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234》「飘舞的剑」(4672辑)

晨间寄语
在网上看到这样几句话,既受教,也受益:“能自嘲一下自己,是自身有能力的证明。幽默、诙谐、超酷。自嘲其实是一种自信自愚。不照镜子不知道!原来自己老了!”
人的能力有大小,没有学过、也没见识到、肤浅些,有其客观性。只怕执迷不悟,“一壶摇不响,半壶响叮当”。我以《寄语》自勉,并从中学醒,觉悟自己。谨记“三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不当处为废话,造次则应当批。昨日写了“梦枪”,得重庆邹昌满老兵哥哥以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以喻,[捂脸]羞也愧也!余亦毫粒,岂能衬之。然,“秋思”里塞外边关镇守的磅礴豪迈,荡气回肠,却可指咱们的“852”。从雪域高原,到秦皇长城燕山,无不在寒风凛冽,飞沙苍凉……。所有军人职守,无以言达,惟矢志不渝。
借“梦枪”自嘲一回。前两年因故又去了咱们八达岭“墙”外的大本营。途中接到武警总部保卫部门,一位自称是处长的电话,我回答是从贵州来的,但被要求我到总部保卫处去一趟。我问原因,说要找我询问武警机动九支队(852现在的部队名称)丢枪的事,有4支七七式手枪下落不明。我说你们搞错没有,我离开部队一二十年了,什么枪丢了会找到我了?这位处长说,你当过战勤参谋吧?当过呀!那还是请你到总部来一趟吧!我说我来北京的时间有限,我现住清华园后面的亲戚家,要问你们过来找我。处长说我们派车来接你,我说没必要。我告诉这位处长,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我在任时就进了一支样品抢,而你们现在丢的是4支同类枪,逻辑上根本行不通!对方无言以对。我自嘲,我当然希望这件事能够与我牵扯得上,如果我现役现现在,应该至少也是师、军级别。哈哈!
这件事我后来作了跟踪,4支枪找回来了。四位在职时“借”去,离队时却没上交。四位我都熟悉,此处不宜道出姓名[OK]。由此可见,时任的同志是欠缺责任心的。如果交接清楚,何劳惊动总部追查?!
我前面写过历史的延伸话题,无论如何,人得讲道义。查到了,是借,再不查,不知“丢”到多久,我不知这些人家的“领导”们是怎么领导人家的。责任大哉?权力大乎?
“不照镜子不知道,原来自己仅仅是老了”?还是习惯了……。
新的一天,早安!
2023.11.24.

