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温丹徒登万岁楼
唐代 • 皇甫冉
高楼独立思依依,极浦遥山合翠微。
江客不堪频北 顾,塞鸿何事复南飞。
丹阳古渡寒烟积,瓜步空洲远树稀。
闻道王师犹转战,谁能谈笑解重围。
赏析:
诗人在开篇介绍了万岁楼的地势特征,“高楼独立思依依,极浦遥山合翠微。”诗人登上高楼,环顾四周景物,只见远处的水滨和群山汇合在一起,更显得青翠缥缈。
极浦,指视线尽头的浦口;遥山,即远山。“独立”二字,展现出楼阁挺拔高耸,远远高于周围的建筑物。
诗人睹物生情,引发了内心的各种思绪。“依依”二字,表示恋恋不舍的状态,其中既有对故园和亲人的思念,也有对京城的美好记忆,不一而足。
接下来的两句进一步表达出诗人的思考,“江客不堪频北 顾,塞鸿何事复南飞。”诗人长年累月地过着客旅生涯,同时他又了解到北方地区正在发生激烈的战事。

他虽然渴望投笔从戎,可惜自己经常疾病缠身,卧床不起,一腔热血最终被满腹悲愁取代。一个“频”字,传达出诗人对时事非常关心和牵挂;“不堪”二字,又体现出一种无奈之情。
诗人正显得焦急,忽然看见一群塞雁正在向南飞行,作者借此点明深秋时节,同时也委婉地道出诗人的猜测。或许它们可能带来关于战事的消息,于是作者的心情顿时又变得更加沉重。才子不堪北望,乃是伤其事;大雁何事南飞,却是伤其时。
颈联深受后世诗评家称赞,“丹阳古渡寒烟积,瓜步空洲远树稀。”丹阳和瓜步,分别指丹阳镇和瓜步山,都是作者在高楼上视线所及之处。可是由于寒烟缭绕,秋意深浓,作者远观丹阳,感觉寒烟积锁;回看瓜步,又叹息远树萧疏,诗人心中充满了焦虑和悲戚之情。
这一联的对仗极其工整,前两字地名相对,后面的“古渡、空洲”都是上下结构与左右结构的组合,同时也是形容词加上名词。“古渡、寒烟”又是叠韵词,读起来朗朗上口。而“积、稀”,则具体展现出渡口与小洲上朦胧和空寂的场景。
结尾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襟怀,“闻道王师犹转战,谁能谈笑解重围。”作者担忧前方战事还未平息,百姓们依然深陷刀兵之苦,他希望朝廷增派勇猛的将士前往边塞平乱,让社稷早日恢复太平。
一个“犹”字,表明当时的大唐王朝正由盛转衰,可以运筹帷幄之人少之又少。战国时代齐国的鲁仲连曾智退秦军,诗人叹息朝廷中有谁可以效仿先贤,为朝廷分忧。全文情景交融,描写了作者登高远望的景象,也表达出作者对国事的担忧,更彰显出诗人思念故园、祈盼和平的强烈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