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清人近月,平旷树低空 999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问诗为谁倾
空有天下情
雪夜鸮穷羽
文章道中同

江清人近月
平旷树低空
多少史忧郁
堪叫后人惊

西方人提出了“文明冲突论”,当代中国提出了“文明互鉴论”。人类文明需要冲突隔阂还是需要互鉴共荣?我们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文明观?这就需要用真理的视野去观察世界,用正确的价值去引导世界。理不辨不明,道不辨不清,灯蕊不挑不亮,我们观察事物靠什么?是靠我们的眼睛吗?不是!是我们的大脑吗?也不是!靠我们对前贤思想的吸收吗?不全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以及再认识,一靠上天赋予人类的本有悟性,二靠自我文化知识储备而产生的深邃思考,三靠历史经验教训的积累、总结或升华,四靠实践活动对理论认识的一次次验证与矫正。人类社会未来需要什么样式的新型文明?这就要求我们要有独特的评判标准,不能人云亦云,人趋亦趋,我们的思想不能被各类阶级性、民族性、种族性、地域性太强的外来思想标准打乱了我们历史固有思想方向。孔子说,“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里的“矩”就是我们在认识事物的基础上形成的自己的内心“标准”,这个标准不是别人的,是我们经过历史沉淀与实践验证而得出的衡量标准和价值判断。

一切人类文明都离不开文化,文明的底色是互鉴共荣而非冲突隔阂!文明的灵魂是文化,文化教育乃文化建设之源,教育的内容及方向直接决定着国民的精神文明风貌。当我们的教育被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应试教育等所充斥时,文化教育却离我们愈走愈远!在人类的万年文明历程中,文化与知识孰轻孰重?我们需要文化还是知识?文化教育的回归或者至少文化教育与知识教育并肩而行,是当今世界教育共同面临的问题!毕竟人类文明的灵魂是文化而非知识!文化是什么?文以载道,大化天下,文化中包含的道性规律思想为人类文明指明的方向!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在世界文明的沧海桑田中生生不息,因为中华文明永远朝着正确的文化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自从人类脱胎于宇宙自然以来,就开始构筑文明的社会,文明基本骨架是什么?当然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其中物质文明解决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而精神文明解决了人类的思想深度与道德和谐问题。然而回顾人类近万年的文明历史,我们又能留下多少“文明的果实”值得后人承继!我们知道,事物内部矛盾推动着万事万物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地传承着未来。众所周知,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而内部矛盾的对立统一则是一切事物运行的本质,宇宙是由阴阳二气构筑了太极世界,而人类亦是由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构筑了文明太极,太极动态的本质要求是阴阳和谐,人类太极的基本要求当然亦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同步与和谐!这就是中庸之道。

世界文明历史中,文化是一切文明的灵魂本质与精神基因,所谓文以载道者,就是说文化承载的就是宇宙道理与人文道理!“一画开卦,文明肇启”,中国文化源于太极阴阳文化,而《易经》亦为百经之首,直到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止,中国古典文化已成体系。从秦朝独尊法术,到汉朝独尊儒术,中国文化之道蕴藏在文明载体之中以一贯之,汉史、南北朝赋、唐诗、宋词、元曲、名清小说,中国代代文典精华支撑着华夏文明的这片蓝天蒸蒸日上。

三木秉凤老师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而他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这是中国文人践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真实写照。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的世界大背景下,在道德滑坡与诚信迨丧的今天,三木秉凤老师能带领一支网络文化团队,无畏艰险,逆袭而上,只为文化发声,只为文化复兴,只为文化昌盛,同时又让更多的征文者,能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沃土与文脉传承中,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伟岸,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这就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三木秉凤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自建队以来,不断吸引全国各地共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家媒体。在此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加入,为这支文化队伍发展壮大,为中华文化光耀四方一起努力奋斗。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编辑制作:烟雨蒙蒙(李安洁)
心语:愿与大同文化事业荣辱与共,传播大同文化事业是我的责任与义务,因为我是大同文化事业团队成员的一分子。
【个人简历】
烟雨蒙蒙(李安洁)生于1959年10月末已退休,黑龙江牡丹江人
喜欢狂热在文字的海洋里,遨游搏击。从2017以来曾经在多家平台发文1000多篇左右,热衷喜欢散文、诗歌、随笔、微说、小说等练笔泼墨,曾经多次荣获多家微平台参赛获奖荣誉。
热爱生活,爱旅游。最大的缺点,想事简单,太直性了。优点善良正直讲义气的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2021年2月29日晚上21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