过年》,共六首,“阳和阴/在人们的心里/比一和二都划得清楚/明知道过年了/但嘴巴一张/还是这害人的病毒”。
![]()
![]()
那年元旦,我与杨生博一行聚首火锅店,热气腾腾,相谈甚欢。我以为,杨诗的艺术特点在于追求古典绝句式的白话效果,很短,将艺术打击置于曲终,也就是:凭借古典诗歌仅有的四行诗句,营造杨氏的自由体诗,以期近似“深文隐蔚 ”、“余味曲包”之意蕴。他新发表的组诗《花的季节》,短短的六首,乱花迷眼,诗味里却透出冷风扑灭燃烧后的悲痛。 他也写散文,追求散文的诗化效果,让灵魂歌唱,虽未往之,但在苦苦地求索中。
杨诗精短,字数很少,虽少却好,虽好却小,不可能全都尽兴。如果从每一部诗集总体上概括话的,仍能感受到时代的气息和风貌。
![]()
![]()
谢谢大家!
向出席今天盛会的老朋友、新文友谨表歉意,幸福康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