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
行香子.读王正元博士《完美幻方构造法》有感
作者 潘泽彬
抬眼题名,天外来声。竟然是、剑走偏程。几多发现,学界惊鸣。叹理科博,文科广,百科情。
枝枝花艳,都注丹诚。君知否?日渐霜生。书山无悔,独乐驰横。赞一身趣,一身志,一身轻。

作者简介
潘泽彬,男,1948年1月出生。毕业于四川师大数学系78级,中学特级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四川省诗词协会会员。诗词作品曾先后在《中华诗词》、诗刋《子曰》、《诗词四川》、巜晚霞报》、巜紫薇诗简》、巜富顺诗词》等发表。
微信号:诗歌爱好者

点评 周明舫
这是潘泽彬老师读了王正元博士的数学专著《完美幻方构造法》后,内心受到震撼有感而作。
先看“抬眼题名,天外来声”。这一句令人顿感石破天惊。何也!“幻方构造法”,这是源自一个古老数学研究的课题。潘老师是教数学的,他知道古代有人在纸上横竖划四条线,制成一个名叫九方格的表格(也叫九宫格),分别将1一9这九个数字填入九方格的每个格子,使格子无论横向竖向和对角,三个格子的数字加起来的和,都是一样。这在当时,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一大发现。可现在王正元博士却提出“完美幻方构造法”,也就是在原来九方格子的基础上推广开去,变为N条线N个格子。即为N乘以N。且每组格子和对角线的和都相等。真是意想不到的成功!王正元博士身为清华大学材料系博士,现在还担任着中国石油科技管理部副总经理。他居然跨界研究,深入数学领域一个如此深奥如此冷僻的问题。所以是“剑走偏程”,“几多发现,学界惊鸣。王正元博士在这本数学专著中,发现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数学定理,论文在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连续发表,受到专家们的肯定和好评。这是总体对王博士的诸多发现的描写和赞扬。进而“叹理科博,文科广,百科情”。这是对上半阕的总结和抒情。王正元博士,原是富顺二中高90级毕业生,保送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毕业后又在清华读研读博。因此叹理科博(渊博、博士),文科广,王博士在文科方面也是出类拔萃之人才。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就是清华大学静安诗词社的社长。对诗词颇有研究,曾著有《飘香楼词》等。而且多年来一直担任家乡富顺诗词学会编辑和顾问。富顺西湖湖心亭,有他为富顺西湖作的《富顺西湖赋》。其赋揽三山春色,倾游子乡情,将富顺的人杰地灵,西湖的风景名胜,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其文采斐然,脍炙人口,令游人一吟到底,赞叹不已。“百科情”,指王正元博士无论在文史哲理化生等各个领域,都饱含深情,乐于探索。因而下阕便顺理成章了。请看:
“枝枝花艳,都注丹诚”。表明正元博士无论在哪个领域,都用赤诚的爱,浇灌出绚丽多姿的花蕾,散发着科学的馨香。“君知否
?日渐霜生,”这里转到了叙述和感叹:您可知正元博士因博学因探索,两鬓生霜,人未老而发先白。这是对正元博士的赞扬感叹和爱怜。然而正元博士却“书山无悔,独乐驰横”!这是潘老师深入到正元博士的内心世界的探寻,认知了王博士的宽广胸襟和高尚情操:那就是攀登科学高峰,劳心劳力,无怨无悔。更不因为“剑走偏程”,曲高和寡,深感高处不胜寒。反而“独乐驰横”!最后潘老师再次直抒胸臆,赞叹王正元博士:“一身趣,一身志,一身轻!”这和上阕的“理科博,文科广,百科情。”相呼应。如果说上阙结句是果,那么下阙结句就是因,执果索因,逻辑浑然一体。这样螺旋式的进一步赞扬了王博士,他身上竟然蕴藏着诸多爱好情趣,志向高远,真乃天马行空,令人景仰,身轻如燕令人赞叹!
这首词,潘泽彬老师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对王正元博士这样一位杰出的学者专家,和他的专著《完美幻方构造法》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读来生动形象,词味隽永。令人感叹!还要说一句,潘老师之所以对《完美幻方构造法》情有独衷,他不仅看到了正元博士的才华横溢,而且还隐隐约约的意识到正元博士研究《完美幻方构造法》的潜在科学价值,有可能在信息安全加密领域找到“新钥匙”。他同正元博士交流了这个看法,正元博士非常赞同,他说已经有人在尝试了。

点评简介 :
周明舫,中共党员,大专毕业,退休中学高级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四川省诗协,自贡市诗协,富顺诗词楹联学会会员《竹韵巴蜀》理事,四川省诗协女工委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